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罗帕酮预防肺切除术后房颤的临床研究

2012-01-22茅腾方文涛陈文虎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帕酮普罗胸外科

茅腾 方文涛 陈文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上海 200030)

房颤是胸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它可以增加其他并发症如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同时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1]。本研究旨在探讨肺切除术后预防性口服普罗帕酮对房颤的预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肺切除术的患者499例,其中男性334例,女性165例;年龄19~83岁,平均年龄(57.23±10.34)岁。手术方式:楔形切除术27例,单叶肺叶切除387例,双肺叶切除39例,全肺切除术46例。所有患者按有无肺切除术后房颤的高危因素(年龄≥60岁、≥2个肺叶切除)和是否口服普罗帕酮,分为给予普罗帕酮干预的高危研究组(n=139)、未予普罗帕酮干预的高危对照组(n=223)和低危研究组(n=137)。

1.2 研究方法

1.2.1 选择性干预方法 高危研究组患者术后第

1天起口服普罗帕酮150mg/次,每6~8h给药1次。

1.2.2 房颤的评估 所有患者术后均转入重症监护室,常规连续心电图监测、血氧监护时间≥72h。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术后共有38例(7.61%)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其中男性29例,女性9例;心律失常的类型均为房颤。发生时间为术后第1天3例,术后第3天3例,术后第7天1例,其余均为术后第2天。高危研究组7例(5.15%),低危研究组3例(2.22%),高危对照组28例(12.56%);高危研究组房颤发生率显著低于高危对照组(5.15% 比12.56%,P=0.047),而高危研究组和低危研究组的房颤发生率无显著差异(5.15% 比2.22%,P=0.291)。

3 讨 论

对于肺切除术后房颤的预防,虽然β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最为常用[2],但前者易诱发支气管痉挛和肺水肿,后者对心肌负性抑制作用过大,同时其扩血管作用易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虽然近期报道多使用胺碘酮作为预防用药,但胺碘酮是长效制剂,其在体内代谢慢,可能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且此类反应不能用阿托品对抗;并可以引起Q-T间期延长伴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一旦发生治疗困难;长期用药更可能引起肺纤维化,故我们认为该药用于预防房颤不妥。硫酸镁更适合用于伴有低钾血症的患者。其他药物如他汀类、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抗体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比较一致的观点,洋地黄类药物疗效不佳且不良反应大,此类药物近年已逐渐退出预防乃至治疗的一线药物行列。普罗帕酮是常见的广谱、高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它是Ic类抗心律失常药,又兼具了β阻滞作用和钙拮抗作用,所以即使不能复律,往往也可以降低心室率。普罗帕酮一般不影响血压,但不宜与负性肌力药物合用;它虽然可抑制窦房结自律性,但它对正常人窦房结功能无明显副作用。在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它不宜和钙拮抗剂联合应用。总之,由于普罗帕酮是短效制剂,代谢快,体内蓄积少,安全剂量范围大,预防剂量应用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预防性口服普罗帕酮可以有效地减少肺切除术后房颤的发生率,效果理想,价格低廉,且相对安全。

[1] Tagawa T,Nakao K,Nakamura A,et al.How to treat arrhythmias in thoracic surgery[J].Kyobu Geka,2008,61(8):715-720.

[2] Tisdale JE,Wroblewski HA,Kesler KA.Prophylaxi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noncardiac thoracic surgery[J].Semin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0,22(4):310-320.

猜你喜欢

帕酮普罗胸外科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奇怪的纸盒子
国产碘克沙醇和碘普罗胺致肾功能不全患者产生肾毒性的比较
237 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药物复律回顾性分析
胺碘酮治疗重度左心衰竭并房颤临床疗效观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