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家庭婚宴食物中毒的调查报道

2011-08-15高元华史延涛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婚宴卫生室食品

高元华 史延涛

(山东省泰安市食品化妆品监督所岱岳稽查大队,山东泰安 271000)

2010年5月9日上午9时,泰山区某村卫生室发现7名腹疼、腹泻患者同时就诊。经询问,该批患者曾同时参加该村的一起家庭婚宴,怀疑食物中毒事件,随即报告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局。区卫生局立即安排区疾控中心四名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事件经过

2010年5月4~5日,泰安市某村村民张某在家中为其子举办婚宴,婚宴的举办方式为聘用厨师在自家厨房内加工,来宾轮流就餐。婚宴结束后,部分就餐者先后出现腹泻、腹痛、头晕、四肢酸疼、发热等症状,有的到村卫生室就诊。5月9日区疾控中心接到报告。事件发生后,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区政府成立了由分工区长任组长,卫生局长任副组长,政府办公室、宣传部、食品药品监管局、法制局、镇政府、疾控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根据部门职责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积极开展善后处理。市、区卫生局先后派出医疗、预防专家参加医疗救治和流行病学调查,回访出院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进行心理疏导。省卫生厅也派出省疾控中心专家赶赴现场指导调查处置。最后住院患者均已出院,村民情绪稳定,秩序良好。

2 调查结果

2.1 婚宴情况

经实地调查,本次家庭婚宴共准备猪肉肘子、水煮大虾、凉拌酱牛肚、黄瓜凉拌猪头肉、炸银鱼、炸藕合、炒海参、炒鱿鱼、凉拌冻粉、蒜苔炒肉、干炸鱼、鸡块炖蘑菇、水煮猪肉丸子、莴苣炒肉片、腐竹炒肉、炸糖奶、熟鹌鹑蛋、香肠18道菜,每桌的菜谱相同。婚宴自5月4日11:00时开始直到5月5日晚结束,地点在张某家中,聘请厨师3人,准备了6~7张餐桌,每桌客人轮流就餐。婚宴所用食品原料系5月3日和5月4日从城里市场和村集市分两次购买,其中从城市市场购进的熟鹌鹑蛋、熟牛肚使用时未经再次加热,直接改刀后上桌。熟肉制品的制作方式为自购生牛肉、猪头肉、肘子等,由厨师加工后存放于自家和邻居付某家中,晾晒至使用前,持续时间为17h。婚宴使用的生肉、海鲜等食品原料存放于家用冰箱内,部分存放于厨房内。

2.2 发病情况

经核查来宾名单,本次婚宴共接待就餐者285人。调查期间部分人员外出务工,有的多方联系未果,实际走访221人。其中发病95人,罹患率为43%,住院或输液治疗66人,其中村卫生室输液52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12人;转市第一人民医院1人;省级医院门诊观察1人。在家服药29人。

2.3 就餐者分布

本次婚宴就餐人员来自本村130人、邻1村34人,邻2村53人,乡镇驻地22人,外埠其他亲朋好友46人。被调查者自述5月4日前72h内未参加人群集中就餐,其家人也未出现相同的发病症状。

2.4 临床表现与治疗转归

经调查,就餐者出现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腹痛、头痛、头晕、四肢酸痛、发热。12例住院患者血常规分析,其中7例白细胞计数升高,其余5例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对就餐一次且发病的95例患者进行统计,潜伏期最短4h,最长65h,平均23h。

2.5 发病情况比对调查

经调查,发生相同样症状的患者主要出现在此次婚宴就餐者所在村庄,未参加婚宴者无病例发生。对无人参加婚宴的邻3村卫生室、邻村卫生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5月1日~15日期间没有类似症状患者就诊。出现病例的村出现最后一例患者后,传染病发病率与往年无明显差别。

2.6 现场卫生学调查

经调查,婚宴的食品加工场所环境尚可,但面积较小,约8平方米。多数凉菜加工、粗加工均是露天操作,生熟刀案未进行明显区分,厨师及帮厨人员无健康证明。因接报较晚,调查时婚宴所有剩余的食品及原材料已全部处理掉,租赁的餐具也已全部送还,菜品加工场所已清扫完毕。调查人员仅对婚宴所剩食用盐进行采样,检验结果无异常指标,亚硝酸盐阴性。患者已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在调查时已基本无腹泻症状,未进行大便采集。

3 讨论

根据调查结果,现做如下分析:通过调查,由于农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不足,缺乏专业基础知识,本次家庭婚宴的食品加工场所简陋,所用器具及食品原料存放条件较差,冷藏设施不足,没有餐饮具消毒设施,并且轮流就餐,容易导致食品的交叉污染。患者大多数在同一时间内共同就餐,在短时间内(5月5~6日)同时或相继发病,并出现腹泻、腹痛、恶心等基本相似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平均23h。发病急、病程短、发病时间集中,未进餐者未发病,符合食物中毒特点。调查中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染的现象。未参加婚宴的聚餐人员中未发现类似症状患者,选取的两个对照村也没有类似症状病例发生,故可排除腹泻病在本地流行。

临床症状多为腹泻、腹痛、恶心、头痛、全身乏力、发热为主,个别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结合住院患者临床检验结果,符合急性胃肠炎特征。患者在应用抗生素,补充能量等方式治疗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治疗效果明显,恢复较快,可考虑本次腹泻由细菌感染引起,但由于未采集大便样本,无法确定具体的病原菌。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食盐检测结果,可排除化学性食物中毒。基于以上分析,根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l4938-94)第4.1.5条规定,经综合分析,本次事件为不明原因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通过以上分析认为,因食品加工和贮存不当,容器污染等是造成此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本次食物中毒自接到报告始,在区政府的领导下,相关部门反应迅速、应对有力、措施恰当,及时控制了中毒事态的发展,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进一步提升了本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力保护了公众生命安全。处理事件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区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并根据部门职责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积极开展善后处理。市、区卫生局先后派出医疗、预防专家参加医疗救治和流行病学调查,回访出院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进行心理疏导。省卫生厅也派出省疾控中心专家赶赴现场指导调查处置。搞好宣传教育,普及饮食卫生知识。做好思想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积极治疗现症患者。

为更好的处置此次事件,进一步做好善后处理工作,正在采取措施如下:扩大宣传教育,组织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处理的技术水平,增强法制意识,防范事件的发生,讲解腹泻病常识,普及饮食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上报意识。进一步做好思想工作,消除恐慌心理,正确对待突发事件。严格执行集体就餐的上报制度,强化安全意识,防范重大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强化法制意识,加强法制监督,使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得到控制和处理。

[1] 王世杰,杨杰,谌志强,等. 1994~2003年我国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7(3):25.

[2] 袁月明,黄锐敏,陈辉,等. 南山区2004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结果与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

猜你喜欢

婚宴卫生室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拿命赌来婚宴大餐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婚宴爽约,宾客被索赔
约你去星级酒店办婚宴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村卫生室设备“一配了之”可不行
资金落地 村卫生室脱胎换骨
强行合并村卫生室带来诸多问题
项目补助资金应“善待”村卫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