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秋》平淡叙事中白描与对比写作技巧赏析

2011-08-15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昆明650050

名作欣赏 2011年33期
关键词:休斯恋人比尔

⊙杨 玉[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昆明 650050]

⊙徐 忆[玉溪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一、引言 兰斯顿·休斯(1902—1967)在美国文坛,尤其在黑人文学方面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创作领域广泛,涉猎小说、戏剧、散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还把西班牙文和法文的诗歌翻译成英文,甚至编辑过其他黑人作家的文选,但他主要以诗人著称,出版了十七本诗集,被誉为“哈莱姆桂冠诗人”。他的诗最富黑人种族特色,热情奔放、格调新颖、通俗易懂、音乐感强,适宜于大众街头朗诵。他使诗歌走出象牙塔,与读者打成一片,有力地促进了黑人诗歌向纵深发展。除诗歌外,休斯于1934年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说集《白人的行径》,该短篇小说集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社会黑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小说集里,休斯用简练而幽默的语言描绘了美国最底层社会的真实生活场景,探讨了美国黑人文学里极有意义的主题,揭示了人类深层的心理活动,但短篇小说《早秋》却一反常态,丝毫看不到他惯有的创作思想和幽默诙谐的写作风格。本文旨在从白描、对比的写作角度探讨兰斯顿·休斯在《早秋》中所表现的与其以往作品迥然不同的艺术特色,再现主人公平静表层下潜伏的感情波澜。

二、白描 白描也叫素描,原指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相近于西洋画法上的速写或素描。其特征是用简练的墨线勾画人物和各种景象特征,突出其神韵。不着颜色或略施淡墨以形象本身简洁的特征表露来唤起读者联想,得以丰富形象。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撰写上,就是用非浓丽的形容词和非繁复的修辞语,并不精雕细琢、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早秋》故事不足一千字,情节颇为简单,乍读似乎平淡无奇,然而细加咀嚼,便不难体会到其中的韵味,从而体察主人公貌似平静的外表下那澎湃的心潮和不可言状的思绪。在故事的开端,作者以简洁平实的笔墨叙述了玛丽和比尔年轻时相爱的简短历史,他们在一起度过了无数个缠绵的夜晚,但突然有一天,由于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分道扬镳了。玛利冲动之下嫁给了一位自以为自己很爱的男人,而多年以后,与比尔不期而遇,会发生什么呢?作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构,清晰直白的叙述,成功地展现了文中人物在相遇的一瞬间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

从喊出“比尔”名字,到抬头期待比尔的吻,寥寥数语把玛丽初见比尔时的欢喜与热情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比尔的冷淡态度,他的“礼貌性微笑”、言不由衷的“你看起来很……好”都使得玛丽的开心与欣喜渐渐冷却,“她明白了”物是人非、情过境迁了。接下来玛丽的内心独白更是赤裸裸地表达了她的心境“,她发现自己拼命朝着过去狂奔。在俄亥俄州时候,她的年龄就比他大。现在她不再年轻了,而比尔却年轻依旧”。他是那么自信,对话中简短的回复都表现了他对邂逅过去恋人的平静与对昔日情感的冷漠。

为了更好地烘托人物性格,作者还在对话中穿插了五处场景描写。在两个人尴尬地发现无话可说而陷入短暂沉默时,作者插入第一个场景描写,“从公园里进出的好多人从他们身边经过,那些他们不认识的陌生人。已接近黄昏,日薄西山,凉气逼人”。“陌生人”和“凉气”其实暗含女主人公的心境,昔日的恋人仿佛陌生人般疏远与客套,久别重逢的热切在比尔漠然的态度下骤然冷却。乍看“凉气逼人”是描写天气,实则一语双关,暗示玛丽对比尔冷淡的态度感到心寒,而“接近黄昏”也暗示着两个人情感的终结。

第二个场景描写是在比尔委婉地暗示玛丽“看起来很老”之后“,广场上,叶子慢慢从树上飘落下来。无风自落。正值秋日的黄昏”。没有刮风,树叶却从树上悄然飘下,暗含玛丽心情一步步下跌的沉重,同时落叶的萧瑟,也表现出生命力的消逝,与玛丽随着岁月流逝不断老去相对应,曾经的爱恋也随落叶烟飞云散,逝去不再。此情此景,玛丽的心境得以栩栩如生地再现,那般孤寂落寞,两人昔日的爱恋也如秋天的落叶般无力地消逝在无情的岁月中。

第三个场景描写是在比尔和玛丽谈论家庭问题之后,比尔对于家庭相当自豪,“你应该看看我的孩子”,而对和玛丽家庭的聚会一带而过,很客套地敷衍玛丽的邀请。在那时“,突然间整个第五大道华灯齐放,在蓝色的暮霭中串成朦胧而又璀璨的链子”。灯光之所以朦胧,其实是玛丽开始泪眼 了,往日亲密的恋人,而今客套的敷衍,久别重逢的喜悦与伤感,再加上比尔对家庭的满意与自豪,玛丽不禁流泪,或许也在为自己年少时的冲动与鲁莽嫁人而懊恼,也或许在感慨岁月的无情与情感逝去后的无奈。

玛丽等候的公共汽车来了,久别后的短暂相逢,即将再次分开。不舍、难过却在比尔干脆的一声“再见”中无言结束,该说什么呢?玛丽矛盾复杂的心情在第四个场景中不言而喻“,大道上的灯光模糊了,闪闪烁烁”,如果说开始只是泪眼朦胧,现在的玛丽应该是泪流满面了。或许这辈子将不会再见到比尔了,怀旧的伤感、离别的无奈与现实的冷漠,让这个冲动嫁了一个认为自己爱的人,却又一直疲于奔命的女人再也无法承受见到昔日恋人后的反差,禁不住哭了出来,在无言中和比尔告别。

最后,男女主人公分开了,玛丽无言地上了公共汽车“,突然,她大声尖叫了一声再见”,在车子发动时,她的感情彻底爆发,车上的她和车下的他,距离那么近,却又是那么遥不可及。这时,穿插了第五个场景“:车外的人走入他们两人中间;那些穿马路的人,那些他们不认识的人。空间和人流”。穿梭于广场上的人熙熙攘攘,空间距离是如此接近,但是他们心理上依旧是“People they didn’t know(陌生人)”,这也将男女主人公的关系回归原位,短暂的相逢最终还是陌生人,往昔的爱恋早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逝。茫茫人海中相恋、分手、重逢、再见,这就是现实生活,普普通通的两个人、普普通通的情感归宿。

三、对比 除了白描,文章还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技巧,从而把两个多年未见的恋人在见面后反应的强烈反差表现得淋漓尽致。

“Bill Walker”,玛丽在多年分开后见到比尔可以毫不犹豫地叫出他的全名,而比尔却没有认出她来。原因之一是两人外表的改变,在玛丽眼中,“比尔依然年轻”,而她自己“完全不年轻了”;比尔眼中的玛丽却如陌生人,他开始时“没认出她来。对他而言,她看起来太老了”,因此,后来他差点忍不住说“你看起来很……”,他本想说“老”,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说了个言不由衷的“健康”。短短的几句话,读者透过比尔的眼睛,看到了一个人老珠黄、疲于奔命的中年妇女形象。

除了外表上的显著差异,男女主人公的现状也反差明显,玛丽只是财务室的小职员,而比尔是纽约市中心繁华地区一家颇有名气的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他结了婚,有两个孩子,而玛丽却对自己的家庭和丈夫的工作等情况含糊其辞,用“我们有三个孩子”草草搪塞了比尔对她的询问。

的确,时过境迁,逝去的爱将不再回来。两个人对待昔日情感和恋人的态度也由此凸显。玛丽能一眼认出比尔,说明她平时还经常想起比尔,多年来,对他一直念念不忘,她“一直在想比尔过得怎么样”,在文章最后提到,玛丽甚至把自己最小的孩子取名“比尔”。她见到比尔的兴奋与激动溢于言表,“她不经意地扬起脸,似乎在等待他的亲吻”,然而,比尔见到玛丽,无任何惊喜,只是“伸出手来”,还“礼貌的微笑”,甚至后来还“微微地皱了皱眉头”。当玛丽邀请他做客时,他的回答是“当然,你和你丈夫一定要和我家人吃饭。随时都可以,露茜和我会很高兴”。“随时都可以”其实就是一种无言的拒绝,很不诚心的敷衍。

总之,休斯用普通的两个人的普通生活再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情关系,强烈的对比烘托了比尔的冷漠和现实的无情。玛丽的语言充满怀念、回忆和关切,还包含着旧情延续的期盼。但比尔一直保持不冷不热的客套态度,对玛丽外表的变化和现实状态表现出怜悯与漠然,正是他的态度,让玛丽在临别时,本“想说点什么”,可是只说了“什么时候……”就没有了下文,直到上车才想起“忘了告诉他她的地址,也忘了问他的地址”。

四、结语 《早秋》一文短小精悍,用简单直白的词语诠释了现实生活中的人情关系,通过两个昔日恋人见面后的对话描写刻画了痴情怀旧的女主人公和冷淡客套的男主人公形象,特别通过场景描写营造了凄美伤感的画面与意境。语言简单,却主题深刻,逝去的爱再也找不回来,将随着落叶的飘逝而散去,也将随着公共汽车的远离而划上最终的句号。

[1]Wilfred L.Guerin et al.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M].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4.

[2]白凤欣.兰斯顿·休斯短篇小说《早秋》之叙事手法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06):43-45.

[3]虞建华.大学英语诵读文选[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23-325.

猜你喜欢

休斯恋人比尔
比尔·奈谈支持科学论证:疫情本该已经结束
影子恋人
卡萨布兰卡——我的白色“恋人”
休斯的告诫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作为一个交谈者,一本书比一个朋友或一位恋人更加可靠
恋人对香
有一种爱叫坚持
大生意和一张机票
宽恕那个伤害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