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机遇振兴浙南油茶产业

2011-08-15撰文郑小矛

浙江林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莲都区油茶农民

□撰文/郑小矛 陈 萍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先后出台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油茶产业的若干意见》,一个加快发展油茶产业的全国性热潮正在兴起。丽水市莲都区素有“浙南油库”美称,历史上曾获得国家林业局、浙江省政府表彰。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油茶效益比较低,受到柑橘、杨梅等经济效益较好的作物的冲击,全区油茶林面积锐减。莲都区能否抓住契机,重振油茶产业往日雄风?振兴油茶产业有哪些优势,又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为此,该区对油茶产业现状进行了调研。

油茶林面积依然较大,但效益很低。据林业部门调查,该区目前油茶林面积约为21万亩,占林业用地的11%,在全市乃至全省名列前茅。但由于油茶林大都处于荒芜失管状态,油茶产量仅3~5公斤/亩,低于全省平均5.9公斤/亩的水平,与高产的差距更大。因此,振兴油茶产业经济效益的前景非常可观,对该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专业合作组织兴起,但带动能力较弱。莲都区现有油茶专业合作社6家,经营面积6900亩,带动基地1.34万亩,带动农户540户。但仅丽水联济油茶产销专业合作社一家为省级林业示范性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大。其余的合作社都存在规模小、效益差、社员间利益机制不健全、运行不规范和缺人才、少资金等问题,对农民的带动和指导能力不强。

油茶加工有突破,但产业链不长。2007年以前,莲都区的油茶加工以传统的土榨作坊为主,受技术、投入以及规模的影响,制约了油茶加工向深度、精度、高端发展。随着丽水处州山油茶开发有限公司炼油设施的建成投产,结束了该区完全依赖土法榨油的历史,油茶加工有了革命性的变革,油茶的综合效益显著提高。但该公司目前的深加工能力仍不强,产品较为单一,以食用的精制油和生物农药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与加工发达地区相比产业链不够长。

新品种、新技术开始引进和应用,但覆盖不广。2005年以来,该区林业部门陆续引进高产油茶新品种10余个,建设了油茶良种基地,为品种更新打下了基础。同时,开始实施以劈山抚育为主要措施的低产林改造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几年来,改造油茶低产林2.6万亩,建立油茶标准化生产基地1.04万亩,新造油茶基地2150亩。以上仅为近年来国家和省下达的油茶项目实施情况,该区大部分的油茶面积未能列入项目,油茶林仍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造,存在品种老化、产量低且不稳定等问题。

茶油价格上升,但农民种植意愿依然不强。跟随着农产品涨价潮,茶油也不例外,目前的山茶油毛油价格已上升到每公斤60元左右。但由于油茶林分散在数万山区农户手中,除联济等少数几个村外,户均占有面积并不大。这些地区的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油茶林投入不足,管理粗放,品种老化,产量普遍不高,加上交通制约,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很低。如果进行抚育或改良品种,需要较大的投入,山区农民心有余而力不足。

油茶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条件

政策保障。国家从保障我国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发展油茶产业的重大决策。我省也于2009年11月在常山县召开了全省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氛围和政策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

科技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油茶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模式等技术日趋成熟,为油茶产业的连续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油作为一种高档保健食用油,近年来已越来越为消费者接受和喜爱。同时,油茶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兴起,使油茶及其产品的应用向高端和低端市场拓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附加值。

资金支持。近年来受世界金融大环境影响,部分社会资金从一些实业领域退出,寻求新的投资空间。部分目光敏锐的投资者看中油茶产业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开始主动寻求油茶产业领域的长期投资合作。这些社会资本主动流入油茶产业,为油茶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比较优势。莲都区具有悠久的油茶种植历史,农民都有油茶种植的经验和技术。近年来应运而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加工企业等,成为千家万户农民生产者与市场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油茶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振兴油茶产业的对策

加大宣传,营造发展油茶产业的氛围。发展油茶产业是国家站在维护粮油安全,改善人民群众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战略高度提出的,也是莲都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而许多基层干部群众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大部分人对茶油的良好保健功效知识缺少了解。因此,要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意义,加大对油茶产品独特的保健功效和价值的宣传力度,促进社会对油茶的认识,为油茶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市场条件。

制定规划,引领油茶产业科学发展。以“十二五”规划编制为契机,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全区油茶产业的现状、今后的发展空间,探索产业发展的运行模式、机制及研究资金、政策保障体系的建立,形成“十二五”期间以至更长时期油茶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并纳入该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以此引领和推进油茶产业科学发展。

政策扶持,保障油茶产业有序发展。当前,油茶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已经形成,但从该区乃至全省油茶产业几度兴衰的历史来看,领导重视和政策扶持是关键。因此,要制定财政政策,加大投入力度。财政资金要集中解决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要在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基地建设和产业升级以及提高产品深加工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同时,要建立财政资金的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评,对资金使用管理效益好的予以奖励。通过奖惩,促进各资金使用单位有效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科技支撑,确保油茶产业健康发展。在新一轮的发展过程中,要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念。要使优良品种引进到繁育,从种植到管护,从采摘到加工,从新造高产林到低产林抚育等每一个环节都得到科技的支撑。林业科技等部门要着力抓好高产示范基地的建设,建设一批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示范基地,以高产典型引路、带领和推动产业升级。林业科技人员要根据农民的需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推广与服务,把科学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提高油茶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确保油茶产业健康发展。

注重模式和机制的探索,推进油茶产业持续发展。

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主体,各类专业合作和种植大户为辅助的油茶产业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一要引导加工企业参与油茶基地建设,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农户以林地入股,与企业开展股份合作,使企业的经济实力与农民的土地要素很好结合起来,实现企业和农民的双赢。二要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构筑利益共同体。通过合作社的平台,可有效解决技术服务、经营管理、产品销售和融资等问题,还可统一包装项目,争取上级的扶持。三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油茶基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改善投资环境等措施,引导民间资本向油茶产业流动,形成多元化的油茶产业投资格局。四要注重品牌培育。目前该区虽有“六江源”、“处州山茶油”、“联济山茶油”等品牌,但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品牌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注重苗木质量,确保油茶产业振兴的根基牢固。油茶品种的优良与否将决定油茶产业振兴的成败。因此,要把培育良种壮苗作为发展油茶产业的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来抓,在优良品种的引进、试验上下功夫,加大优良品种母本园和采穗圃的建设管理力度。要加强执法检查,加大对非法育苗和流通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确保油茶产业振兴的基础牢固。

猜你喜欢

莲都区油茶农民
日出
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分析
油茶种植市场展望及营造林技术探究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莲都区油茶新造林项目(第一批)180亩通过验收
家乡的油茶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
奋进吧碧中
——莲都区碧湖中学校歌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成为华东地区最大长豇豆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