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脾安中汤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64例疗效观察

2012-01-15王志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发性腹痛功能性

王志敏

补脾安中汤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64例疗效观察

王志敏

目的 观察补脾安中汤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补脾安中汤口服,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必要时加用山莨菪碱片口服,治疗4周及停药1周后分别观察腹痛次数、腹痛严重程度以及疾病疗效。结果 治疗4周及停药1周后,观察组腹痛次数、腹痛程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停药1周后腹痛次数、腹痛程度高于治疗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脾安中汤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效果显著。

功能性再发性腹痛; 补脾安中汤/治疗应用; 病因病机; 儿童

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发病机制因病因而异。再发性腹痛根据有无器官损害大致可将其分为器质性与功能性两种。功能性疾病的病因目前认为与社会心理因素、小儿便秘、饮食不当、肠痉挛等有关。腹痛采用一般的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使家长和患儿精神紧张焦虑,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学习。笔者采用补脾安中汤口服治疗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04/2011-04郑州市中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患儿114例,其中男64例,女50例;年龄4~12岁,平均7.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n 性别(男/女) 年龄(岁) 病程(周) 腹痛次数(次/周) 腹痛程度(分)观察组 64 38/26 7.40±2.54 11.64±7.94 5.64±2.96 1.95±0.74对照组 50 26/24 6.94±2.64 12.94±7.44 5.54±2.94 1.94±0.69

1.2 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根据Apley等[1]的诊断标准:每月均有发作性的腹痛,至少连续3个月以上,发作严重时可影响小儿正常的活动,而在发作间歇期表现正常。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诊断标准;(2)年龄4~12岁;(3)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有器质性病变或者其他全身性疾病者;(2)未按规定用药,或资料不全者。

1.5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补脾安中汤口服,方药:太子参15g,山药、茯苓、白术、白芍、苍术、炒神曲、炒麦芽、炙甘草各10g,木香、香附各8g。水煎取汁400mL,按10~15mL/(kg·d)口服;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口服,每日3次,每次1g,腹痛发作时加服山莨菪碱片(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0.2mg/kg。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治疗后第4周和停药1周后,观察患儿有无腹痛、腹痛程度及腹痛次数。

1.7 腹痛程度评分标准(自拟) (1)3分:腹痛程度重,有用手持续按压腹部的动作,并且无法继续正在进行的活动,需立即到医院就诊者;(2)2分:腹痛程度较重,有用手持续按压腹部的动作,但尚可以继续正在进行的活动,并择时到医院就诊者;(3)1分:腹痛程度较轻,仅诉说腹部疼痛,未用手持续按压腹部的动作,且能够持续正在进行的活动。

1.8 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治疗后患儿无再诉说腹痛或其他不适;(2)好转:治疗后患儿腹痛程度减轻和(或)次数减少;(3)无效:治疗前后患儿腹痛程度没有减轻和(或)次数未减少[2]。

1.9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4周及停药1周后两组患儿腹痛次数及腹痛程度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儿体重指数、血清瘦素水平比较(±s)

表2 治疗后两组患儿体重指数、血清瘦素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t=3.47,2.02,4.21,2.91,P<0.05;与治疗4周比较,bt=2.10,2.08,P<0.05。

治疗4周 停药1组别 n 腹痛次数(次/周)腹痛程度(分)周后腹痛次数(次/周)腹痛程度(分)观察组 64 2.41±1.46a1.14±0.74a2.90±1.54a1.33±0.78a对照组 50 3.45±1.74 1.44±0.84 4.16±1.64b 1.76±0.69b

表2结果表明,治疗4周及停药1周后,观察组腹痛次数、腹痛程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及停药1周后腹痛次数、腹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停药1周后腹痛次数、腹痛程度高于治疗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4周时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治疗4周时两组疗效比较[n(%)]

表3结果表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停药1周后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4。

表4 停药1周后两组疗效比较[n(%)]

表4结果表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感觉、情感、认知)的综合[3],常与心理因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内脏感觉高敏感、胃肠动力功能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改善胃肠微生态环境和微循环的措施,腹痛发作则使用解除平滑肌痉挛的药物。本研究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加山莨菪碱片,治疗4周时效果显著,但停药1周部分病例出现反复;观察组采用中药补脾安中汤治疗本病,治疗4周效果显著,且停药1周仍保持稳定疗效。结果表明,补脾安中汤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效果优于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加山莨菪碱片联合治疗的效果,且更持久。

祖国医学观点,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气机壅塞,痞满腹胀腹痛。方中太子参、山药、茯苓、白术健脾益气;苍术健胃;木香、香附理气宽中;神曲、麦芽消食和胃;白芍、甘草和中止痛。全方共奏补脾健胃、理气安中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太子参、山药等健脾益气药能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增加病变部位血液供应量,促进炎症吸,收组织修复,提高机体免疫力[4];木香能够有效的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状态,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的过度兴奋,从而达到止痛作用[5];甘草具有抗溃疡、抗痉挛,调节免疫及解毒之功效[6]。全方通过多种途径共同发挥作用,因而效果显著。

[1] Apley J,Naish N.Recurrent abdominal pains:a field survey of 1000 school children[J].Arch Dis Child,1958,33(168):165-170.

[2] 陈文捷.微生态制剂治疗儿童功能性再发性腹痛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08,20(11):87-88.

[3] Hyams JS,Hyman PE.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and the biopsychosocial model of medical practice[J].J Pediatr,1998,133(4):473-478.

[4] 唐迎雪.益气化瘀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46-48.

[5] 张猛,郭建生,王小娟,等.云木香不同提取物对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136-139.

[6] 王浴生,邓文龙.中药药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57.

450007郑州,郑州市中医院儿科

王志敏(1968-),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10.3969/j.issn.1674-3865.2012.04.019

R256.33

B

1674-3865(2012)04-0332-02

2012-04-24)

刘颖)

尿血专栏

猜你喜欢

发性腹痛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早发性高血压患痴呆风险高
光动力联合中药浸泡治疗泛发性跖疣的疗效观察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特发性腹痛一例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