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民歌《茉莉花》兴盛背后的权力政治与意识形态研究

2011-08-15周晓燕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名作欣赏 2011年33期
关键词:民间文化文化

⊙周晓燕[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51]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江苏民歌《茉莉花》塑造了一位爱美怜花、腼腆羞怯的少女形象,带有蒙昧的乡土气息,又青春盎然,洋溢出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唤起了人们对美的联想。表面看,文本是去意识形态化的,其实,在权力政治和资本的合谋下,文本被注入了意识形态与商业经济的因素,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在满足西方人的中国想象的同时,体现了中国人民努力与其他各国人民和睦相处的诚意。

一、《茉莉花》的艺术魅力及其文化属性的转变 “首先,江苏民歌《茉莉花》的五声调式具有浓厚的‘东方风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其次,它的曲式结构匀称、有规则的周期性反复,符合西方人的审美习惯;最后,它的旋律优美流畅,体现了中国音乐中的线性思维,这也是西方人所推崇的一种思维习惯。”①故而,相比其他版本的《茉莉花》,江苏《茉莉花》更早地被西方人关注,早在19世纪初,就引起了英国首次向中国派出的使团总管约翰·巴罗的注意,他认为“这是一首在中国最为流行的歌”②。1924年,这首出身下层里弄的民间小调,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改编成合唱曲《当月亮升起的时候》,第一次登上大雅之堂;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推荐《茉莉花》。《茉莉花》被中国及其他国家的艺术家,在国家典礼和文化交流事务上,以各种不同的音乐表演形式演绎,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俨然成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符号象征,跻身世界经典音乐行列。

《茉莉花》的艺术魅力,首先源于它的民间文化属性。民间文化主要呈现为被官方(体制)边缘化,从宗法礼俗中游离出来的,原生态的市井人物与民间场景,以真实自然为其审美价值取向。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论及民谣体时强调:民歌应该是自然的、没有太多修饰和演唱方法的。③冯梦龙在《序山歌》里说“:今虽季世,而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他认为“歌之权愈轻,歌者之心亦愈浅”“,歌之权轻”的民间文学浅则浅,但“情真而不可废也”④。《茉莉花》发端于下层,基于自然自在的民间生活经验,属于由大众谱写,而且为大众谱写的民间文化。它感性地叙述了一段简单质朴的乡间记忆,极易在瞬间潜入听众的内心深处,引发民族、文化和情感的认同感,从而牵动听众的想象之弦,引领听众进入茉莉花般,芬芳美丽的世界,体味到生命的“春意”,即至美。正所谓浅则浅矣,情真最动人,《茉莉花》拥有长久非凡的艺术生命力的主要原因也正于此。其次,《茉莉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作为一种良好的国家修辞手法,充分释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中国文化虽然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可惜绝大部分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除了京剧就是李小龙,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最需要的是了解世界,那么,现在的中国更需要向世界及时地传达本国的国情和政策,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进而被国际社会全面了解。而且,西方民众也有迫切了解中国的愿望和兴趣。对西方世界而言,中国民间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体验多元的异族文化情调,体验真实的中国生活。《茉莉花》就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向世界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张扬恣肆,不妖娆争春的那份品性,是对中国在国际上树立壮美的国家形象的有益补充,是当下本民族心理和思想情感诉求的体现,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向世界昭示和谐美好是中国的时代特征。

在脱离了单一的政治意识形态控制后,大众的审美趣味较过去,偏向于世俗化和平易近人的表达,在价值取向上,追求本能情感的释放,注重感性化的情感愉悦,《茉莉花》确是顺应了审美日常化这一国际审美趋势,其营造的世俗意境,和谐友爱,也受到西方世界的推崇。确实,从表面看,文本是“去意识形态”化的,世俗化的,在审美趣味上,暗合了时代审美潮流的结果,是当今审美文化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体现。但是,理解文化现象,如果考虑其存在的历史现实复杂性,就有可能发现,那些似乎远离意识形态和权力政治的文化产品,其实以较隐秘的形式表达了更为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茉莉花》日益被赋予了浓重的意识形态意味,承载了厚重的文化政治意义,文化属性发生了转变。发展先进文化,必须要让反映主流价值取向、体现时代要求、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同的文化内容占据新媒体。作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符号象征,《茉莉花》被各种新媒体频繁地在中国许多重要事件和国际重要场合中使用,它的兴盛不单单是因为其自身优秀的民间文化基因,而是新媒体文化选择的结果,媒体凸显了文本的和谐主题。因为“和谐”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平民意识形态、精英意识形态和市场意识形态等的共享价值,也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媒体便借此整合了民间、官方和精英等多元意识形态,消弭了官方与民间、高雅与世俗、精英与大众的区隔,使《茉莉花》逐步完成了从民间到多重复合型文化属性的转变。

乐与政通,为稻粮而谋艺,江苏民歌《茉莉花》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的需要,被主流精英、市场等各路话语“收编”和“改扮”成交响乐、儿歌、舞蹈音乐等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样式和审美等元素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不再是纯粹的民间文化,俗文化,也不是精英文化和纯粹建立在传播消费基础上的、同质化的大众文化,而是一种承接了传统民间精神、在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价值和属性之外,整合了“多元意识形态”的多重复合型文化产品。

二、《茉莉花》整合多元意识形态的途径 意识形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多元意识形态的激荡碰撞有助于富含有本民族特色的文本显现出国际化表征,走出国门,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公共外交手段,帮助外国公众更好地接受和理解中国。

《茉莉花》整合其多元意识形态的途径,自下而上,是民间文化借“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逻辑,谋求与主流价值的交汇。中国是受儒家思想浸润较深的国家,儒家习惯借家庭关系来想象各种政治关系,意即将家族内的感情、结构或者准则等推及到家族之外的社会组织中,使家国同构,家国一体,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特色,是《茉莉花》整合多元意识形态的逻辑起点和主要途径,即家庭个人的和谐追求,也是国家的意愿。

《茉莉花》整合其多元意识形态的途径,自下而上,是把主流意识形态“世俗化”⑤。女性和爱情是世俗化叙事的典型内容,美好的女性形象,特别是爱情叙事里的女性,容易使人联想起美好的事物和生活。《茉莉花》塑造了一种理想化的女性气质,质朴素雅又不失活泼娇嗔,非常有亲和力,亲和力则是营造精神世界必不可少的因素。少女“欲摘不忍”的情状,配上制作得很自然的小调,极容易得到多质大众的认同,唤起人们多半已经遗忘的青春记忆,联想起恋爱中娇羞可爱的女子,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整首小调营造的原生世俗的和谐意境,是主流意识形态通过“世俗化”途径对民间文艺的功利性利用,并使其完全服务于权力政治和资本的利益。在大众传媒的不断刺激下,官方、精英和大众、民间等意识形态,交汇融合在《茉莉花》柔美和谐的女性叙述中,其塑造的女性形象日益成为一种理想化的文化表征,是和谐的象征,是维护和谐的一种本质力量“,和谐”在文本的再生产及其传播中,又超越了“女性”与“爱情”主题的表达,成为专事“和谐”的叙事,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需要,同时也向世界彰显了中国女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的能动作用。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茉莉花》在其成为消费性的文化符号的过程中,并没有丢失自己的民间文化属性,其富含的民族风韵,并没有因为意识形态和商业经济因素的介入而走形变味。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中,体制和精英文化已经开始平等地对待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

三、《茉莉花》对文化消费引导的启示 《茉莉花》实现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对文化消费的引导有比较重要的启示作用。虽然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是同质化的,而且任何国家都是多元意识形态并存和角斗的力场,但保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强化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是中国当前文化软实力建设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和谐”作为当下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只有依托具体的文化产品,并被尽可能多的大众,以及国际社会所接受和欢迎,才能实现有效传播和价值观的引导。江苏民歌《茉莉花》正是“和谐”意识形态有效传播的典范。如何创作或者再生产出更多带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文化产品,是当前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著名作曲家谭盾也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再找出一段音乐来塑造成中国符号,但是从市场角度衡量,修改、培育无不是一个成本巨大的工程”⑥。我们应当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识别能力。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如果盲目追求文化的交换价值,势必失去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感,沦为一种空洞的形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现代先进思想和智慧的源泉,相比崇尚“排他性”的西欧和北美的文化传统,具有崇尚、和谐、包容,主张“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加强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征的识别能力,探讨和把握文化消费的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文化消费的引导,影响国家文化策略的民主制定,才能加强对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让中国文化真正地走出去。

其次,要重视民间创作智慧的提炼和总结。《茉莉花》和其他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化一样,歌词和旋律都极其简单,这正是民间创作智慧的一种体现——少即多,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就是一种智慧。民间文艺习惯用最简单的意象和表述形式,勾起人类对生活最美好和本真的想象,这体现了民间看待事物的方法和基本的人生态度,与其说是民间创作的风格,不如说是民间创作的气度。当权力、财富把世界变得异常复杂的时候,我们如何生活?不妨借鉴民间文学的创作方式,运用简单思维,这对当下的文艺创作和再生产也许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总之,国家的和谐发展,保持本土文化的特色很重要。中国人在改革开放后,思想越来越开放,非常乐意接受西方文化,但是如果过分地沉浸其中,一切都按照西方的话语思维来进行,势必会丧失自己的声音,因此,文化消费不仅不能唯市场,也不能唯西方人的眼球是瞻,我们期待涌现出更多像《茉莉花》一样,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知名文化品牌,既能向世界展示自身独有的文化立场和意识形态,也能满足“文化大发展”这一现代性的诉求,为保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做出贡献。

① 钱亦平编:《钱仁康音乐文选》(上、下),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② John Barrow.Travels in China,London,1806:315.

③ 张艳:《蒋大为创作‘民谣体’新歌》,《扬子晚报》2010年4月10日。

④ 冯梦龙:《山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⑤ 孙莉:《论21世纪中国电视剧的多元意识形态整合》,《新闻知识》2010年第8期,第36页。

⑥ 刘迪:《谭盾称除〈茉莉花〉外中国还可有其它音乐符号》http://ent.zjol.com.cn/05ent/system/2008/08/22/009864746.shtml,2008-08-22.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民间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相融合的实践研究
文化强国语境下的文化学研究新探索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阳江江城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谁远谁近?
贾平凹民间文化意识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