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构建研究

2011-08-15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11期
关键词:产业链办学岗位

刘 霞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一、引 言

近年来,随着高职专业建设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专业群建设由于其在灵活调整专业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优势受到了广大高职院校的普遍认可。通过对学者们现有研究的梳理,我们清楚地看到该项研究在过去不到20年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学者们已经在该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丰富了人们对专业群建设活动的理解。然而,如何科学地组建专业群尚需进一步研究。

本文在对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围绕产业链组建专业群的原则和步骤,力图为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需要,确保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进而不断为行业、区域经济建设提供符合需求的合格人才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内涵及其意义

所谓高职专业群建设,即高职院校为提升其自身专业建设的水平,最终服务地方经济,以院校优势专业为核心,将一些拥有共同基础的专业组合成群,通过组群实现这些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

专业群建设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具有多重意义。首先,构建专业群有利于优化配置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高职院校通过专业群的建设可以实现实训基地、师资等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其次,专业群的建设和运行有利于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通过专业群中办学实力强的优势专业的带动,有利于形成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优势、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形成专业群体优势。第三,专业群式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和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学生通过专业群相关课程的学习不仅能从事本专业的基础岗位工作,还能适应与专业相关的多个工作岗位群。最后,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灵活调整专业,这无疑将增强其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需要。

三、高职专业群建设与区域产业链的关系

高职的专业群建设将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高职自身改革和发展壮大的龙头,同时也是高校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的突破口。

专业群与产业链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一方面,依据产业链的组成和建设高职专业群,可以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紧扣产业的人才需求变化,凸显出高职教育服务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的特色。另一方面,专业源于实践,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往往催生新专业方向的诞生。因此,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的对接可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区域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在专业群和产业链的互动中,产业链的发展需求始终应居于主导地位,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布局和调整应以服务产业为目标,以相关产业链的组成和发展要求为依据。

四、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组群原则

1.专业群的组建应与产业需求及其发展趋势相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更新,市场中出现了不同产业的兴起和衰落,相应地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而出现波动起伏。高职院校必须及时准确地把握住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群的布局和调整,有针对性地培养产业真正需求的人才,最终才能实现促进学生成功就业与推动产业发展的双重贡献。

2.立足院校原有优势专业、围绕学科基础构建专业群。根据产业链的调整趋势,以学校原有的优势专业为核心,将在教学上有相同学科基础的若干专业组群。通过不断调整群内核心专业的专业方向、渐进衍生开发周边专业来实现专业群的整体发展。以原有优势专业为核心的滚动开发、衍生开发,既充分利用了原有的专业师资和实训基地等教育资源优势,又可以避免专业建设不断推翻重来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从而可以用较少的成本和风险随市场的变化渐进式地完成专业群的调整与更新。

3.抓住产业链中某些链环,明确专业群服务的职业岗位群。产业链的环节众多且在不断调整、延伸中,作为一所高职院校不可能全面服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只能从中适当选取某些链环作为专业群的服务对象。由于不同类型的产业链、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各自的岗位设置、岗位任职要求有显著差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构建专业群时要充分考虑所面向的产业链链环的企业岗位设置背景,针对产业链中一组相关的职业岗位来构建专业群。

五、专业群的组建步骤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高职院校专业群的组建可依照下列步骤展开:

1.对照自身办学目标和区域行业发展态势,明确将服务的产业链。及时调查区域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和行业发展的重点,研究预测行业未来发展的走向,明确区域内不同产业链的应用型人才需求状况,从中选择本院校致力服务的产业链。

2.分析自身的资源状况。每个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优势和历史沉淀,进行专业群组建前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师资、实训条件、课程等资源状况。

3.对照自身资源优势和办学条件,认真梳理、确定产业链中若干链环作为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与依托。

4.将已有专业进行分类组合,圈定核心专业。围绕产业链的需求,将那些具有共同的行业基础、共同的课程平台、共同的实验实训设施基础、共同的师资队伍的专业进行组合。在这些专业中,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找出一个或几个办学实力强、就业情况好的专业作为专业群的核心专业。

5.专业群内其它专业围绕核心专业进行交叉复合。高职学生普遍就业于生产、管理的一线岗位。这类岗位的工作往往专业化程度不高,高职院校可将专业群中的非核心专业与核心专业在课程设置、实验实训、师资等方面进行交叉复合,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使专业群中所有学生都能在所面向的产业链中找到就业渠道。

6.根据产业链的发展,围绕核心专业,动态调整专业方向,渐进拓展新专业。专业群的组建完成之后应在保持群内专业设置相对稳定的同时,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依托行业、企业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更新课程内容,使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保持发展,实现专业群的动态管理。

六、结 语

建设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既是高职院校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表现,同时也是其形成自身办学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专业群的组建应在相关组群原则指导下,围绕产业链分步骤展开。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3] 施泽波.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4] 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5).

[5] 宋文光,许志平.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

猜你喜欢

产业链办学岗位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