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农村初中生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状况的调查

2011-07-14郑亚芹

文教资料 2011年19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初中生中学生

郑亚芹

(许昌学院 教育科学院,河南 许昌 462000)

1.引言

青少年阶段是情绪冲突和行为问题出现的高发期。随着多种现代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普及,当代农村青少年在自我意识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变化较为明显,特别是初中生刚进入寄读生活阶段,一方面很大程度上脱离父母看管,另一方面在对外界信息的辨别力和自控力方面未得以完善发展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一些个性或心理问题。生活满意度是依照个人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一段时期内生活状况的总体认知和评价,是衡量某一社会中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1]。这作为当代农村青少年对生活质量的一种主观感受,能够较好地体现出当代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的状况下,农村中学生在所处社会环境中适应状况如何。自尊[2]是个体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是对自我和自我价值及自我体验的主观评价,对中学生面临矛盾和困惑时形成良好的心态具有重要意义。它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尤为突出[3]。本研究拟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在当代形势下农村中学生的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农村中学生的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方面发展特点,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研究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被试选取开封市杞县苏木乡一中这一普通农村中学,在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各年级中随机抽学生,共选择被试260人,由于某些被试问卷答题的不完整性,剔除无效被试24人,有效被试236人,其中男生134人,女生102人,初一93人,初二83人,初三60人,年龄是11到16岁。

2.2 研究工具

生活满意度方面采用多维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Life Satisfaction Scale,MSLSS),是Huebner[4]编制的,且国内学者对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也多采用该量表。该量表在国内的研究中显示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5,6]。 量表在结构上分为家庭、朋友、学校、生活环境、自我5个维度,每个维度代表一个生活领域,共40个条目,采用l—6评分方法,即l=安全不同意,2=很不同意,3=不同意,4=部分同意,5=同意,6=完全同意,其中有11、13、20、21、24、26、27、28、31个条目为反向计分,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得分越高,代表在该领域的满意程度越高,5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的总体平均得分即为总体生活满意度。

自尊调查采用Rosenberg(1965)编制的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 该量表有10道题目,要求被试在“4=完全符合”到“1=很不符合”四个等级上评价自己。其中3、5、8、9、10为反向计分。 总分范围为10—40分,分数越高,表明自尊水平越高。重测信度为0.85[7]。

2.3 统计分析

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

3.结果

3.1 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性别、年级的差异比较

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了解到,在对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中,性别和年级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较大,分析结果如下。

表1 生活满意度和自尊的性别差异

由上表可知,在生活满意度方面的性别差异中,只有在家庭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4.90,P<.01)。在自尊方面,性别差异不显著。

表2 生活满意度和自尊方面的年级差异

由表2可以看出,生活满意度方面,农村初中生在总体满意度及朋友、学校满意度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年级差异(分别为F=8.75,P<.001;F=27.86,P<.001),其他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事后多重比较表明,在朋友、学校、总满意度上,初一与初二、初一与初三间差异显著,而初二与初三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自尊方面,年级差异均不显著。

3.2 初中生生活满意度与自尊的相关分析

表3 初中生生活满意度与自尊的相关分析(r值)

由表3可知,只有生活环境满意度与自尊存在显著相关(r=0.13,P<.05),其他方面的相关均不显著。

4.讨论

4.1 生活满意度方面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在生活满意度方面的性别差异,只有在家庭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一结果与以往以城市中学生[8]和大学生[9]为研究对象时发现女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的关研究结果不一致,他们认为是因为女性善于表达和体验情绪体验而导致女生所体验的生活满意度较高。但本研究结果迎合了农村重男轻女的旧俗这一现象,在农村,父母对男孩子的偏爱较多,因而男生体验到的家庭生活满意度较高。

农村初中生在生活满意度方面的年级差异,表现为在朋友、学校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点符合农村初中生寄宿生活的特点。在脱离家庭之后,校园内生活方面的主要接触对象是周围的同学朋友和老师,因而生活体验方面的心理发展主要体现在校园生活方面[10]。从初一到初二、初二到初三,生活满意度的整体水平处于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初一学生与其他年级的学生在朋友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这与以往研究相一致[11]。初一阶段刚进入一个新的学校环境,对朋友和学校的新鲜感比较强,可能导致这方面的满意度相对较高。但时间久了,因为学习竞争导致逐渐对朋友关系的认知变得较为理性,加上农村中学管理体系不完善和学习资源相对匮乏等原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学校满意度的得分变得越来越低。

4.2 自尊方面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自尊方面性别差异不显著,这一点与黄飞、张建新的研究[12]结果一致。他们认为可能是因为采用的自尊量表测量的是总体自尊,不像其他研究中具体测量了身体、社会等方面的自尊时能够得出显著性别差异。

自尊方面的年级差异在以往研究中表现为高年级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低年级的,例如黄飞、张建新等人[12]认为可能是因为随着年级增加,高年级学生个体自我意识增强,导致他们能够更加全面认识自己,因而对自我评估较高导致自尊得分高于低年级的。特别是宋耀武和李宝芬的研究[13]中发现城镇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自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中二年级和一年级学生的自尊的得分,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初中一年级学生的自尊,表现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感有增强的趋势。但本研究中发现农村初中生并不像其他城市中学生那样在自尊发展中出现显著的年级差异。以往研究[12,13]中对象主要是城市中学生,但本研究中调查对象是农村初中生,可能是因为农村初中生自尊发展速度不如城镇初中生那样明显导致本研究未能发现显著年级差异。

4.3 生活满意度与自尊的相关关系

刘旺[14]在研究中指出:小学生自尊是其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小学生的自尊与其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值范围0.1-0.3),陈丽娜、张建新[15]在对大学生所做的关于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中指出,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其生活满意度水平也比较高。李晓苗等[15]的研究发现大学生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孙莹等[16]发现自尊是影响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中也发现生活环境满意度与自尊存在显著正相关 (r=0.13,P<.05)。 Katja等[17]对245名芬兰中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学校生活满意度较高与自尊水平高。

5.结语

5.1 农村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的发展状况具有不同于城镇中学生的地方,特别是农村初中的男生对家庭满意度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表明农村人仍然存在偏爱男孩的观念。

5.2 农村初中生的自尊发展水平上未能发现显著年级差异,这与城镇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的以往相关研究结果不一致,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5.3 农村初中生的自尊与生活环境满意度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1]Shin DC,Johnson DM.Avowed happiness as an overallassessmentof the quality of life[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78,5,(4):475-492.

[2]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词典[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530.

[3]Diener E,DienerM.Cross-cultural correlatesof life satisfactionand self-esteem[J].JPersonalSoc Psychol,1995,68,(4):653-663.

[4]Huebner E S.Adolescents perceived quality of life:An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J].Journalof School Psychology,1994,32,(2):185-199.

[5]陶芳标,孙莹,凤尔翠等.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定问卷的设计与信度、效度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987-989.

[6]田丽丽,刘旺.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的初步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5):301-303.

[7]季益富,于欣.自尊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8-320.

[8]杨海荣,石国兴,崔春华.初中生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116-117.

[9]陈丽娜,张建新.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及其与自尊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4):304-306.

[10]黄朝辉,陶芳标,郝加虎.生活满意度在农村学生住宿类型与孤独感中调节/中介效应的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3):222-226.

[11]吴迪.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09:1-65.

[12]黄飞,张建新.2247名中学生的自我效能、自尊与积极/消极情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42,(2):149-152.

[13]宋耀武,李宝芬.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122):69-72.

[14]刘旺.小学生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1):745-748.

[15]李晓苗,张芳芳,孙晞霙,高文斌.我国青少年生活方式、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2,(3):330-334.

[16]孙莹,陶芳标.中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自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1):741-744.

[17]Katja R,PaiviAK,Marja-Terttu T,etal.Relationships among adolescent subjective well-being,health behavior,and schoolsatisfaction[J].JSch Health.2002,72,(6):243-249.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初中生中学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