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现状调查

2011-08-15胡玉东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11期
关键词:讲座就业指导职业

胡玉东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就目前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后发现,该课程的建设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等。这些问题成为建设本课程的重要障碍,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使这门课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调查对象

从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随机抽取230名学生,采用课题组编制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实际回收227份,其中大一20人,占8.81%;大二20人,占8.81%;大三81人,占35.68%;大四83人,占36.56%;研究生23人,占10.14%。男生110人,占48.46%,女生117人,占51.54%;来自于城市、农村、乡镇的比例分别为22.91%、54.63%、22.46%,曾担任过的职务情况为:班、团学生干部占43.61%;学院学生干部14.54%;校级学生干部3.96%。

二、数据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出本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有关理论、数据、经验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为学校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有关的课题研究、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建议和对策。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95.7%)都能认识到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大部分同学(65.2%)已经开始谋划自己的未来发展。

1.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底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尤其严重,我们要充分考虑它的影响,因为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不仅仅在当年,其影响将会持续几年。调查显示,有53.74%的同学认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其职业规划产生了影响,但也有46.26%认为金融危机没有对其职业规划产生影响,原因分别有“对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还不了解”占29.07%,“相信自己的实力”占24.23%,还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占26.87%,会通过其他途径为了目标继续努力的占44.05%。

2.教学计划。调查显示,69.16%参加过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课程或相关的讲座。希望学校什么时候开设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时的回答为:在大一时开设的占14.98%,大二14.98%,大三上学期26.46%,大三下学期36.12%,大四仅6.17%。

3.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相应目标。

对大学生在准备求职之前,觉得自己应该培养哪些能力,具备哪些素质的回答中:强调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沟通协调能力,分别占69.16%、62.11%、61.23%,而专业技术则排在最后,占50.66%。

问卷调查中,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中最关注的内容分别是:就业政策及形势分析和求职简历的制作及面试技巧,课程的选择最多,分别占67.4%与62.11%;就业流程及法律法规和职业生涯规划也深受关注,分别占43.61%,37.44%。求职心理辅导占23.79%,创业只占14.98%。针对调查结果,课程安排上应尊重受教育对象的诉求和选择。

在明确了内容之后,我们在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形式上,大多数学生认为“请毕业学生回校,做经验交流会”是不错的选择,所选比为40.97%,专家做就业技巧方面讲座占26.43%,学校开就业指导课占29.07%,其他占3.53%。

4.师资队伍建设。调查表明,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最希望老师具备的条件是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学生辅导工作经验,所占比例分别为76.65%、48.9%,专业理论素养占30.84%,其他占3.96%。

5.就业指导服务。在就业过程中,学生希望学校提供的服务是:“就业体验,实习联系”占61.67%,“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信息”占59.91%,选择求职、面试技巧培训占55.51%,选择就业政策、形势分析的占45.37%,选择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的占28.19%,选择就业心理咨询的占22.47%,其他占0.44%。

在提供相应服务的基础上,学生认为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构筑自己的就业优势,其中“到用人单位实习”高达86.78%,其次是考证,占44.93%,提高学历层次、取得优异成绩、参加社团活动分别占37%、33.48%、22.91%。

总的来讲,大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满意度不太高,表示“很满意”的比例仅9%,表示“满意”的比例也仅为30%。表示“一般”的最多,占到43%。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6%和2%。因此,截止到调查时段,学院提供的就业指导还没有完全满足学生的要求,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还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对策研究

除了正规的课堂教学外,教学活动中要经常灵活地穿插着讲座、实践课程等各种非正规课程,并通过校园文化等隐形课程的建设,努力营造一种全面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良好氛围。

首先,强调课程建设。课程中既有基于实践而来的基础理论研究,更有实际训练学生能力的内容,包括实习和企业参观等。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授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能力和应对未来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去企业等有关社会机构参观学习,以此作为学校课程的补充。

其次,正式的课程与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各种非正式课程共存。学校开设专题、讲座等非正规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是正式课程的补充,而且应成为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规课程与讲座、专题等非正规课程的并重,反映了学校课程建设的系统性与先进性要求相结合的特征。这种讲座、专题往往反映了本专业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报告人应大多来自业界。

应加强就业指导教材的进一步开发,将就业指导课明确为学生必选课,统一教材、统一备课教案等,并拓展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内容、加大就业观教育及创业教育内容,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问题。

我国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整体专业、学历层次不高,缺乏专门的职业指导训练。目前,本校具有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的人数不多,这使得我校就业指导工作难以满足大学生深层次的需求,影响到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因此,应重点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升就业指导能力。

教高厅[2007]7号文件规定,就业指导课的专任教师应享受学校教学人员的相应待遇。此外,学校为本课程的教学提供相应的设备,比如职业生涯测评系统、模拟面试系统,并为学生提供职业实践的环境,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本课程面向全校学生,要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是迄今为止开课时间最长的课程,较之其他课程其困境尤为明显,课程的建设需要经费,各高校对本课程经费的投入远不如对其他专业建设经费的投入,因此,学校应提高对本课程的建设经费投入。

目前,我们的就业指导课总体上还是理论性强、实践性弱;方法单一、生动趣味性不够、枯燥。授课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或经验,联系企业实际少,难以现身说“法”,说教大于实践。深入企业实习本是大学生认为最需要的,但就目前我校实际情况来说,所能提供的校企合作企业较少,难以满足众多学生的需求。为此,努力提高与学校合作的数量,为学生多提供实训的平台。

大学生的最感兴趣的就业指导方式是提前进行企业职业培训体系的学习和训练,而我们这一块是空白。如何将企业职业培训体系与就业指导课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尽快领略企业职业培训的精髓,这将是就业指导课改革的方向。

猜你喜欢

讲座就业指导职业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书法史讲座(十二)
书法史讲座(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