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42例临床分析

2011-12-08杨素贞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门诊4512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2期
关键词:冠脉溶栓心电图

杨素贞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门诊 4512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急危重症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在中青年中发病率越来越高。有研究将中青年定义为45岁或者45岁以下[1]。现就我院 2005年2月-2010年3月急诊科诊治的42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患者中,男40例,女 2例。年龄30~45岁,平均年龄41岁。其中23例有不同程度的肥胖,16例有高血压病病史,12例有高血脂病史,28例有冠心病家族史,12例有糖尿病史,23例有10~15年的吸烟史(每天10~30支)。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2例,前壁6例,下壁10例,下壁合并右室 6例,右室 1例,前间壁 4例,心内膜下 3例。发病前诱因:过度劳累12例(长时间打麻将、日夜工作、熬夜、重体力劳动等),酗酒12例,情绪激动 13例,无诱因5例。临床表现: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14例,单纯上腹部疼痛不伴有任何症状4例,胸部针刺样疼痛5例,头晕2例,胸疼 8例,胸闷 6例。其中18例腹疼患者中有2例在进院后10min以内出现心脏骤停,3例在进院后按消化道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阿斯发作。心电图改变:42例中有34例在来院第一时间做心电图,有典型心肌梗死表现(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0.1~0.2mV以上)的有26例,占所有病例的61.9%;2例仅有T波高耸;其余均没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1.2 方法 42例患者中来院第一时间明确诊断的26例,立即按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方案处理:嚼服阿司匹林0.3g,排除溶栓禁忌证后迅速用生理盐水100ml加尿激酶150~200万U,30min以内静脉滴注完毕。2例出现心脏骤停和3例阿斯发作患者均在心肺复苏成功后和电除颤成功后做心电图确诊为下壁心肌梗死,并立即静脉溶栓治疗。对于轻微心电图异常者给予严密观察,多次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最后确诊,排除有溶栓禁忌证后2例给予溶栓治疗,9例一般保守治疗,等待时机进行冠脉造影支架置入。

1.3 冠脉血管再通指标[2](1)胸疼2h内迅速缓解;(2)抬高的ST段在2h内回落达50%以上;(3)溶栓2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4)CK-MB酶峰提前2h。其中具备2条以上、但必须具备(2)、(4)中的任一条者判定为再通。

2 结果

42例中溶栓33例,再通 23例,再通率70%;电除颤和心肺复苏后溶栓5例,再通3例,再通率为60%。本组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急性心梗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工作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的加大,在近些年来,急性心梗在中青年中发病率明显升高,且与老年人有不同的特点。

3.1 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生育年龄中的女性较少发生心肌梗死。这可能与年轻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对于女性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有关[3]。

3.2 多存在危险因素 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吸烟均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4]。特别是大量吸烟是主要的危险因素,占54.8%。研究证明,吸烟≥2年即可造成动脉严重损伤,尼古丁可引起冠脉痉挛并损伤冠脉内膜,减少内皮细胞衍生舒张因子释放,兴奋交感神经,增加血小板集聚等。家族中有在较年轻时患本病者,其近亲患病的机会可高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5]。

3.3 多数有诱因 占88.1%。酗酒、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均为常见诱发因素。由于工作、生活的快节奏,过度劳累、紧张、心理压力过大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引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加之暴饮暴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引起内环境紊乱是造成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

3.4 临床表现不典型 以腹痛为主诉者较常见,本组中有18例是以上腹痛为主诉来诊的,占全部病例的42.9%;心律失常较早出现,本组2例在到达医院后不久出现心脏骤停,3例出现阿斯发作;症状可以多样性,如头晕、胸闷、胸部刺痛等。因此提醒年轻医生要提高警惕,重视中青年AMI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性,尤其是在年轻人突然出现胸痛、腹痛时,对疼痛耐受性低,容易情绪不稳,好激动,易激惹,拒绝任何检查,应耐心解释,使患者明白其潜在的危险性,不应该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贸然肌注“止痛针”,否则如果抢救不成功,可能会引发医疗纠纷。因此要认真体检,加强沟通。特别强调一定要行常规床旁心电图检查,避免漏诊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3.5 死亡率低 本组无1例死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年轻,动脉硬化程度较轻,多数没有广泛的多支病变,单支病变常见,但来势凶猛,在较短时间内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如果处理不及时,死亡率会明显升高。

[1] Egred M,Viswanathan G,Davis GK.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y oung adults〔J〕.Postg rad Med J,2005,81(962):741-745.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3] 江济华,韦红霞,臧桐华,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J〕.临床内科杂志,2002,19(5):216-217.

[4] 汪凤兰.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J〕.内科,2007,2(5):748-749.

[5]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4.

猜你喜欢

冠脉溶栓心电图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