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整合*

2011-08-15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心理健康德育

杜 红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思政部,云南昆明650223)

德育教育在教育整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蔡元培说:“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因为德育教育是让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做人的准则理念,以及行为的模式的教育。所以,教育当以德为先。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应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以专门的方法和理论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影响的教育,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缓解心理压力、减少心理冲突,使受教育者得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人格的成熟和人的全面发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最能体现教育的根本意义——即教育是关心人的教育,永远要以人为本。教育不能把人当做工具,只求掌握技能,学校不是制造商,只关心一批一批发放文凭,教育永远要关心人的问题。德育教育研究的,或者力图解释的是“做人问题”,即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以及怎样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关注的是“人禽之别”。也就是说,虽然人具有动物的根本属性,但是,教育使我们同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同样的教育诉求。故而在许多方面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多的共通性,可以在教育中融合发展,完善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一、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其依据是现代心理学理论。当前无论是实证主义还是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都强调个体主义取向,即从个体内部寻求行为的原因,从个体本身寻找心理和行为的解释。心理健康教育者,着眼于个体的自然属性,注重学生的内在需求与本能发展,维护健康的心理,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其目标在于寻求心灵的自由、个体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即不焦虑、不紧张,内心没有强烈的矛盾冲突。

学校道德教育,具有社会取向的特征,它要求个体服从与整体,具有高度的约束性。道德教育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无论是日常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原则,还是信仰价值追求,都具有其理想道德价值内核。道德教育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道德践行中体悟人生的尊严和神圣,或者以一种实现最高价值的心境去践行道德。道德教育始终要求人们追求理想的人格,但是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又总是存在着落差,这种落差又常常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比如:有利于健康心理维护的平和心态“知足长乐”,其包含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与道德教育中追求理想、顽强拼搏的精神似乎背道而驰;而坚忍、谦让的传统美德,意味着个体的自我控制和压抑,可能导致焦虑不安、情绪抑郁等心理疾患的祸源。所以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不协调的一面。使得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会产生方法论上的不一致。

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往往借助于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为手段,其与道德教育都有着育人的共同目的,都是对于人的生存质量的提升。但是作为心理咨询工作者和道德教育工作者,他们在实际的操作中,常常会产生角色冲突。其一,价值导向和价值中立的冲突。道德教育中,工作者要求学生以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评价自己行为的依据,并通过多次的反复,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则要求在充分尊重、理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最好能不将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标准强加给学生,即保持价值中立。其二,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冲突。道德教育强调个体的社会属性,要求以社会为本,个体要服务于社会为他人着想,德育教育的本质,就是引导人们对人的生活、生命意义的求索。中国古人常以修身上的至境追求社会理想的实现,杜威也曾经告诉我们:“有效的德育目的,必须内在于德育过程之中,同时必须通过教育过程与社会过程的统一才能实现。”心理咨询则着眼于个体的自然属性,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其工作原则首先要让学生为自己着想,自尊、自爱、自强,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其工作原则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是根本,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最终达到对生活、社会的良好适应。

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内在联系

虽然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方法论上有所区别,但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内在属性上的一致性,即每个人都要面对解决既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又要迎合社会的需要这一矛盾性。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面对共同的挑战。

德育也好、心理健康教育也好,面对同样的教育对象。当代的学生,或者准确的是说眼下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一代人是和以往所有人最不一样的一代。当代的学生手握比以往任何一代前辈更加丰富的信息和知识,只要愿意,他们可以方便地学习任何方面的知识。这一点,既是他们的财富,但也可能成为所有人的负担——选择的负担,好的知识和不好的知识一样的多。我们不知道学生关注的是好的还是坏的。但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在我国,这一代的学生有比以前好得多的物质条件,却也面对比过去复杂得多的社会现状。社会现象纷繁芜杂,一元化的知识不足以解释所有事实,而多元化的各种理论层出不穷,同样令人无所适从。教育者尚且可能无所适从,很难在物质我和精神我中做很好的平衡,更何况是处于剧烈变动期的青年学生。问题还在于,青年人都渴望成功,而能想清楚“成功”是什么的人不多,或者教育者本身都没有清晰的概念。成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这些方面给教育对象以帮助。

(二)有共同的教育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各成体系又密切联系,他们的作用对象都是人,目的都在于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在学校里,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通过知、情、意、行四个层次帮助学生解决人生发展中的问题,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三)关注的问题密不可分。

道德教育关注的思想问题从实质上说属于心理现象范畴。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等都是外部影响与学生内部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通过思想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某些思想问题要通过心理教育方式来解决,而某些心理障碍也要借助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才能排除。

(四)遵循一些共同的教育规律。

无论道德教育还是心理教育,都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都要按照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发展等为教学原则,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必要性来自于人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合的必要性。人的道德发展离不开社会规则的心理内化和认同,人不能像动物一样,要克服其动物属性,而人的心理状态也无法脱离社会性的影响,离不开受社会、文化、历史等的影响。德育教育没有心理的研究或心理健康教育脱离社会规则教育,同样都是难以想象的。

心理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不等于将二者混淆,乱来一通。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都属于育人的工作,二者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但也存在着差异。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德育侧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握各自的侧重点,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遵循学生思想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对那些思想认识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矛盾,从心理的角度入手,运用心理康复的手段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加上思想引导,克服一些不健康心理和偏激观点,把心理疏导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应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而且应与专业课教育相结合,发动全体教师教书育人,利用他们在学生中的威信与影响,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专业教育之中。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可以弥补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德育教育向来有政治性的特点,所设定的目标往往“大而空”,远远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识之士甚至批评现在学校德育教育最大的纰漏就是缺乏人和人之间关系和爱的教育,甚至认为德育本身就歪曲了这个理念。拿一些高大空的假话套话来骗年轻学生,试问怎么让人信服?这也是德育时效性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礼记·大学》中对此早有述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人的发展应该先强调修身,然后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颠倒过来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要求。因此,德育教育要挖掘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内容和方法,使之心理化。而这一点,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长项。传统的德育教育注重公德,忽视私德,即重视对国家、社会、集体的公德教育,而缺乏对个人、自身、内在的道德,如自主、自立、自尊、自爱、自信等的辅导,心理教育正好侧重于这一方面。所以,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德育教育者要在“无痕”上下功夫,淡化学生“受教育者”的角色,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受教育对象内心的感受,强调启发而不是灌输。正如苏格拉底的名言“教育是点燃火苗,而不是灌满瓶子”。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理解吸收之中学习,这一点,恰好弥补了德育教育在过去很长时间存在的问题。德育教育若能内化为学生内心的感受,那么德育将不再“大而空”,其教育的时效性将得到解决。

(二)注意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才能让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实现教育关心人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不等于将二者混淆,乱来一通。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都属于育人的工作,二者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但也存在着差异。道德问题心理化、或者心理问题道德化都是不妥的。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德育侧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握各自的侧重点,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遵循学生思想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对那些思想认识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矛盾,从心理的角度入手,运用心理康复的手段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加上思想引导,克服一些不健康心理和偏激观点,把心理疏导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力。

总之,探讨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整合,其目的是要让我们牢记教育的本质属性——关心人、关心人的发展。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贾晓明,陶勅恒.大学生心理健康——走向和谐与适应[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蒋勋.生活十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贺雄飞.学习是一种信仰[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5]张晓东.大德育反思[J].德育探索,2008,(5).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心理健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