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如何突出服务于行业的作用

2011-08-15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11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英语教学高职

吴 华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樊 441021)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交流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对既精通专业又有较强的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向,并指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目前职业教育的头等大事,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培养以外语语言为基础,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教学与行业的联系。

高职教育所突出的行业性,要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要做到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育基本上定位在本科的低层次上,所开设的课程和选择的教材既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又无法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育改革的重点应是打破以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将与具体行业主要岗位工作过程相关的英语内容,组织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来,以强化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特征。

一、结合行业,确立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针对性

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育的基本特征不明确,在教学观念、方式方法上都“移植”了本科教育。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将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没能适应职业教育的综合化和时代的要求,从而难以构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真正能力和素质。

高职院校应以《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用人单位及毕业生中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充分了解社会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要有目的地设置和开发课程,注重加大技能课的比重,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安排公共英语课与专业课程的课时,做到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做到紧贴社会需求,坚持以“实用为主”的标准。在教材的使用上,要按照学生的专业,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学资料。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交际,重在培养阅读和翻译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际的能力。另外,教师可根据学生将来从事的不同职业要求,突出听、说、读、写、译方面的技能培养,或加强英语知识内容的传授,并进行分类指导,适当强化学生在某些方面应用英语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就业竞争力

1.强化对学生的语言基础训练和基本功训练,突出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应用能力;加强对应用文献的学习和模拟,如单据、合同、社交文书等。学习英文简历的正确写作方法、大方得体的应答方式和基本的社交礼仪,以充实个人的内涵修养,确立个人魅力,培养求职能力。另外,还要侧重对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跟上时代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并培养扎实的工作能力。

2.重视学生思想感情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进行思想教育。要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培养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人生理念,要树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培养顽强坚定的自信心。

3.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学效果的保证。目前,绝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没有相关行业的业务知识,几乎没有对相关行业的任何接触,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扮演的角色也仅限于“教授英语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与现实职场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要做到高职公共英语向职场英语有效过渡,对现有英语教师进行相关行业的业务培训迫在眉睫。学校可鼓励公共英语教师主动加强与相关专业教师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专业培养目标。还可安排教师定期到相关专业的企事业单位实践学习,以便及时更新观念,获取市场的最新信息,为学生掌握该专业或岗位所需的英语应用能力打下基础。另外,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也是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

4.优化公共英语的教学环境。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缺乏与外界社会对接的真实语言环境。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无法将书本知识快速转换成实际运用的能力,不能满足就业导向对高职毕业生的现场应变能力强的要求。要帮助高职生顺利地走出教室,走向未来的工作岗位,就必须优化已有的公共英语教学的就业教育环境,建设现代化教学平台,优化各种教学资源,鼓励学科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从而促进公共英语教学形成更加真实、立体的职场语言环境。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和其它的专业教学一样,要从教学课时中分配出一部分实训时间,把课堂教学和就业所需的实训教学结合起来。

5.实现多元化的考评制度。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中,现有的教学质量评估和对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的评判,基本上都单纯地采用英语三级过级率和卷面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一纸试卷不能完全反映一个高职生的职业水平。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要改变笔试“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以就业为取向,实现多元化的能力考评办法。从原来单一的期末考试决定最终成绩,转向对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进行考评。按照就业对英语运用能力的要求,把学期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听说交流能力的程度、读写和翻译水平、工作中所需的学习态度、知识的更新能力等各方面都纳入考查范围。用分数或等级的方式予以记录,结合期中、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再综合评价。

当今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不再是仅仅局限于由浅到深的语言知识的学习,而是以行业的就业岗位需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因此,要培养学生与某个行业就业领域相应的语言应用能力。通过多种措施,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弊病,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效果,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保障高职学生的顺利就业。

[1] 张启富.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4).

[2] 薛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及特点[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4).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英语教学高职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