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对住院初产妇的意义

2011-07-06熊慧玲龚剑红

实用临床医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初产妇母乳喂养孕产妇

熊慧玲,龚剑红,程 瑶

(江西省人民医院产科,南昌 330006)

为了减轻初产妇产后并发症和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笔者对2009年1-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住院的889例初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再针对相关项目进行效果评价。并与2008年1-12月住院的进行常规护理的754例初产妇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以2008年1-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754例初产妇(年龄18~41岁)为对照组,以2009年1-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889例(年龄17~41岁)为观察组,2组文化程度无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2组文化程度比较

2 方法

2.1 对照组实施的护理

对住院初产妇着重实施入院宣教,饮食指导,睡眠等方面的护理;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胎心,给氧等,剖宫产者常规行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产后卫生指导,出院用药指导等。

2.2 观察组实施的护理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内容。

2.2.1 产前健康教育

产前进行专科知识介绍:指导孕妇行左侧卧位,教会自数胎动,告诉孕妇正常胎动为每小时3~5次,每12h大于30次;如出现阴道见红、阴道流水、有规则宫缩等症状,应及时告诉医务人员。向孕妇讲解剖宫产的指针及利弊,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剖宫产。产前心理支持:护士和孕妇接触时,做到面带微笑,热情回答孕妇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减少孕妇对新环境的陌生感;让孕妇多看看宝宝的图片,听音乐、散步等。

2.2.2 分娩期健康教育

分娩时由于疼痛以及分娩因素的不确定性,产妇往往情绪激动,出现可能不够配合助产士顺利完成分娩的情况,针对这些,从孕妇进入产房后,即由有经验的助产士实行一对一的陪产,耐心讲解分娩的全过程,各产程所需要的时间,并不断告知产程进展情况;讲解引起疼痛的原因及不可避免性,实在坚持不住的可行无痛分娩。在分娩过程中,要不断鼓励产妇,而且要指导正确有效的呼吸方法,还要学会用交谈艺术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并且要让她们适当进食,这样不仅能减轻和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而且能使她们增加安全感和自信心[1]。指导孕妇正确使用腹压,缩短第二产程,减少外阴水肿。引导产妇想象宝宝出生后那可爱的模样,以及家人的期盼。胎儿娩出后,处理好脐带,即让新生儿吸吮母亲的乳头,以促进子宫收缩和乳汁分泌,增进母亲与新生儿之间的交流。

2.2.3 产后健康教育

产妇回病房后,告诉产妇要尽早排尿,4h内必须排尿一次,告知产后恶露颜色变化及持续时间,产妇泌乳热出现的时间及体温变化。床边讲解新生儿喂养及护理知识:向孕妇及家属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开奶时间,正确的喂奶姿势;如果产妇母乳不够或不能行母乳喂养时,应及时添加配方奶或完全行人工喂养,配方奶应严格按比例调配,以保证新生儿获得足够营养,而且要用调羹喂奶,禁止用奶瓶喂奶喂奶完成后,应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听到打嗝后方可让新生儿睡下,并且应行侧卧位,以防误吸。如新生儿指甲过长,容易误伤,应根据家属的意见,指导她们帮新生儿修剪指甲或戴手套。住院期间让产妇及家属学会新生儿沐浴的方法,掌握新生儿抚触、游泳方面的知识,并发放碟片。对少数有产后精神抑郁症倾向的产妇,应帮助产妇减轻身体不适,并给予精神关怀、鼓励,安慰,使其恢复自信[2]。

2.2.4 出院健康教育

产后禁性生活42d,避孕1年,剖宫产者应避孕2年,哺乳期应采用避孕套避孕;出院后7、14及28 d到当地社区卫生院进行产后康复检查,产后42d带宝宝一起回医院行产后全面检查及新生儿健康检查。鼓励产妇出院后坚持母乳喂养。指导产妇及家属正确的给新生儿行脐部护理,保持脐部及臀部清洁干燥;告知产妇及家属新生儿溶血筛查采血时间及下次预防接种的时间。

3 结果

通过对2008年1-12月754例初产妇和2009年1-12月889例初产妇相关项目进行进行效果评介,并对2组数据采用SPSS 11.0进行卡方检验,P均<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的年龄、文化程度无显著差异,但剖宫产率显著下降,母乳喂养率大大提高,外阴水肿、护患矛盾、新生儿误吸、新生儿指甲划伤皮肤均显著下降。见表2。

表2 2组产妇相关项目比较 例

4 讨论

孕产妇健康教育在产前保健、能否顺利分娩及产后母乳喂养、产妇康复和新生儿护理等各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通过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了孕产妇保健意识的能力,有效的降低了孕期并发症、产褥病、难产率,健康教育向人们讲述科学知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想,使母婴保健知识得到普及,提高了母婴保健水平[4]。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在孕产妇住院期间,通过对孕产妇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的系列健康教育,能帮助她们尽快熟悉病房环境,了解产科基本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能让她们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降低了剖宫产率,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率,不仅降低了产妇的生育费用,更能让宝宝健康成长。还能促进产妇产后各器官得到尽快恢复,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在对孕产妇施行健康教育时注意坚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持续评估[5]。通过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促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减少了护患矛盾,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

[1] 白桂兰.孕产妇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08,38(1):51.

[2] 乐杰.妇产科[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0.

[3] 刘梅春.健康教育路径在孕产妇保健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3):1223.

[4] 吴艳秀.对住院孕产妇实施有效健康教育的技巧[J].当代医学,2008,14 (24):129.

[5] 张聪琴.实施产科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1):205.

猜你喜欢

初产妇母乳喂养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