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血液净化中凝血的观察分析

2011-06-20邓燕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7期
关键词:滤器血流量管路

邓燕贞

广州市红十字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广东 广州 510220

连续性血液净化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处理方法,是连续、等渗、缓慢、全面的清除水分和介质的总称[1]。其能改善组织氧代谢,清除炎症介质,提供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CBP应用广泛具有溶质清除率高,血流动力学稳定,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目前在CBP过程中,凝血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增加了治疗费用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造成CBP治疗效率的下降,严重者甚至被近停止治疗,本文就我院近年来CBP治疗中出现的凝血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需持续性血液净化患者324例,其中出现凝血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56.3岁。原发疾病及患者一般情况如表1所示。主要致病原因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表1 患者一般情况及原发性疾病

1.2 方法 28例患者均采用深静脉置入双腔管或内瘘。深度15cm,采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前后稀释法进行治疗,其中无出血倾向患者17例,采用普通肝素抗凝,首剂经动脉端10-20U/kgCVVH,追加量为3~15 U/(kg·h);5例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采用低剂量肝素,首剂5U/kg,追加量2U/(kg·h),冲洗滤器为每小时一次(NS150ml);严重出血倾向患者6例,采用无肝素CVVH,冲洗滤器时是缩短到每30min一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可判断为凝血倾向。(1)滤器前级压力及跨膜压力明显增高,超过300mmHg,整个滤器变黑。(2)血压正常,超滤率至150~200ml/min。 (3)静脉回路的血液变冷。(4)体外循环部分可以见到血液红细胞和血浆分离。(5)体外循环部分的血液颜色变暗,或滤器动脉端口出现血凝块。(6)静脉壶中出现泡沫变硬。根据给药情况分为无出血倾向组 (A组),有出血倾向组 (B)组及严重出血倾向 (C)组,对治疗后不同,分组进行参数比较。

2 结果

28例患者中主要凝血原因为无肝素透析及血流速度缓慢,分别为39.6%及36.2%,其次为高凝状态与肝素量不足两种原因,如表2所示。

表2 凝血原因及分布情况

3 讨论

本组对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行无肝素透析,因为此种情况下行CBP时,肝素等抗凝剂会使出血加重。无肝素CBP透析可有效避免出血的发生,但是其最大的并发症是凝血[2]。为了避免凝血透析中尽量不输血液,若病情需要进行输血,则应避免血液直接进入滤器,重新开通另一条静脉通道完成输血。若置管时间长的患者导管内易形成血栓,要先用小剂量尿激酶注入导管内溶栓,导管通畅后再进行[3]。血流量尽可能保持在200~300ml/min,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要保证足够的血流量。操作时应密切观察管路中及滤器的血液颜色是否加深,跨膜压、静脉压是否上升,滤器是否出现黑色线条,必要时更换滤器或血路管。以便使无肝素透析顺利进行,减少或消除促凝血因素的影响。新型的通过化学与物理吸附方法血仿膜,能够改善无肝素引起的凝血,是透析针对高危出血患者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临床研究表明血仿膜并不能完全避免凝血事件的发生[4]。

肝素量不足同样是凝血的一个重要原因,肝素在血液凝固的级联反应能抑制凝血因子V、Ⅵ、Ⅸ及Ⅷ时的激活,常规用生理盐水2500ml预冲管路,管路的每一个出口均应排气,冲洗的速度为80~100ml/min为宜,若速度过快可能会使滤器中存在着大量气泡。再用100ml盐水加肝素100mg的浓肝素盐水冲洗,使其在管路中循环时间要大于30min。肝素剂量不够、管路预冲时间过短、肝素泵运转失常等均可引起凝血现象的发生。定时用试管法监测,凝血时再依据临床情况调整肝素用量。

此外,血流异常会导致凝血,高血流量则容易导致湍流,低血流量可使血流停滞,两者都会加重凝血。当血流降低至110ml/min以下时,血流量不足,则会引起凝血,所以体外血流量应控制在200~300ml/min。发生原因是穿刺针或导管位置不佳致血管通路不畅,血液无法从动脉管路引出,血管通路流量不足,血流量下降。机器频繁报警而中断血流后也会加速凝血。循环血容量不足CBP时超滤速度过快引起的血压下降导致低血容量,或一些急、危重患者出现低血压,血流速度缓慢。

[1]季大玺,龚德华,等.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8):1292-1294.

[2]周解玲.连续性血液净化滤器血路凝血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2007,11:26-27.

[3]杨晓霞.赵光红.1临床管道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7.

[4]Michae1 Joannidis.Heleen M Oudemans- van Straaten.Clinical review:Patency of the circuit in continuous rend replacement therapy [J].Critical Care,2007,11(4):218-229.

[5]梅长林.实用透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7-115.

猜你喜欢

滤器血流量管路
困难滤器回收策略
基于水质变化的供热采暖管路设计
不同回收组套回收超长期时间窗OptEase下腔静脉滤器效果
基于CAE仿真的制动管路设计
液压管路系统随机振动下疲劳分析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花粉过滤器
抖腿是健康行为
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作用
Aegisy型可回收性下腔静脉滤器的动物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