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语言课程的体系化设计

2011-08-15王催春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11期
关键词:雅思英语课程外语

王催春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是引进国外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先进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优秀师资。学生要充分接受并消化国外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首要条件就是扎实的外语沟通能力,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均无障碍。对中外合作项目学生而言,外语既是他们学习的基本内容,又是他们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必要工具。中外合作办学的语言课程目标,短期上看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日常交流,听懂国外高校教师用外语讲授的专业课;长远上讲是帮助学生适应国外的生活和学习,养成用外语作为思维语言消化、理解国外高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1];从教学时间上讲,合作办学中的语言课程设置一般持续一年或两年的时间,教学时间短、语言要求高,需要以课堂训练的高强度和课外辅导的宽泛度作保障;从教学内容上讲,既不能复制社会培训机构为出国人员进行的外语培训课程,又不能照搬大学公共外语课程的设计,更不能仿照外语专业的课程分类,必须从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出发,将语言课程分层、分级。

一、中外合作办学语言课程的定位

鉴于种种现实原因,中外合作项目学生的英语起点较低且语言水平参差不齐。而各中外合作院校在英语课程设置上,普遍沿用了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模式或套搬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简单地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设立教学目标和评价方式,教学效果以及学习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应着重于提高语言教学效率,强化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外语能力,帮助合作项目学生通过相应级别的雅思考试,适应未来全英语环境下的生活和学业需求。

1.课程性质。雅思考试作为一种国际英语水平测试,已得到英联邦国家及欧美许多院校的广泛认可。作为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雅思英语是学生进行国外专业课程学习前必修的核心课程,雅思英语课兼具夯实语言基础与突出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要求,着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课程目标。鉴于中外合作项目学生语言学习的实际需求及雅思考试的实际难度,雅思英语课程目标应当基于但又高于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即在内化合作项目学生的中外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强化他们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特别体现在语言理解能力与学术交流能力,如文献阅读与学术写作,确保他们日后在国外全英语环境下的正常生活和学业需求。

3.教学要求。雅思英语教学要求以学生取得出国签证所必需的雅思考试成绩和适应国外专业课程学习与日常生活所必备的英语交际能力为基准,不会因地区差异、院校差异或学生英语基础的不同而制定分层要求。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测试难度均高于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因此,以“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分层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不适用于雅思英语。而基于“剑桥Benchmark”的语言课程要求,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课程实施、测试评价与教学管理[2]。

二、中外合作办学语言课程设置

雅思英语课程的实施,困难在于国际语言水平考试与国内语言教学方式的落差,以及学生英语基础差异和他们学习需求的不同。因此,关键问题就是要设计出一套相对完善的基于“剑桥Benchmark”的语言课程方案,将语言技能训练有效整合。具体阐述为:遵循国际先进的语言教学理论与外语教学规律,在统一教学要求与学生合理分流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对没有出国意向的学生安排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对有志于出国接受专业深造的学生强化雅思英语课程的学习,因材施教。其次,在英语科目设置上应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铺陈难易合理的梯度,实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追求考试需求的双重目标。

1.运用需求分析理论,设置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在教育领域中,需求分析指的是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客观情况与主观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从而确定学什么、如何学。对于中外合作办学这种新兴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充分了解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诉求,是明确教学目标、规划课程设置、整合教学材料、选择教学手段、营造教学环境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基础。需求分析是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一般说来,教学大纲只能提供该门课程的总体框架,要使之落实到每堂课的教学中[3],就需要教师对生源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对涉及到学生学习的各种环境因素,比如原有的语言程度、对下一阶段学习的要求和期待、学习习惯等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对包括教学大纲、语言习得策略、语用交际目的、学习者未来工作的环境对学习者的要求在内的所有目标因素进行分析。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求学、求职等各方面的需求,才能更有效地执行教学大纲,合理地选择课程内容,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并在教学过程进行及时的调整。

2.辩证认识英语教学二主体,实现从内容教学到语言技能教学的转向。传统的英语教学把重点放在内容教学上,按照“说”、“听”、“读”、“写”四个基本技能独立设置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使学生不能全面了解英语技能的特色,弱化了学习兴趣。因此课程设置应兼顾国内大学英语考试与国际英语水平测试,考虑如何做到既便于统一教学与考试管理又能实现分层要求,使学生在每个学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体现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阶梯性[4]。

在初级阶段的课程设置中,应尽量体现“说”、“听”、“读”、“写”各技能之间的逻辑关系。将传统的“听力”课程与“口语”课程结合成“英语交际技能”课程,突出“听”、“说”技能训练;结合传统的“阅读”与“写作”课程,通过基础语料的大量阅读,内化语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初步的写作技能,使语言输入与输出同步提高。在这一阶段,应注重学习任务的指标量化和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约束与管理。

在英语教学进入第二阶段时,学生的英语水平已达到一定要求。英语教学应从内容教学向综合技能教学过渡。课程设置应按照“说”、“听”、“读”、“写”四个基本技能独立设置,课程间相互关联与渗透,力求使学生的知识更系统;同时,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多维度地输入语言,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各个技能的特点和要求,强化自主性学习能力。

第三阶段的教学是实现从技能教学向综合教学转变,通过课程设置,减少课堂课时,并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式学习的机会,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社会知识、教育体系等方面的了解,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适应性学习,为出国深造打下基础。

3.以语用能力提高为目的,以国际化考试为依托进行教材整合。中外合作项目大多选择原版教材,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并适应西方风格的教学方式。然而原版教材重视的是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弱化了单词的使用规则,淡化了知识点的讲解,而大部分合作项目学生,虽然经过初、高中六年的英语学习,但语言知识的积累有限。其次,由于班级规模偏大,原版教材上的某些交际活动,在中国英语课堂上难以开展。因此,针对中外合作语言课程的教材选用,应立足现实,融合中外教学理念,兼顾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依托国内教材,强化语言共核教学;依托国外原版教材,拓展语言信息及考试信息,保证教材内容和话题的连续性和层次性,丰富语言活动,增强文化可容性[5]。

4.实现形成性评价的主导性。一个科学的语言评估体系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传统语言教学的终结性评估导向,对于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不强的学生,无助于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导的多元化评估方式,将评估重点放在课堂任务完成情况、小组活动执行情况、学生参与任务情况等,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更好地实施量化管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结 语

中外合作办学在政策与制度层面日渐完善,合作办学的规模与水平正不断发展,语言课程的建设已成了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中外合作项目语言课程的体系化构建应着重从需求分析理论出发,去探讨语言课程的定位和科目设置,实现从内容教学向语言技能教学的转变,以及相应的评价模式的迁移。这种基于“雅思”国际化考试和“剑桥Benchmark”的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以及英语及学科知识的分导,在实践层面上完成了对中外合作办学语言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教学要求的定位,有助于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在语言课程实施中把准方向。

[1] 杨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初探[J].教育评论,2004,(4).

[2] 张漾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语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5).

[3] 李志红,等.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与实践-广东白云学院中英“3+1”项目的实践与探讨[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8,(1).

[4] 韩建侠,俞理明.我国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具备的英语水平[J].现代外语,2007,(1):65-72.

[5] 郭小林“.1-2-1”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国际通用型人才的培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3).

猜你喜欢

雅思英语课程外语
Eco-Friendly pH Indicator Based on Natural Anthocyanins from Lycium ruthenicum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雅思新增两个考试日期 即日起可在线报名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大山教你学外语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大山教你学外语
雅思6~9分成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