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大学生偶像崇拜及其引导

2011-08-15贺衡艳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11期
关键词:偶像大众媒介

贺衡艳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杭州的《都市快报》在2005年抽样调查了杭州20名居民一周的空闲时间及安排情况。这20名居民平均一周的空闲时间为2378.25分钟,平均用于看电视的时间为582.25分钟,占空闲时间的24.5%,居榜首。85%的人每天阅读报纸,75%的人每天上网和玩电脑游戏,65%的人每天看电视。[1]这个抽样调查的范围虽然不是很广泛,但能从侧面说明目前大众媒介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在这种日益发展壮大的大众媒介背景下,塑造偶像的价值取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电视到网络,从娱乐圈到学术界,从政治人物到平民大众,偶像范围越来越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偶像作为媒介文化的重要表征越发凸显,偶像崇拜已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媒介文化的特有现象之一。受众对偶像的多元解读显示了他们在信仰、消费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转变,经过媒体大量炒作的偶像,其性质已不再代表神明和权威,而主要代表了利益和利润,对偶像的崇拜也开始越来越消费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的阶段,拥有正确的偶像崇拜,对他们成长成才具有很大的帮助。这就需要学校对他们进行偶像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偶像观。

一、大众媒介传播背景下大学生的偶像崇拜表现及原因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已从对以政治人物为主的生产型偶像的崇拜转变为对以文化人物为主的消费型偶像的崇拜。与崇拜对象的转变相映照,大学生对偶像神化的倾向渐弱,更多地强调平等、可亲、可学,从而使偶像们从高不可攀的“神坛”上走下来,恢复了“人”的本来面目。当代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原因主要有:

(1)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当前全球化经济下的多元文化社会与大学生英雄偶像崇拜的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样性:寻求精神偶像、身心的愉悦,以及对物质的渴望等,他们对偶像的选择也迥然不同。(2)时代因素。偶像崇拜作为时代的缩影,是社会文化和价值体系的直接反映。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人的价值取向,不同时代的主导价值观极大地影响着该时代大学生的偶像选择和偶像崇拜的趋势。(3)大众文化的影响。大众文化首先是一种商业文化。它的生产、流通、传播、消费都受市场规律控制,并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表现出极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大众文化又是一种老百姓的文化,它肯定并张扬世俗生活的意义、消费欲望和价值追求,并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满足消费者娱乐休闲的需求,借以缓解现代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再者,它是一种感性文化,通过鲜明的感性形象吸引大众的感官世界,以即时性的愉悦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以其形象的直观性和情感的愉悦性来获得大众广泛认同和青睐。最后,它是一种流行的时尚文化,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大众传媒,制造时尚,引领潮流,形成流行文化,使大学生成为流行时尚的追逐者和创造者。

二、大众媒介背景下偶像塑造中道德人格和道德理想缺失表现

康德曾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说道:“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1]然而现代社会,人们对这“心中的道德律”已不那么敬仰和敬畏,在大众媒介的偶像塑造中,更是如此。

1.大众媒介背景下偶像塑造中道德人格的缺失。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娱乐“速食文化”的衍生,媒体曝光率对娱乐偶像生存的影响越来越重大。如果一个娱乐偶像的媒体曝光率没有保证,那么很难在这种高节奏的“速食文化”状态下生存。因此在如今娱乐圈流传这样一条“生存定律”:半年内没有新闻,就意味着死亡。

纵观目前大众媒体报道中的现代娱乐界,为了金钱、利益而放弃对独立道德人格的坚守,放弃对尊严价值维护的事例比比皆是。例如,大众媒介可以宣传某一位爱岗敬仰的行业模范,赞扬其是一位充满爱心和乐于助人的道德楷模,也可以揭露其在家庭中并不是一位尽善尽美的丈夫。由于精力有限、能力有差异,并非人人都能扮演好人生中的每一个角色,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对于此,我们完全能够理解和接受。但是,我们无法接受大众媒介对那些在大众媒介的镁光灯之前和之后,有不同做派的明星偶像的纵容和姑息。以2010年初浮出水面的章子怡“诈捐”事件为由头来分析:章子怡在有媒体在场的公众场合,展示自己的爱心,为灾区捐款,甚至还在海外以为汉川大地震筹款的名义募集善款。但她又没有将募集得来的善款投放到需要帮助的地区,甚至连自己允诺的善款都拖欠或抵赖。

2.偶像塑造中道德理想的缺位。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无论一个人在发展谱系中处于哪个阶段,都应有一个超越他已取得成就的道德卓越的目标。在道德中应是理想而不是义务原则处于核心地位。道德理想是道德人格主体对未来的希望、追求和向往,是其生活和奋斗的目标。它是反映道德人格主体生活的某些方面达到完善程度的一种意识的和实践的形态,也是衡量道德人格主体的本质力量的丰富程度和自由程度的一种尺度。[2]

也许,大众媒介塑造的偶像的道德水平不能达到圣人或英雄的程度,但是他们依然可以通过实践卓越的道德理想和目标,而成为现代大众的道德榜样,让人们从其身上获得道德鼓舞和精神力量。

然而目前,大众媒介在塑造偶像时,对偶像道德人格的缺失和偶像触犯道德底线等行为就抱着姑息、纵容的态度,对引导偶像树立道德理想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众媒介在偶像塑造中缺乏对道德理想应有的敬仰、敬畏和推崇,不仅仅体现在忽视引导现有偶像树立道德理想和卓越道德目标,而且体现在很少去主动发掘、塑造具有崇高道德理想、卓越道德目标的道德偶像,对道德模范的褒扬也只是在政府组织和宣传部门的要求下进行的短暂活动。偶像进行日常性的宣传报道,缺少了道德理想追求和道德模范塑造的大众媒介偶像塑造活动,只是沦为少数利益集团获取利益的工具和手段,而无法为建立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三、大众传媒背景下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教育引导方法

1.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总结前期“偶像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研究”,可以总结出不管偶像类型分布、偶像崇拜程度还是偶像崇拜原因,均发现了有趣的学校类型差异,这实际上也体现了不同的校园文化对偶像崇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崇拜著名人物的比例最大,处在“很崇拜,但理智”水平的比例最大,在“社会性品质学习”上的比例也是最高的。所以利用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偶像崇拜进行引导,就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并接纳偶像与自己,促进他们对人生目标的寻求与定位。

2.以现代视角关注社会,关注偶像。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大学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塔,大学生不可能生活在一个真空地带,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外界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注重给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容,同时渗透新的时代内容,从新的视角分析当代社会现象。如在对大学生进行偶像教育时,借助心理学知识和历史学知识,从心理角度和历史的角度,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和判断,树立能帮助他们真正成才的偶像。

3.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健康人格的塑造中正确对待偶像崇拜。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偶像崇拜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对学生进行偶像崇拜教育的时候,也要加强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认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即认识到个体作为独一无二的存在意义。不因为他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卑自怜,做到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能积极认识自我、全面悦纳自我,学会从他人的进步与成就中汲取前进的元素。(2)认识到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即认识到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去追求一些缥缈的与社会利益无关的自我实现,只能在浑浊中迷失自我,最终失去个人的价值。

总的看来,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育者要积极地看待大学生的偶像崇拜行为及其对自我价值感发展的意义,对偶像崇拜行为,既应予以认同和理解,又应予以调节和指导,使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获得良好发展。大众媒介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就能使大众媒介塑造的偶像与受众的道德生活、精神信仰形成良性互动,缓解当下人们精神生活中出现的虚无、自恋、浮躁、焦虑、短视、急功近利等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科学的传播和实践,也使我们的社会发展更和谐有序。

[1]李咏吟.审美与道德的本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张骏德.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汤一介.哲学与人生[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4]岳晓东.我是你的粉丝——透视青少年的偶像崇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王萍.青少年明星崇拜的相关研究[DB/OL]httP://epub.edu.cnki.net,2009.

[6]王成.青年时尚文化与青年行为模式选择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7).

[7]盛洁.从青年时尚流行文化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惑[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

猜你喜欢

偶像大众媒介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偶像报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我的偶像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