APP下载

外阴白色病损诊疗27例

2012-01-28王桂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5期
关键词:脱色角化外阴

王桂华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安康门诊妇产科,牡丹江157000)

外阴白色病损诊疗27例

王桂华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安康门诊妇产科,牡丹江157000)

目的 探讨女性外阴白色病损的临床诊疗措施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27例外阴白色病损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临床诊治的基本思路及方法,分析疾病特,指导临床实践。结果 经综合治疗后,27例外阴白色病损患者18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临床有效率达92.59%。结论 诊治外阴白色病损时应详细全面了解病情、尽早、及时的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对于有效治愈疾病有重要作用。

外阴;白色病损;诊疗

外阴是女性特征性器官,虽然不具备分泌激素等功能,但对于保持女性体征完整有着重要意义,此部位在发生白色病损又称外阴白斑,先发生于小阴唇内外侧及阴蒂,继而延及大阴唇内侧显示灰白色斑块,表面角化、粗糙,甚至有皲裂,伴侵润肥厚,瘙痒剧烈。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程长短不一,长者可达数十年[1]。奇痒难忍时影响工作情绪和正常交往,给女性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伤害,极少部分患者可能发生癌变,给临床诊治带来挑战,我院采取综合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下面就诊治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27例外阴白色病损患者,年龄28~68岁,平均48岁,其中50岁以上患者有17例。包括增生型15例、硬化苔藓型8例、混合型4例。所有患者病理类型均经活检确诊。

1.2 临床表现 以外阴干痒,出现白色斑片并逐渐表面角化、粗糙变硬乃至皲裂为主要临床表现,增生型患者病变呈白色或红色,表皮钉突变钝或变宽,角化过度,真皮内有慢性炎细胞浸润。硬化苔藓型表皮变薄,钉突消失。上皮细胞层减少,基底细胞层结构破坏,水肿。混合型兼有上两种类型特点。

1.3 活检检测 先用1%甲苯胺蓝涂于病变区,待自干后,再用1%醋酸液脱色,在不脱色区用活检钳垂直于皮肤,并深达真皮取材活检。凡不脱色区表示该区有裸核存在,提示在该区活检。

1.4 治疗方法

1.4.1 药物治疗 外阴以Ph4娇妍弱酸配方女性护理液清洗后,用激素药物局部涂抹,增生型可涂1%氢化考的松软膏每日一次,硬化萎缩苔藓型可涂2%丙酸睾丸酮油膏每日3次(每次约8~10mg)。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时,应用甲苯胺兰染色,确定范围后行局部切除,邻近皮肤用氢化考地松膏治疗

1.4.2 其它辅助疗法 根据病情,可对患者进行微波治疗或采用超声聚焦系统微创治疗。

1.4.3 生活起居 穿宽松、透气性好的内衣裤,以纯棉制品为主,保持患处干爽、通气、清凉;注意生活压力及情绪的调节,保持情绪乐观。

1.4.4 饮食注意 宜多吃具有抗外阴肿瘤和白斑作用的杏仁、乌贼、菊花、荔枝、马齿苋。瘙痒者可食用海带、紫菜,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或温热性食物。

1.5 疗效评定标准 8周后对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症状明显减轻,仍对患者有影响。无效: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体征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经综合治疗后,27例患者中,18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临床有效率达92.59%。

3 讨论

外阴白色病损实际上是指外阴局部神经与血管营养障碍引起的组织变性与色素改变的疾病。其发病和阴部感染及炎症刺激、内分泌失调、遗传相关。过去有不少人认为外阴白斑是一种癌前病变,主张早期将病变组织切除。但是实践证实复发的比例相当高。而且研究证明任何角化上皮长期受潮和温热的刺激,都可能使病变部位增厚变白,且与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密切相关。

临床诊治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对于该病需掌握其临床特点,妇女阴部皮肤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白色斑块,可向两下肢内侧、会阴及肛门蔓延,但很少侵犯尿道口及前庭。外阴奇痒,有时可有灼热、疼痛感。患部皮肤粗糙、呈苔藓样增厚,有抓痕,有时发生皲裂。局部色素减退,大阴唇、小阴唇普遍变白。外阴可见轻度萎缩,严重时阴蒂、大小阴唇萎缩、粘连,小阴唇部分或全部消失,后联合缩紧,阴道口狭小、弹性消失,甚至影响排尿和性生活。

在诊断该病时在,除以上特有的症状体征外,应以病理诊断为最后结论。因为白癜风、白化病等多种疾病均可导致皮肤瘙痒及色素的减退或脱色,其表现虽不同,但肉眼不易区别,即使肉眼能够诊断也不能做到病理分型,且不能较早地发现不典型增生,此外还应排除糖尿病、霉菌等引起的外阴瘙痒。

在治疗上我们分析认为,必须坚持长期性、综合性的治疗,由于发病原因多种,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阴部感染和炎症刺激引起。所以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清洗外阴,选用Ph4娇妍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更适合,并减少感染阴道炎症的发生,从卫生、饮食等方面联合治疗。由于病因不明,尚无特异治疗方法。可试用激光疗法,或涂用2%丙酸睾酮鱼肝油软膏。综合治疗时也应联合中药治疗,中医认为此病与肝、肾、脾三脏器关系密切,血虚失容化燥,肝热而脾湿,湿与热相互浸渍,引发此病[2]。因此应采取益气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杀虫除湿的治则来软化角质,增加微循环从而使外阴局部营养改善。

综上,诊治外阴白色病损时应详细全面了解病情、尽早、及时的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对于有效治愈疾病有重要作用。

[1] 乐杰,张淑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4-175.

[2] 杨雪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色病损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3, 21(08): 274-275.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5.019

1672-2779(2012)-15-0028-02

苏玲

2012-05-14)

猜你喜欢

脱色角化外阴
漆树籽油与蜡脱色工艺条件初探
“难言之隐”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响应面优化冷榨胡萝卜籽油吸附脱色工艺
3例易误诊脂溢性角化病例展示及分析
?五个外阴小常识
白屈菜多糖果胶酶提取及脱色工艺的优化
如何根治外阴白斑病?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