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

2011-08-15王笑银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11期
关键词:财务软件电算化实训

王笑银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会计电算化作为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不仅为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提供了信息保障,而且为企业管理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信息平台和保障。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都将此课程作为本专业的核心主干课,本课程也是会计专业一门实用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它将计算机技术和会计学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实践性技能也是会计实务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的性质,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一方面要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另一方面要分层次训练,让学生在微机上实际操作,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多种电算化软件系统的操作,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一、应用案例教学法,实行模块教学

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教学,在讲授中不能只是教师演学生练,按部就班地完成模拟企业的会计业务或其它资料,这样学生很难从整体系统的高度来认识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操作技能。因此,需要佐以大量实际工作案例,使学生对企业、对专业工作要求有一个感性认识。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和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

为使学生综合驾驭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中我们将整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划分,以模块的形式使学生形成整体概念。分为系统初始化(基础设置、会计科目建立及修改、初始余额等)、业务处理(应收、应付、生产、工资、固定资产业务处理等)、月末处理(自动凭证、审核、记账、结账等)、报表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四个模块进行教学,并编制相应的PPT演示教学,让学生能更生动、更直接地学习和操作。

在模块教学方式下,教师一开始就要把教学思路、案例划分、企业模型传授给学生,尤其是企业类型,由于学生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对我国企业的运营模式及类型没有具体的概念,教师要充分地讲清楚各种企业的组织机构和运营模式,商业、工业制造业、IT业、保险业、服务业、外企等等,使学生能分清楚不同的企业在会计核算上的不同需求,从而充分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整体结构和服务对象。在不同模块的讲授中,应结合典型性和综合性案例及软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可以把一个庞大的案例分解成许多相互关联的小案例,每一个案例能相对独立地完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自己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就能达到熟练操作软件的目的,并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我们还利用同一套账务资料,以用友、金蝶财务软件为主,以其它财务软件为辅进行操作,让学生通过对两三个财务软件的操作比较,掌握了不同软件操作方法上的差异,即使在以后工作中使用不同的操作软件也都能做到得心应手,一专多能。

二、分组、分层次实训,动脑、动手相结合

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实务工作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本课程中采取的基本上是单人单机操作,一个学生从完成建立公司账套、各子系统初始化、各子系统日常账务处理及月末处理、公司报表的出具等全部是电算化流程。

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工作都是在一个局域网中由不同的财务人员分工协作完成的。为了和实际接轨,我们采取了分组、分层次实训的形式,每6人一组完成一个实训案例,在案例中担任不同的角色,教师提供典型性、代表性、涵盖采购、生产、销售、库存、财务等的财务案例,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相应的子模块操作,将自己置身于企业的财务岗位,并定期轮岗,体会不同岗位的不同操作流程。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一:按组发放教师精心挑选的模拟实训资料,各组学生先按照手工会计的要求进行分析企业业务流程及职责岗位、具体分工,并进行业务处理和手工的账务处理;使手工会计和电算化知识更好地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会计业务流程的熟知程度。

步骤二:结合电算化软件的功能模块,分割模拟实训资料。在对模拟实训资料进行电算化会计工作分解的基础上,按照电算化会计核算流程将模拟实训资料按照各子系统的功能分割成既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各小模块。学生每完成子系统的操作内容及步骤后,首先对手工模拟实训资料进行电算化数据剥离,参考电算化资料进行查补缺漏,最后完成电算化会计核算工作,这样学生实训目标明确又有阶段性成果,从而能够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提高实践实习的效果。

步骤三:财务岗位角色分工,模拟企业实际工作。各小组成员担任企业实务中不同的岗位角色,分别以不同的角色身份演练业务处理的具体操作内容及步骤。各司其职,协商交流处理操作软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定期轮岗,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整个模拟企业会计实务案例的操作。

步骤四:归纳总结,形成实训报告。实训结束时,各小组要拿出手工处理的会计凭证、账目及报表和电算化处理后形成的打印凭证、账目及报表,并撰写实训心得,以小组为单位形成整套的会计实训报告,按照会计档案的要求装订、整理、存档完整,让学生动脑和动手结合起来。

三、改革考核方式,强调技能考核

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是确保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为此,我们打破一张试卷见高低的传统考试模式,采用注重平时实践性操作、实训能力、突出过程性评价的考核体系,从而规范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考核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能力的考核,以实训结束后形成的整套的手工、机打的会计凭证、账目、报表和完整的报告为主,辅助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素质表现,如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机操作的熟练程度等;另一方面是综合技能的考核,和本地的财政局共同组织会计电算化培训考核,采用财政统一的考务软件,成绩合格的学生可得到《初级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合格证》,这样既考核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为学生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了职业资格。

四、校企合作,拓宽实践教学途径

为使学生的实际能力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我们尝试与企业进行合作。具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选择和财务软件公司合作,把专业教师送到财务软件公司锻炼,实际参与大型财务信息系统或ERP系统的实施工作,这样教师在实际锻炼中,掌握了企业对专业技能的具体要求,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这种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的理论知识对企业的实际工作也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深入本地大中型企业,建立稳定的学生校外实习基地,通过互惠互利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的实习岗位,学生在实际岗位上进行实习,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企业中,为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使培养出的人才一上岗就能发挥作用。第三,聘请企业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作为外聘教师,安排实践教学任务,定期为学生进行实践指导。

总之,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探讨是一项长期深入的工作,也是高职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在教学中只有突出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1]严俊梅.论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J].职教论坛,2005,(1).

[2]郭红.会计电算化试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4).

[3]殷治平.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4).

猜你喜欢

财务软件电算化实训
财务软件在我国财会工作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
分析财务软件在企业中的运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略论财务软件的发展以及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和审计的冲击
浅议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