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2011-10-16山东省东明县人民医院274500穆淑青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12期
关键词:性溃疡脑缺血低温

山东省东明县人民医院(274500)穆淑青

应激性溃疡是急性脑梗死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为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本文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观察,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选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入住山东省东明县人民医院的患者。临床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证实,排除既往有消化道溃疡病史及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亚低温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5.82±7.65岁,病情持续时间13.93±6.24h、入院体温36.59±1.12℃、脑梗死面积13.82±1.40cm2。对照组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7.89±7.92岁、病情持续时间12.16±6.54h、入院体温36.67℃±2.45℃、脑梗死面积13.70±1.26cm2。两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降颅压、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胃黏膜等常规药物治疗。亚低温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物理降温,持续使用ACE-Ⅱ型控温毯,冰毯水温8℃~10℃,待直肠温度降至33℃为宜,持续3~5d,之后根据亚低温复温方式缓慢复温。低温治疗期间每小时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对低温的反应。

1.3 应激性溃疡诊断标准 排除既往消化道溃疡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史者,急性脑卒中发病后几小时到10天内出现呕血、黑便或两者并有者。

1.4 疗效评定 根据3周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减评价疗效。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生活能自理。④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左右。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多18%以上。⑥死亡:同时统计两组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

1.5 统计方法 统计数据用(x ±s),率的比较用χ2检验,计数等级资料采用秩合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C=2.5981,P<0.05)。见附表。

2.2 两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的比较 亚低温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17.50%(7/40),常规组发生率为40.00%(16/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χ2=5.2245,P<0.05)。

2.3 并发症 治疗组在亚低温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应激性溃疡是一种在应激情况下发生在胃和/或十二指肠粘膜的表浅性溃疡。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机制,一般是由于脑卒中后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等形成强烈的应激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丘脑、脑干和边缘系统,通过神经内分泌和消化系统的相互作用,使维持胃十二指肠粘膜完整性的攻击因子和保护因子之间的平衡破坏,最终导致广泛性的粘膜病变,形成应激性溃疡。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多是形成胃溃疡的主要因素。胃泌素(GAS)是刺激胃酸分泌的重要激素,孙洁等[1]报道: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GAS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亚低温治疗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GAS质量浓度,保护消化道,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有关亚低温治疗脑缺血缺氧和脑外伤的试验研究十分活跃。Busto[2]等在大鼠的脑缺血模型中首次证实:缺血脑中温度仅仅是2~3℃的差异,足以影响短暂性全脑缺血鼠脑区的组织病理损伤的程度,以后大量基础和临床资料证实,亚低温能保护脑功能,减轻或避免大脑的永久性损害。Reith[3]等认为亚低温治疗能使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病死率明显下降。Lsnier[4]等认为亚低温能较好地保存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改善脑缺血患者的预后。

附表 两组临床疗效评定[n(%)]

本组观察显示: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17.5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表明亚低温治疗可以保护脑组织,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

亚低温治疗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肺部感染,可能与患者咳嗽反射消失、气道分泌物增多以及患者免疫力下降有关[5][6];偶有老年患者并发不可逆低血压,可能与患者年龄大,低温后全身代谢率下降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有关。本组研究未发现不良反应,考虑与严格筛选病例及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有关。

亚低温疗法保护脑组织作用机制为[7~9]:降低脑代谢率;保护血脑屏障,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减轻应激反应;抑制神经元凋亡;减少脑组织蛋白破坏,抑制有害物质的生成,减少兴奋性氨基酸递质的释放;减少脑缺血引起的颅内压升高,减轻脑水肿;抑制缺血后再灌注期高灌注,改善缺血周围区的低灌区;减轻脑缺血诱导及再灌注后炎症反应性脑损伤;降低脑缺血后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损害程度,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等。

总之,亚低温治疗能减少脑梗死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增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靠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性溃疡脑缺血低温
《真空与低温》征稿说明
真空与低温
基于低温等离子体修饰的PET/PVC浮选分离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零下低温引发的火灾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
ICU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
黄芪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