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丹参滴丸佐治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1例疗效观察

2012-01-15贺秋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丹参滴丸尿蛋白复方

贺秋红

复方丹参滴丸佐治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1例疗效观察

贺秋红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佐治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予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8周,观察尿蛋白转阴及水肿消退时间、24h尿蛋白、血胆固醇变化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尿蛋白转阴及水肿消退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胆固醇的降低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病综合征1年及1.5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能改善肾病综合征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胆固醇、减少尿蛋白漏出、促进尿蛋白转阴、降低复发率。

肾病综合征; 复方丹参滴丸; 激素; 儿童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具有以下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明显水肿。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其中几乎90%以上为特发性(原发性)[1]。近年来肾病综合征治疗过程中激素依赖、激素耐药和频复发一直是临床治疗中比较棘手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ediatric nephrotic syndrome,PNS)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观察其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08/2010-11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PNS患儿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2~14岁;单纯性肾病30例,肾炎性肾病12例。42例患儿按疾病类型分层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发病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n,n=21)

1.2 诊断标准 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 PNS的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PNS的诊断标准;(2)年龄2~14岁;(3)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继发性及先天性肾病综合征者;(2)肾功能衰竭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诱导缓解阶段予强的松(浙江仙琚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61211,110410,1.5~2mg/(kg·d),最大剂量60mg/d,分3次口服),配合潘生丁(山西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61101,090730,3~5mg/(kg·d),分3次口服),尿蛋白转阴后继续巩固治疗2周,进入巩固维持阶段强的松开始减量,以原剂量改隔日晨顿服4周,如尿蛋白持续阴性,每2~4周减量2.5~5mg至停药,总疗程1~1.5年(潘生丁继续原剂量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药公司,批号:061210,091019),其中学龄前儿童每次3粒,学龄期儿童每次5粒,每日3次,疗程8周。对于诱导缓解阶段治疗8周无效的患儿加用免疫抑制剂配合治疗,部分缓解患儿予激素移行减量法治疗1个月完全缓解后,继续进入维持巩固阶段激素隔日减量方法直至减停(潘生丁继续原剂量口服)。对于维持巩固阶段反复的患儿,激素可改隔日口服为同剂量的每日口服1周,对于频复发患儿可采用激素拖尾疗法(潘生丁继续原剂量口服)。

1.6 观察指标 治疗8周后评价尿蛋白转阴及水肿消退时间、24h尿蛋白定量、血浆胆固醇的变化情况,治疗6、12、18个月评价PNS的复发情况。

1.7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2000年珠海会议制定的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建议[3]。(1)完全缓解:血常规、血生化及尿检查完全正常,肾病综合征表现完全消失;(2)部分缓解:尿蛋白阳性<+++,血常规、血生化及尿检查部分缓解,肾病综合征表现减轻;(3)无效:尿蛋白阳性≥+++,血常规、血生化及尿检查异常,肾病综合征表现无明显改善;(4)复发:尿蛋白由阴性转为阳性大于2周。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尿蛋白转阴时间、水肿消退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尿蛋白转阴时间、水肿消退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尿蛋白转阴时间、水肿消退时间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t=9.39,4.59,P<0.01;bt=3.91,3.59,P<0.01。

单纯性肾病组别 n肾炎性肾病n尿蛋白转阴时间 水肿消退时间 尿蛋白转阴时间 水肿消退时间观察组 14 19.9±4.3a 8.5±1.5a 7 30.7±4.0b 15.8±2.2b 16 31.4±2.2 11.3±1.8 5 39.6±3.7 19.9±1.5对照组

表2结果表明,观察组尿蛋白转阴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胆固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胆固醇对比(±s,n=2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胆固醇对比(±s,n=21)

注:与治疗前比较,at=2.97,P<0.01;bt=13.15,16.50,5.69,P<0.01;与对照组比较,ct=3.05,3.04,P<0.01。

24h尿蛋白定量(g) 血胆固醇(mmol/L)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89±0.79 0.98±0.17bc 8.82±3.06 4.81±1.02治疗前 治疗后ac对照组 3.67±0.84 1.17±0.23b 8.58±3.62 6.03±1.53b

表3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胆固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和血胆固醇的降低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治疗后6、12、18个月PNS复发率比较 见表4。

表4 治疗后6、12、18个月PNS复发率比较[n(%),n=21]

表4结果表明,治疗后12、18个月观察组PNS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皮质激素至今为止仍然是治疗PNS的首选药物和基本药物,由于85%甚至更多儿童PNS肾脏病理改变为微小病变,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80%~90%PNS患儿初始治疗可完全缓解,但有76%~93%的患儿复发[4]。在PNS患儿维持巩固治疗期反复及频复发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且频复发易发展为难治性肾病。临床常见的PNS反复及频复发的常见原因有感染、高脂血症、血液高凝状态等。持续的高脂血症可以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外基质合成,促进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增加肾小球血液动力学负担而加重和促进肾小球硬化的发生[5]。为了减少PNS复发,有些学者认为可加用免疫抑制剂或延长维持巩固期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时间,然而加用免疫抑制剂又会带来更多、更严重的副反应,延长糖皮质激素的用药时间又进一步降低免疫功能导致反复感染,增加PNS复发率[6]。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纯中药制剂,主要由丹参、三七、冰片等组成,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等功效。动物实验证实,其主要成分丹参素,具有提高机体抗凝和纤溶活性、抑制体外血栓形成和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7]。复方丹参滴丸的可能作用机制为:其一,抑制纤维蛋白原的形成和血小板聚集,使毛细血管血流加快,增加红细胞变形性,改变血液黏度,纠正血液高凝状态;其二,增加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减轻肾小球的免疫损伤,防止大量蛋白尿从尿中流失,从而延缓肾脏病理进展[8]。

本研究中的42例PNS患儿均为初次发病,肾炎性肾病尿蛋白平均转阴时间及水肿消退时间均长于单纯性肾病;观察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后,尿蛋白平均转阴时间及水肿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在减少24h尿蛋白定量和降低血胆固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基于复方丹参滴丸的作用机制,在治疗PNS时降低血胆固醇、减少尿蛋白的漏出、缩短水肿消退及尿蛋白转阴的时间都表现出较好的作用。

21例观察组患儿治疗后1年的复发率低于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5年的复发率等于治疗后1年。这可能与复方丹参滴丸活血化瘀、抗凝的功效有关,从而改善肾循环、减轻肾小球硬化、减少尿蛋白漏出、延缓肾脏病理的进一步发展,达到降低PNS的复发率。

在频复发PNS患儿,临床医生大多采取加用不同的免疫抑制剂,其副反应较大,复方丹参滴丸能降低PNS复发率,同时在降低血胆固醇、减少尿蛋白漏出有一定效果,且在该药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治疗。但对于那些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儿,建议行肾脏穿刺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进一步治疗。

[1] 丁洁.肾病综合征诊治策略——肾病综合征诊断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6):401-403.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41.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2):746-749.

[4]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一):激素敏感、复发/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3):167-170.

[5] 宋红梅,魏珉.儿童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危害及其预防[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9):729-731.

[6] 莫樱,陈述枚.肾病综合征频复发及激素依赖的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6):412-415.

[7] 顾杨洪,张彩英,黄桂秋,等.丹参和丹参素对牛内皮细胞抗凝和纤容功能的影响[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0,10(3):208-212.

[8] 叶庆标,李志辉,黄婷,等.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实用全科医学,2004,2(1):30-32.

730900甘肃 白银,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贺秋红(1973-),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10.3969/j.issn.1674-3865.2012.04.014

R692

B

1674-3865(2012)04-0322-03

2012-07-06)

刘颖)

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丹参滴丸尿蛋白复方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清热复方抗代谢炎症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只服用丹参滴丸可以吗?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HPLC-DAD法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4种成分
丹参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