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观察

2011-08-15宋志刚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腰间盘脊膜椎间隙

宋志刚

(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辽宁抚顺 113008)

近年来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的逐年增高,临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要求也随之提高[12]。本研究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疑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影像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诊治的疑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36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5.0±16.0)岁,患者腰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向下肢发散性疼痛者40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70例,加强试验阳性60例,病程2个月~1.5年。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调查。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采用东芝Aquilion16排螺旋CT(日本)。

1.2.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尽量屈曲呈一定角度,调节X线扫描线,通过X线束垂直通过椎间盘。扫描视野FOV16cm,电压调节120kV,电流调节为300mA,旋转时间为0.75s,层厚3.0mm,螺距因子0.75,每圈移床量18.0mm。通过对患者L3-S1椎间隙轴位平扫,扫描条件:通过矩阵512×512,层距5mm,120KV,80mA,2.7s,窗宽300~400,窗位40。部分患者进行冠状面、矢状面重建图像。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分型情况 中央型:指突出腰椎间盘位于中线者,硬膜囊受压凹陷,左右两侧均匀;左后型:是指突出的腰椎间盘位于中线左侧,向外达到小关节部位及外侧;右后型:是指突出的腰椎间盘位于中线右侧,向外达到椎小关节部位及其外侧。

1.3.2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 T分度情况 Ⅰ°突出:腰椎间盘向后或侧后突出,硬膜囊受压凹陷深度约为1~3mm,硬膜囊和腰椎间盘之间的脂肪层消失,神经根无受压;Ⅱ°突出:腰椎间盘向后或侧后突出,硬膜囊受压凹陷深度约为3.1~6.0mm,硬膜囊和腰椎间盘之间的脂肪层消失或者单侧(双侧)神经根受压移位;Ⅲ°突出:腰椎间盘向后或侧后突出,硬膜囊受压凹陷深度大于6mm,硬膜囊和腰椎间盘之间的脂肪层消失,同时单侧或双神经根受压移位。

1.3.3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C T扫描图像和临床症状相符情况

2 结果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分型情况

中央型:35例(40.7%);左后型:28例(32.6%);右后型:23例(26.7%)。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分度情况

Ⅰ°33例(38.4%);Ⅱ°32例(37.2%);Ⅲ°21例(21.1%)。

2.3 腰椎间盘突出CT扫描图像和临床症状相符情况

L4~L5腰椎间盘突出者41例,临床症状:S1神经根受压者8例,L5、S1两个神经根同时受压者10例,L4~L5神经根受压者23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45例,L5神经根受累者13例,S1神经根受压22例,L5~S1神经根同时受压者10例。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椎间盘脱垂或脱出,引起椎间盘的髓核和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从而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导致椎间盘退行性变和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4]。CT作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具有无创和高分辨率的优点,能充分显示腰椎间盘突出[5-6]。局部突出于椎体后缘的弧形软组织影,一般其与椎间盘相连,且密度影多处一致,可见到硬脊膜外游离髓核。髓核在椎间盘平面的上方或者下方,密度多低于椎骨,但是高于硬脊膜,突出的椎间盘可钙化。当硬脊膜外脂肪受压引起移位或者消失,硬脊膜下腔前缘、侧方受压而出现变性。向侧后方突出的椎间盘可以使恻隐窝前后径缩短,压迫相应的脊髓神经根,使其向后发生移位,脊神经根因水肿而出现增粗。此时椎管碘水造影后进行CT扫描可以更加清晰显示脊神经鞘和硬脊膜腔的变化。同时还可以对椎间盘突出类型进行辨别。

本研究通过螺旋CT扫描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结果表明,中央型:35例(40.7%);左后型:28例(32.6%);右后型:23例(26.7%)。腰椎间盘的突出主要分为中央型、左后型和右后型三种类型,其中椎间盘后缘的正中、后侧方突入椎管内侧,超过纤维环的后侧缘,可见弧形的软组织影,扫描后突出椎间盘无明显界限,增强扫描后,可发现椎管内突出的髓核块一般低于骨质,但是高于硬膜囊。椎管和硬膜囊之间的脂肪层消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早发生的现象,中央型后凸的椎间盘是硬膜囊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另外本研究还发现Ⅰ°33例(38.4%);Ⅱ°32例(37.2%);Ⅲ°21例(21.1%),CT分度可以腰间盘突出症量化指标,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本研究通过硬膜囊受压凹陷深度反应髓核突出前后径线。除此之外,本组L4~L5腰椎间盘突出者41例,其中23例患者与临床症状相符,但是S1神经根受压者8例,由于S1神经根走行在两个椎间隙,当L4~L5椎间盘压迫时,从圆锥下来的S1神经根在经过L4~L5椎间隙时也可能发生压迫,出现S1受压的临床症状。本研究还发现CT扫描下单一的L4、L5、S1受压而可能出现两个神经根同时受压的临床症状,可能是由于突出髓核游离向上或者下行,CT扫描对已经破裂游离到另一个间隙的髓核未观察到引起的。

综上所述,CT诊断腰椎间盘症状临床效果明显,但是对于软组织密度扫描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 郭少华.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8,10(16):65.

[2] 覃雄楚,盛希. 两种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9):209.

[3] 刘小平,杨勇,芦杰,等. 25例腰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J].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7,4(160):61-62.

[4] 陈国宏,郭志艳. CT成像在腰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J]. 医疗保健器具,2008,6(112):27-28.

[5] 赵国峰. 利用多层螺旋CT的MPR替代传统腰间盘扫描方式的方法及意义[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4):436-437.

[6] 高明达,杜艳英,毕宪坤. 腰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硬膜外纤维化的CT表现(附10例分析)[J].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0):1408-1409.

猜你喜欢

腰间盘脊膜椎间隙
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细菌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脊柱手术并发硬脊膜撕裂和脑脊液漏的研究进展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手术与保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分析
黄韧带骨化患者硬脊膜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
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78例疗效观察
产科患者硬脊膜穿刺后头痛防治
中药附子汤加减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植入与单纯自体颗粒骨植骨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