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不完全血运重建多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1-10-16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2117张红英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12期
关键词:麝香冠脉心绞痛

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2117)张红英

随着血运重建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选择血运重建,有一部分多支病变患者因血管病变复杂,年龄及身体状况等因素不能行完全血运重建,不完全冠脉介入治疗后可能仍有心绞痛症状,加强药物治疗对此类患者至关重要。且大部分患者须返回社区医院进一步康复,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此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口服,观察其对多支病变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5月~2010年8月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多支病变并行不完全介入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均为不稳定心绞痛及急性非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所用支架为药物洗脱支架。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年龄58~75岁,两组诊断、病程、血压、血脂、心功能心率、肝肾功能、生活方式及血管病变支数等无明显差异,排除严重的心肝肾脏器功能衰竭者、恶性肿瘤者、代谢紊乱及贫血患者。多支病变的定义:前降支(包括粗大的对角支)、回旋支(包括粗大的钝缘支)、右冠脉(包括粗大的锐缘支)等直径≥2 mm的主要冠脉中有2支及其以上的血管狭窄达到70%以上。完全血运重建与不完全血运重建的定义:PCI后所有主要的冠脉及其分支无70%以上残余狭窄者为完全血运重建,遗留任何1支以上冠脉及其分支残余狭窄≥70%者为不完全血运重建。见附表1。

1.2 观察方法 观察组及对照组均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酯类、受体阻滞剂、他汀类等药物。治疗组行介入治疗后返回社区后即给予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天,口服,第1周每天测血压及心率并记录胸痛、呼吸困难发作情况。以后每两周进行门诊复查及电话随访,总结6个月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和主要心血管事件。

1.3 疗效判定 显效:无心绞痛症状发作。有效:胸痛症状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有进展。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两组在用药前后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做差异显著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绞痛缓解情况,见附表2。总结六月内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及临床事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不完全介入治疗后心绞痛发作已有改善,但治疗组心绞痛发作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心功能恶化者1例,对照组3例,对照组中有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两组均无心源性猝死,统计结果显示两组主要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1 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

附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有效率的比较

3 讨论

多支病变患者病情复杂,预后不佳,PCI技术诞生初期,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几乎只能通过CABG实现血运重建。对于身体状况不允许或不愿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只能药物保守治疗,其临床效果欠佳,随着PCI技术的进步、药物涂层支架的广泛应用、围术期用药的规范,加之PCI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围术期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实现血运重建的重要方法。不完全血运重建即指仅对引起临床心绞痛症状发作的“罪犯”病变或供血大范围心肌的严重病变进行血运重建手术,减少此类患者术后心绞痛的发作,但较完全血运重建者差[1~3],故应加强药物治疗,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心绞痛在中医学属于“心痹”范畴,认为其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不通则痛。麝香保心丸的主要成分为麝香、蟾酥、牛黄、肉桂、冰片、苏合、人参提取物等。其主要功效在于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理气止痛。可以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4]。因其无扩张血管作用,故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无负性肌力作用,可用于低血压的患者。

因此,对不完全血运重建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口服可进一步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再梗塞,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例数较少,可能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但也说明了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效果非常显著[5~7]。

猜你喜欢

麝香冠脉心绞痛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麝香保心丸
麝香保心丸
勐腊毛麝香化学成分研究
人工麝香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