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话随访指导弱视患儿康复训练55例护理体会

2012-01-15马哲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弱视屈光视力

马哲

电话随访指导弱视患儿康复训练55例护理体会

马哲

目的 总结电话随访家庭护理方式指导弱视患儿康复训练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56例弱视患儿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3个月后,改用家庭治疗,在此期间电话随访进行弱视训练指导。其中主动给患儿打电话385次,患儿家属回电话36次。疗程3个月至2年,观察疗效。结果 56例(93眼)中,基本痊愈37眼,进步47眼,无效9眼,总有效率90.3%。结论 电话随访指导弱视患儿康复训练,节省患儿来院次数,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随访; 弱视/护理学; 康复; 儿童

弱视是一种可以治疗的视力缺陷疾病,它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在视觉的发育时期,因屈光不正影响黄斑接收清晰影像的刺激而导致的视功能障碍[1]。因此屈光不正性弱视首先应佩戴合适的眼镜,以矫正屈光不正使弱视眼可以接收的清晰影像刺激,在此基础上配合遮盖疗法,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弱视治疗是一种需要漫长时间康复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家庭疗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弱视治疗也由医院治疗逐渐转为家庭治疗。患儿长期的训练不可能都在医院进行,大部分患儿都需要在家庭进行训练。本科对56例(93眼)弱视患儿以电话随访的形式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10/2011-12辽宁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眼科收治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56例(93眼),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3~12岁;双眼弱视37例(74眼),单眼19例(19眼)。56例(93眼)中,轻度弱视30眼,中度52眼,重度11眼。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组制定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判定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弱视的诊断标准;(2)年龄3~12岁;(3)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患有白内障者;(2)由眼底病变引起的弱视者;(3)不能坚持完成疗程者。

1.5 治疗方法 患儿来院后常规检查远近视力、视功能、眼位及眼底,使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在配戴眼镜前必须掌握准确的屈光度及屈光性质,给患儿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使患儿视网膜能获得清晰的物象,并采用多功能增视治疗,如红光闪烁、光刷、后像等。然后根据弱视的程度,确定传统遮盖的方法,按年龄的不同,确定遮盖健眼的时间,遮盖训练即定期遮住患儿的健眼,迫使患儿使用弱视眼,使其弱视眼的功能得到训练[3]。

在此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教会患儿家长遮盖患儿健眼的方法,讲解遮盖法的原理,每日安排精细活动训练,如描图、穿串珠等精细目力训练,治疗3个月后,改为家庭训练,由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指导,如遇问题,患儿家长可随时拨打医院电话进行咨询,建立患儿电话随访登记本,经综合治疗后视力恢复≥5.0者结束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当视力达到正常时,为防止视力退缩,要求患儿再坚持1个疗程的治疗,以巩固疗效。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视力,以观察治疗效果。

1.6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全国儿童弱视斜视学组制定的标准[2]:(1)无效:视力退步、不变或仅提高1行者;(2)进步:视力增进2行或2行以上者;(3)基本痊愈:视力恢复≥5.0;(4)痊愈:随访3年,视力仍保持正常者。

2 结果

2.1 随访电话次数 主动给患儿打电话385次,患儿家属回电话36次。

2.2 家庭训练1个疗程结束后疗效结果 见表1。

表1 不同程度弱视患儿疗效结果[n(%)]

3 讨论

屈光不正性弱视首先是可以治愈的眼疾病,但因其治疗时间长,使得许多家长和患儿丧失信心或耐心,以致于造成患儿终生视力低下,严重影响其成人后的生活和工作[4]。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家庭康复治疗走进人们的生活,只要条件允许医院的各个科室都可以进行。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首先要充分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的眼镜,使视网膜获得清晰的影像,传统遮盖法目前仍是治疗屈光不正的有效方法。根据黄学文等[5]提出的前3个月内视力提升比较快,此后尽管可以提高,但非常缓慢。为此,笔者在治疗3个月后改为家庭训练,使弱视的治疗由医院走向家庭,护士的电话随访使得弱视患儿得到延续性的护理。具体做法是:(1)建立患儿的电话随访登记本,由责任护士负责记录患儿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弱视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间等,为随访收集资料。(2)电话随访时间登记,记录随访内容,由责任护士主动询问弱视训练情况、患儿每日学习时间、看电视时间、用眼卫生情况。及时纠正患儿家长的错误训练方法,提高弱视训练质量。同时解答患儿家长的咨询,预约患儿来院检查视力的时间。本研究中主动打电话给患儿385次,患儿家属回电话36次。

本研究结果表明,电话随访家庭弱视训练,也能起到正常到医院训练的效果。与颜海平等[6]报道结果相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通过电话随访指导可以直接与家长保持快捷及时的沟通,使弱视训练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医院,而是延伸到家庭,也是使护理工作拓展至家庭和社区的有效途径。运用电话随访指导弱视训练体现了护理模式的转变,也是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开展新思维、新方法的结果。通过电话随访指导,让病患在心理上感觉被重视,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缩短了医患之间的距离,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容,使患儿真正得到护理的实惠。

电话随访工作的开展,要求护士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服务意识,因此,全面提升护理工作的知识含量及护士的整体素质,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1] 杜光虹.全娇配镜加遮盖法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29(5):25-36.

[2] 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3):97-98.

[3] 马哲.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67例护理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1):94-95.

[4] 毛亚妮,项道满.两种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5,13(2):54-56.

[5] 黄学文,王洪,周李,等.单眼部分遮盖与双眼交替遮盖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比较[J].西部医学,2009,21(8):1343-1345.

[6] 颜海平,余志洪,谭晏华.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1505-1506.

110015沈阳,辽宁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眼科

马哲(1973-),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小儿眼疾病的临床护理研究。

10.3969/j.issn.1674-3865.2012.04.039

R777.4+4

B

1674-3865(2012)04-0371-02

2012-05-03)

张小冬)

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弱视屈光视力
弱视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研究进展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视力测试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