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朴等药材TLC条件的优选试验

2011-10-16广西桂林食品药品检验所541002赵纯玉饶伟文覃晓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12期
关键词:附图斑点薄层

广西桂林食品药品检验所(541002)赵纯玉 饶伟文 覃晓

《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收载了厚朴、厚朴花、竹节参、荜茇、豆蔻等5种药材薄层色谱(TLC)鉴别[1][2],其采用的展开系统均含有毒性很大的苯。本研究按2010版《中国药典》修订任务的要求对TLC展开系统苯替代品种进行研究,建立了厚朴、厚朴花、竹节参、荜茇、豆蔻等的TLC新方法,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TLC VISUALIZER薄层色谱照相仪;硅胶G预制板 100mm×100mm、100mm×200mm(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生产 批号:20081211、20070607);薄层色谱展开缸①100mm×100mm,双槽,②200mm×100mm,双槽;对照品:厚朴酚(批号:11029-200309)、和厚朴酚(批号:0730-200206)、桉油精(批号:110788-9202)、齐敦果酸(批号:110709-200304)、人参二醇(批号:110701-200412)、人参三醇(批号:110702-200210)、胡椒碱(批号:0775-9702)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苯、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冰乙酸、石油醚(60℃~90℃)、浓氨试液、甲醇、丙酮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TLC展开系统的优选

2.1.1 厚朴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30min,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厚朴酚对照品与和厚朴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5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浓氨试液(5∶2∶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检视。先后对36个展开系统进行了比较,除本系统外还有2个系统,①甲苯-甲醇(25∶1),②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浓氨试液(4∶1∶3∶0.5)也能有效地将主斑点与杂质斑点分离,但本系统分离效果最佳,重现性好,明显优于原药典含苯系统。见附图1。

2.1.2 厚朴花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8ml,密塞,其余同 2.1.1厚朴项下。本系统能使主成分斑点与杂质斑点明显分离,避免了原药典含苯系统由于斑点重叠给判定带来的困难。如附图2 所示,原药典含苯系统中3个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有隐约可见的斑点(见A 4,5,6),但在新建的TLC鉴别系统中则未检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见C 3,4,5)。继而用HPLC确认,结果与新TLC鉴别一致。

附图1 厚朴不同展开系统TLC对比

附图2 厚朴花不同展开系统TLC对比

附图3 竹节参不同展开系统TLC对比

2.1.3 竹节参 取本品粉末1g,加水5~10滴,搅匀,再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溶液10ml,密塞,振摇约10min,放置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硫酸与30%乙醇的混合溶液(1~20)10ml,加热回流2小时,用三氯甲烷20ml振摇提取,分取三氯甲烷层,用水10ml洗涤,弃去洗液,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敦果酸对照品、人参二醇对照品、人参三醇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齐敦果酸2mg,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各0.5mg的三种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µl、对照品溶液各1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冰醋酸(20∶5∶8∶0.5)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检视。先后对28个展开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为本系统所显斑点的颜色与分离效果最佳,明显优于原药典含苯系统,见附图3。

2.1.4 荜茇 取本品粉末0.8g,加无水乙醇5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胡椒碱对照品,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丙酮(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检视。本系统是从10个展开系统中比较而得,从附图4可见,展开结果与原药典含苯系统比较,主成分所显斑点的颜色相当,主成分与其他成分的分离度优于原药典含苯系统。

附图4 荜茇不同展开系统TLC对比

2.1.5 豆蔻 取豆蔻仁粉末(过三号筛)约5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加水200ml,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刻度3ml,再加正己烷2~3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并保持2h,放冷,分取正己烷液,通过铺有无水硫酸钠约1g的漏斗滤过,滤液置5ml量瓶中,挥发油测定器内壁用正己烷少量洗涤,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用正己烷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桉油精对照品适量,加正己烷制成每1ml含2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必要时可分别加乙醇适量稀释)。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15∶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立即机检视。由于主成分为挥发油,展出斑点极易扩散,先后对14个展开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以本系统为满意。见附图5。

附图5 豆蔻不同展开系统TLC对比

2.2 系统耐用性试验 对上述5种药材的新TLC鉴别展开系统进行了不同温度(5℃、20℃、30℃)、湿度(40%、50%、80%、90%)下的展开效果比较;进行了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薄层板的展开效果比较,即用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预制硅胶G板、预制硅胶GF254板试验;进行了不同品牌的试剂及各种试剂比例改变下的展开效果比较等耐用性考查,结果各系统中供试品所显主斑点的颜色、位置以及与杂质斑点的分离度均变化不大,令人满意。

3 讨论

3.1 新建上述5种药材TLC鉴别系统,试剂毒性小、污染少,在确保分离效果的前提下,有效替代了原药典含苯系统,达到了高效、环保的目的,已被新版药典采用。

3.2 本鉴别不受药材杂质成分的干扰,各系统的分离度均优于原药典含苯系统。

3.3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厚朴与厚朴花的TLC鉴别条件相同,供试液制备浓度相近,但实际上,厚朴花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只有厚朴中含量的约十分之一。如按原来的点样量,TLC斑点很淡。因此,现把供试品溶液点样量修订为10µl。

3.4 本研究共收集15批厚朴花样品,8批次样品的TLC色谱中没有检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斑点,和HPLC结果一致。可能跟样品不完整(只有花瓣),或储存时间较长,或品种不对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附图斑点薄层
附图
可爱的小斑点
附图
斑点豹
附图
附图
猪身上起红斑点怎么办?
维药芹菜根的薄层鉴别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