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2011-08-15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11期
关键词:物业管理模块人才

黄 文 陈 武 黄 盛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在当前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高职教育面临市场、资金、环境、政策等多重压力,高职教育要发展、要生存,首先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紧贴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办学模式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其次要借鉴但不能简单地照搬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努力开拓创新,以高职专业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特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培养大批符合市场需要、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实用人才。

一、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是时代的要求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知识经济的特点日益明显,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物业服务企业,加剧了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而国外大型物业服务企业进入中国后采取“人才本土化”的策略,降低成本。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整个经济生活日益加速国际化,这些都对高职高专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人文素养高、心理承受能力强、知识结构立体交叉、能力结构多元复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高断技术应用并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职人才。

二、物业管理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依据和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作为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物业管理行业正在迅速崛起,而且正在向运作市场化、法制化、企业规模化、专业化、管理规范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些年高档物业市场不断涌现,物业智能化、网络化和对服务要求高度人性化,成为一个显著特点。在我们调查的20多家企业中,有的企业已达到注册资金数千万,总资产过亿元,管理面积数百万平方米,成为集各类不同物业管理专业服务、物业租赁、机电设备安装维修和创办连锁超市、餐饮服务等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技术型、大型集约化物业管理公司。物业管理既是一个融管理、经营、服务为一体的服务行业,又是包含机、电、建、热、气、水、通讯、计算机等多门工业与信息技术的行业,是一个典型的需要大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行业。由于我国物业管理行业起步较晚、目前的高级物业管理人才十分缺乏。据悉目前北京15万从业人员中,有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仅有6000人。因此,办好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物业管理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

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借鉴美国的教学模式,以职业分析为基础,通过各岗位各部门的职责分析,由相关相近岗位组成业内物业管理岗位群。岗位群的职责决定了岗位从业人员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亦即构成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计划设计的出发点。在明确该岗位群的培养目标和其所必需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再以能力组合为主线,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将整个教学内容具体划分为通用培养模块和个性专项培养模块,依此制定包括教学计划在内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既考虑到学生基本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又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

(一)通用培养模块

包括理论和实践课程以及隐形课程。隐形课程指没有固定形态的教育过程,即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老师的言传身教、学校的校风校纪的宣传和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都是隐形课程的教育过程。它要求学校各方面对学生德育教育形成合力,使学生无论在教室、宿舍、实习室、食堂都生活在严谨规范的隐形教育之中,养成良好的自律行为习惯。隐形课程教育是形成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方式。

(二)个性专项培养模块

为了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专业能力的延伸,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首先是学生个性化子模块,例如对有基础和兴趣的学生设置英语或计算机应用强化课程群;其次是专业前沿子模块,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该领域会出现新的功能,需要学生跟踪和掌握这类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以利于其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强化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再次是订单培养子模块,就是紧紧依托行业和企业,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业务规格的特殊需求来设置社会订单,定制人才培养课程模块,进行订单式培养。专项培养模块不仅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包括持续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使高职高专院校紧紧跟踪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变化,培养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适销对路”的复合型人才。

另外,“学校学习和校外实践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对学生专业学习和自我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可以发现个人的专长,积累专业实务经验,培养专业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未来的专业发展目标和方向,同时也能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性格的局限性以及专业理论知识的不足。物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管理信息,接触最前沿的管理活动,教师应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学以致用、开拓视野、反馈教学。同时,应有“能者为师”的胸怀,把成功企业的领导人、民营企业家请到大学讲台上,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才会真正发展成熟起来,毕竟物业管理实践重于理论。与专职教师相比,兼职教师的专业性强,教学案例丰富,使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更强,学习的目的更明确,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兼职教师还可以对办学思路的创新、教学改革的落实起到积极的作用。专家上课的课堂同时也是未来员工培训的平台,这为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奠定了基础。例如,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大力推行新型高职人才培养理念,先后与华田汽车、汉福超市、武商量贩、唯冠电子、湖北汤池等中外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式教育,建立了一批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为一体的实训基地。积极促进校企合作,企业和高职院校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这样的合作能够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三)反馈与评价

反馈与评价主要来自于由企业专业人士和教师组成的专家组以及用人单位和往届毕业生等,并且要建立定期的反馈、评价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评价结果对包括教学计划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方案及时修订,保持培养方案的动态性,以适应科技迅速发展和就业岗位对人才综合职业能力要求的不断变化。

四、结 语

物业管理规模在未来几年将大幅度扩大,需要大量人员,专业发展空间极大,发展机遇呈现良好势头。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需要紧跟行业发展,不断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在就业压力尚小的良好环境下,把握机遇、抢占市场,就一定能实现物业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并重的教学,以及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估,认真地研究新问题,妥善地拿出解决方案,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

[1] 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11.

[2] 聂鹏,张承凤.基于微观层面的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0,(4).

[3] 张承凤.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4(4):156.

[4] 徐恒山,丁明利,王文华,唐突,陈志.借鉴国外实训模式理念建设高职教育实训基地[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职业教育),2008,(2).

[5] 弯红地.高层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物业,2007,(12).

猜你喜欢

物业管理模块人才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人才云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物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浅谈物业管理业务沟通的重要性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高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加强医院物业管理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