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黄连粉针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48例疗效观察

2012-01-15常好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双黄连思密达轮状病毒

常好华

双黄连粉针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48例疗效观察

常好华

目的 观察双黄连粉针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5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思密达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黄连粉针治疗,均7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止泻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8%(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76.6%(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止泻时间为(3.4±0.8)d,明显低于对照组(4.8±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发生荨麻疹,经停止治疗后荨麻疹消失。结论 双黄连粉针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

轮状病毒性肠炎; 双黄连粉针/治疗应用; 思密达/治疗应用; 儿童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由轮状病毒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传染性强、病情重等临床特点,传统的治疗方案以改善临床症状和补充液体为主,而从机体内部抑制病毒复制和急性炎症反应的研究较少[1]。本研究采取双黄连粉针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09/2012-02河南省浚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95例,男52例,女43例;年龄2~38个月;每日腹泻5~13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日腹泻次数、伴随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n)

1.2 诊断标准 符合《儿科学》第4版中关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诊断标准;(2)年龄2~38个月;(3)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胃肠型食物中毒及霍乱者;(2)病程超过3d,曾使用过同类药物者;(3)其他病毒引起的腹泻。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小米汤或白开水500mL加细盐1.75g混匀后口服补充液体,配合温开水冲口服补液盐(福建南少林药业有限公司)每次50~60mL/kg,每日4~6次,以纠正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口服思密达[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批号:A0084,A0274],年龄≤12个月每日1袋,~24个月每日1~2袋,>24个月每日2~3袋,均3次等服。急性腹泻患儿首次剂量可加倍,病情严重患儿可适当增加用药量。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静脉滴注双黄连粉针(哈药集团中药二厂,批号:1012241),按60~90mg/(kg·d)加入5%葡萄糖盐水中,含量≤1%,每日1次。两组均7d为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止泻时间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

1.7 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患儿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日排便次数在3次以内,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2)显效:患儿大便性状基本正常,日排便次数在3次以内,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3)有效:患儿大便性状有所改善,日排便次数在4次以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4)无效:患儿大便性状、日排便次数、临床症状和体征无任何改善[3]。

1.8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校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n(%)]

表2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止泻时间比较 观察组止泻时间为(3.4±0.8)d,明显低于对照组(4.8±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P<0.01)。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发生荨麻疹,停止治疗后荨麻疹消失。

3 讨论

轮状病毒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能够引起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球型、双股RNA病毒[4]。该病毒通过侵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使含消化酶的鳞形或方形上皮细胞取代脱落的上皮细胞,从而减少了正常肠黏膜上的麦芽糖酶、蔗糖酶以及乳糖酶等绒毛酶,引起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当肠内乳糖及其他双糖类物质滞留时间过长时,改变了肠黏膜与肠腔渗透压,最终引起渗透性腹泻。

目前医学界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案,常规以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抗病毒治疗为主[5]。思密达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其有效成分双八面体蒙石微粒具有对细菌、病毒、毒素以及水分的强吸附能力,从而有效抑制病菌的定植、复制和传播,强化胃肠黏膜的屏障作用,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的生成,最终达到调节肠道微平衡的治疗目的。双黄连粉针是一种由双花、黄芩、连翘等中药制成的,具有抗病毒及抗菌双重治疗作用。传统医学认为双花可清热解毒;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连翘清热解毒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6],双花提取物能够抑制细菌复制和增强免疫能力;黄芩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和急性炎症反应,其提取物黄芩甙能够抑制肠管蠕动;连翘提取物中芸香甙具有抗菌、镇吐等药理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能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有效改善小肠内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功能恢复,从而改善腹泻症状。作为乙型新型的消炎解毒类纯中药复方制剂,该药作用持久,抗药性低,用药时无需皮试,可与多种药物配伍使用。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和口服思密达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双黄连粉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促使肠道功能恢复,在改善预后和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何劲,周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4):256.

[2] 王慕逖.儿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6.

[3] 方鹤松,段恕诚,董宗祈,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临床儿科杂志,1994,12(3):148-151.

[4] 刘建明.双黄连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3):49.

[5] 陈晓凤.锌剂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3):299-300.

[6] 韩成林.双黄连粉针剂联合蒙脱石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J].中草药,2007,38(5):745-746.

456250河南 鹤壁,河南省浚县人民医院儿科

常好华(1976-),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10.3969/j.issn.1674-3865.2012.04.022

R512.5

B

1674-3865(2012)04-0338-02

2012-06-17)

刘颖)

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双黄连思密达轮状病毒
浙江思密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双黄连口服液联合棕树花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不一样的“双黄连”
说一说轮状病毒疫苗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服用思密达有窍门
思密达服用有讲究
治疗腹泻服用思密达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