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山药的高产栽培技术

2011-07-10汪亚萍吴东根刘文辉俞昌发

中国农业信息 2011年7期
关键词:效唑块根薯块

汪亚萍,吴东根,刘文辉,俞昌发

(浙江省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桐庐 311500)

紫山药属薯蓣科,人称 “紫人参”,其品质好,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在海拔1900m的高山生长良好。浙江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属多山丘陵地区,境内以丘陵山区为主,土壤肥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非常有利于紫山药的种植。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美味、营养的无公害蔬菜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因此,集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于一体的紫山药市场行情非常看好,经济效益也很可观。据前3年统计,紫山药平均667m2产量在1500kg以上,按12元/kg的市场价计,每667m2产值可达1.8万元。紫山药已成为当地极具市场潜力的地方性优良品种,目前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莪山畲族乡龙峰村紫山药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带动农户连片种植规模达33.33hm2,紫山药的示范推广在促进桐庐县山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将紫山药的品种特征特性及其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品种特征

紫山药又名薯蓣和长芋,人称 “紫人参”,以其肥大的圆柱状块根供人们食用。

1.2 品种特性

紫山药营养价值高,其蛋白质含量为1.5%、碳水化合物含量达14.4%,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多糖,其食味鲜美,是餐桌佳肴,有 “蔬菜之王”之美誉,常吃紫山药可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皮肤保湿。紫山药还富含胆碱、薯蓣皂 (天然的DHEA)。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有滋肺益肾、健脾止泻的功效,对脾虚腹泻、久痢不愈、虚痨咳嗽、肾虚遗精、小便频繁等有一定的食疗作用,经常食用可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降低血压和血糖、抗衰益寿,因此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块根中含有各种荷尔蒙基本物质,常吃紫山药可促进荷尔蒙的合成。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种薯准备

每年霜降后,采挖紫山药,选择无病斑、无腐烂的较大块根作薯种,收集后选择一块墒情好的土壤覆土15cm保存,待来年开春时栽植。

2.2 土壤选择

紫山药适宜在地势较高、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保肥保水能力强、渗透性好、pH值为4.5~6.5的微酸性砂质土壤种植,非常适宜于山区梯田栽培。

2.3 适时播种

播种前,薯种按3cm×3cm面积纵切成薯块,每个薯块都应带有顶芽,并将切好的薯块用草木灰沾种,太阳下晒1~2小时,然后放在室内2~3天,待切面愈合后播种,下种时薯块要离穴肥3cm左右,薯皮面朝上,然后覆盖2~3cm厚的泥层,利于播后出苗,一般要求在5月初 (立夏前后)直接播种,也可在4月初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作苗床,采用地膜搭架育苗,待苗高3cm左右时移栽。

2.4 合理密植

紫山药扎根较深,因此要求进行深翻耕,约深耕30cm,精细整地,然后采取宽窄行挖沟栽植,宽行80cm,窄行50cm,株距50cm,每667m2栽植2000~3000株。栽植前,先挖宽约25~30cm的沟,把沟内25cm深的熟土取出置于沟两边,基肥拌匀后施入沟中,稍加挖翻,使之与下层土拌匀,盖上从沟中挖出的厚约5cm的熟土,再栽植薯种,最后把沟两边的熟土填回沟内覆盖薯种,覆盖完厚约12~15cm的熟土后,浇1遍水。

2.5 及时搭架

谷雨过后,紫山药的藤茎生长迅速,必须适时搭好“井”字架。一般选长3m、直径6~8cm的木棍作架材,棍与棍之间的间距为2m×3.5m,每667m2约插100根,棍尖入土40cm,在棍与棍之间离地面80cm处拉一道铁丝相连,往上共拉3道铁丝,棍桩顶部平面拉成 “井”字形铁丝网,利于藤茎上架,在苗高40cm时每株苗旁竖一根长1m的竹竿,用细绳或线把藤茎系在竹竿上引其上架。“井”字架的搭建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中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架内湿度,减少病害的危害,从而提高薯块产量。

2.6 科学肥水管理

2.6.1 施足基肥

每 667m2施用腐熟的农家肥 2000~2500kg、磷肥50kg、钾肥30kg、尿素15kg,拌匀作基肥,开沟深施后用熟土覆盖。

2.6.2 及时追肥

当苗高达10cm左右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次追肥,一般每667m2施30%~50%的稀薄人粪尿500~1000kg。

2.6.3 巧施裂缝肥

紫山药块根膨大期,是需肥需水的临界期,一般每667m2用人粪尿1500~2000kg直接对水浇于根部,或用45%三元复合肥100~150kg撒施于根部裂缝处,然后灌1次跑马水,以充分满足紫薯膨大期对肥水的需求。

2.6.4 重施钾肥

立秋至白露期间,每667m2用硫酸钾40kg分两次进行追施 (每株每次施10g,入土5cm,两次追施间隔15天),然后选晴天下午每隔10天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共喷3次,到霜降时,地下的块根已经充分成熟,即可陆续采收上市。

2.7 喷施多效唑

夏至至大暑是薯蔓生长中期,藤蔓生长极为旺盛,此时应及时用多效唑控苗,一般每667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g对水50kg均匀喷施,促使藤蔓粗壮、叶色浓绿、叶片肥厚、新生侧枝减少,有效改善群体的通风透光性,促进光合作用和中后期生物产量的形成,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2.8 加强茎枯病的防治

紫山药的病害主要是茎枯病,一般在8月底至9月上旬发生,可选用70%托布津或50%多菌灵800倍液均匀喷雾,或浇于根部进行防治。

2.9 其它培育管理

出苗后,留健壮主芽1~2个,摘除其余赘芽,以减少养分损失。

当苗高25~30cm时,应及时做好立竿搭架工作,用1.5~1.6m长的小竹竿插成人字架或直立架,及时引蔓上架,使茎蔓缠绕小竹竿攀援向上生长,草害严重的田块,则应在晴天进行人工除草。

久旱后应及时浇水抗旱,或用10%的稀薄人粪尿浇畦,以防薯块开裂,影响紫山药的商品性和食用性。

猜你喜欢

效唑块根薯块
甘薯发根分枝期适宜土壤水分促进块根糖供应和块根形成的研究
大豆喷施多效唑 增产防倒效果好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花毛茛块根储存技术及盆花生产技术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
多效唑引起杧果早花的内源激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