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独立学院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

2011-08-15张秋艳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11期
关键词:学习型队伍辅导员

张秋艳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广东 广州 51136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培养人的高校要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影响力和重要的示范作用,在这个创新的时代辅导员队伍应当成为学习型组织。独立学院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要对学习型组织理论有清醒的认识,要满足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提出以下符合独立学院实际情况的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思路。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再认识

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正式提到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并提出了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这“五项修炼”。书名之所以叫做《第五项修炼》,是因为彼得·圣吉认为系统思考是贯穿于其他四项修炼之中的,是学习型组织的灵魂,是“整合其他修炼的修炼”[1]13。

“学习型组织问题提出的背景是信息化、全球化。在这个时代里,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组织都要不断学习,才能应对变化和竞争。于是,学习型组织成为了这个时代一个重要的概念,成为这个时代一个重要的组织形式与特征。”[2]学习型组织理论被引入中国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创建活动也最为轰轰烈烈,如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等等。但是从目前实践情况来看,我们需要对学习型组织有一个再认识。

首先,并非符合“五项修炼”的才是学习型组织。因为学习型组织是时代的产物,彼得·圣吉只是应时代的要求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学习型组织的观点,他的“五项修炼”模式提供了学习方面的“修炼”模式,但并没有提供一种新的组织模式,也没有把前人有关组织化学习的重要成果都吸收进来,没有找到同组织的常规运行之间的接口,以至于许多企业、机关在进行一段时间“五项修炼”之后,发现无法深入下去。我们既要承认《第五项修炼》的重大的创造性贡献,又要破除对它的顶礼膜拜式的迷信,应该在借鉴《第五项修炼》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寻求学习型组织更有效的模式,实现学习型组织理论和模式的创新。

其次,并非重视学习的组织就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所讲的学习是指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学习,是研究型、创新型学习,而不是指一般的知识、能力的学习。学习型组织的实质是升级,核心问题是通过系统思考提高团队智商,主体模式应该是研讨小组。实践证明如果纯粹按照行政团队组织学习,是不能解决组织各个方面升级问题的,没有围绕提高团队智商展开学习,这些往往都只能让学习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无法深入下去,这样的创建就是假的,这样的组织也不是学习型的组织。

二、创新的时代呼唤学习型高校辅导员队伍

伴随着工业时代主导的经济与社会的变迁,网络化、信息化高速发展,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从全球气候问题到国内民生问题,从政府执政问题到企业生存问题,从社会道德危机到个人素质缺失问题等等,“应对当今的各种挑战,我们必须超越反应式解决问题的模式。我们所需要的创新的模式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能源系统、全新的交通系统和全新的教育系统”[2]。一切都要从创新开始。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种概念的创新,“五项修炼”倡导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只有打破思维定势,做到系统思考,才能够真正地进行创新。

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教育。长期以来,教育界一直进行教育改革,倡导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创新,创新型人才一定要先是学习型人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是能够通过改善心智模式、参与团体学习不断超越自我,并能在共同愿景的指引下系统思考全面发展的人、学习型的人,学习型人才走向工作岗位才能适应创新时代的需要。

学习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学习型教师,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有利于学习型人才的塑造,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对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起着核心的导向作用,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又是培养学习型人才的摇篮”[3],学习型辅导员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利用校园文化对学习型人才进行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独立学院具备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土壤

独立学院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我国出现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富有发展活力的新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我国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它结合了公办高校与民间有形和无形资产,紧贴市场运行机制,是相对独立于其母体学校自主办学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作为一种新型办学方式,它存在不少问题,但独立学院有着灵活的办学机制、民营化的管理模式,而且融母校的教学理念、管理方法、教育资源于其中,既克服了公办高校的弊端又减少了民办教育在建校初期遇到的困难,它固有的特点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土壤。

(一)独立学院辅导员渴望提升的需求更加迫切

独立学院辅导员和其他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同样的责任和使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同时在整体队伍素质上面临着比其他高校辅导员更大的窘况,年龄结构更不合理、学历相对较低、业务知识更加欠缺、经验更加缺乏……要想享受和其他高校辅导员一样的待遇,包括专业化发展、职称评审、各项评优等,就迫切需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素质、能力等。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对提高辅导员业务素质、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这与年轻的辅导员谋求职业发展的个人需求相一致,每个辅导员更容易融入其中,支持、推进组织建设。

(二)较之公办学校机制灵活,更易于改革

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从组织个人而言是学习思维的转变,而从组织的角度则是管理层面的变革。任何变革包括高校的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都会遇到来自于旧势力的阻碍,都需要领导层的决心与创新。独立学院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者通常在遵循教育理念的同时,又会借鉴着企业的灵活的管理机制,领导大多更为开明,善于接受新理念、新思想,敢于创新;同时,大多数独立学院建校时间不长,虽然有很多地方值得改进,但是在管理上没有根深蒂固的弊端,更易于推进管理改革,因此独立学院更容易进行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三)较之其他民办院校,可以借助校本部丰富的经验和智力资源

和其他民办高校相比,独立学院有着校本部多年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学习,是很重要的智力支持。独立学院可以充分发挥校本部的智力、人才资源优势,切实加强独立学院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辅导员业务素质、学生事务管理水平、思政理论水平、专业化发展等方面使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提高队伍的团体智商。

四、独立学院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思路

变革与创新是一种智力活动,在强制管理的高压氛围下是不可能实现的。“教育变革的真正发生,在于营造一个宽松的鼓励创造的文化环境与氛围,使教育变革自下而上地发生于教师的教学第一线。”[4]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也不例外,首先要营造宽松的氛围,不同层级的领导要学会从各方面关注、鼓励、支持组织成员创新,让组织中的每位成员愿意提供自己的智慧,为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谋划策。

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在工作的各个环节注重营造宽松民主、鼓励“出点子”的氛围的前提下,笔者认为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倡导工作与学习的统一

营造学习氛围,引导辅导员“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辅导员要把每项工作视为学习的机会,把工作的过程当作学习的过程,学会通过工作中的反思得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每位成员要把学习当成每天的工作,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团队文化,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二)从实际出发的小步子前进原则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这不仅涉及到组织领导和成员思维方式的变化,而且也是一种管理体制的变革,因此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现有条件与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从学院的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在助学贷款工作中培养学生诚信意识,辅导员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等,让更多的人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站在培养共同愿景高度上建立学习、培训制度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学习与培训制度的建立要以学校的实际为出发点,以辅导员的发展为根本点,以学生的成才为结合点,通过学习与培训提高组织成员的素质和能力,破除组织智障提高团体智商,实现个人发展与学院共同愿景的实现相统一。

培训要避免“学习运动”模式,不能只重“大力推进”不重效果。在培训形式上以讲座与研讨相结合,以互动研讨、成员参与为主,突出互动交流。通过培训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学生工作队伍文化,培训内容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转变学习、工作思维。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理论中的五项修炼,无不和思维的转变有关,思维没有发生转变,对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是最大的障碍。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不应仅仅停留在领导头脑中,必须将它转化为全体政工干部的共识,实践中不断尝试,检验效果,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探索者、参与者和实践者。(2)做好辅导员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培训。利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机制,结合校情,分析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使辅导员乐业、敬业,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使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相统一。(3)做好辅导员业务素养方面的培训。高校学生工作是一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多领域的工作,也是一项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的工作,要经常性地进行专业化辅导与培训,通过网络、研讨会等途径,引导和支持辅导员进行经验交流,提高辅导员业务能力、理论知识、方法技巧等,让辅导员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四)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在管理模式上实行双型组织

双型组织是指科级管理体制下的行政组织与民主自愿组成的自由组织并存,也就是在原有的院系两级指导的辅导员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增设研讨小组形式的自由组织,双型组织是为了同时解决执行力与创新问题这一对矛盾体。

行政组织是为了解决辅导员队伍的执行力问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一元性需要辅导员队伍是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执行力极强、面对西化思想攻势、各类突发事件时能打硬仗的队伍,因此科级组织形式不可或缺;而研讨小组要作为学习型组织主体,遵循前边提到的从实际问题出发小步子前进的原则,研讨小组专门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主题,辅导员在宽松的氛围下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参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五)以课题研究为重点,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理论水平

目前独立学院辅导员大都为本科应届毕业生,加上事务性工作繁杂,辅导员在科研能力上有些力不从心,科研态度上也不够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工作水平层次的提升。学校应当扶持、引导、帮助辅导员以紧密结合实际工作的课题研究为切入点,申报和申请相关研究课题,发表、出版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建立和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奖励机制,形成工作与研究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升辅导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这也是推进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1] [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张成林(译).中信出版社,2010.

[2] 钟国兴.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天津日报[N].2009-11-30.

[3] 陈清华.构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策略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4] [美]Shirley M.Hord.学习型学校的变革——共同学习,共同领导[M].胡咏梅(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学习型队伍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