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5例临床分析

2011-06-15程刚耿军邢凌翔曾甲庆

中外医疗 2011年35期
关键词:结核病肺结核资料

程刚 耿军 邢凌翔 曾甲庆

(1.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老河口 441800; 2.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 湖北襄樊 441012)

肺结核病和糖尿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相关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病的易感者。两病并发,相互影响,影响疗效,延长疗程,预后比单纯肺结核或单纯糖尿病要差。因此了解两病并发的机理及诊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现就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收治的资料齐全的5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肺结核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由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定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1];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我国1999年10月份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

表1 2组患者临床表现的比较[例(%)]

表2 研究组中A、B2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1.2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资料齐全的5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及6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比较其有关临床特点。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者列为研究组:年龄33~72岁,平均48岁;男34例,女21例;肺结核初治45例,复治10例。单纯肺结核者为对照组:年龄31~75岁,平均49岁;男36例,女24例;肺结核初治48例,复治12例。2组资料在年龄、性别及初、复治比例这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案

初治肺结核参照国家标准初治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组成方案治疗6~12个月,复治患者化疗应用丙硫异烟胺、利福喷汀、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疗程9~15个月。糖尿病治疗采用适当控制饮食配合合理运动作为基础治疗,必要时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用药剂量根据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监测结果随时调整。

1.4 观察项目

2组资料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组血糖水平对疗效的影响。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者为A组,空腹血糖在≥8.0mmol/L者为B组,比较A、B组的病灶吸收好转率,及痰菌转阴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组间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表现(表1)

2组在咳嗽咯痰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发热、咯血、合并空洞、痰菌阳性率上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2.2 研究组血糖控制情况与疗效的关系比较

A、B2组疗效有明显差异,A组痰菌阴转率和结核病灶吸收好转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肺结核与糖尿病这两个病在临床上都是比较常见的多发病。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风险普通人群患肺结核病风险的3~6倍,近来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表现,这将对肺结核疫情的控制带来较大的影响[3]。糖尿病对肺结核的影响的机制比较复杂,分析其发生的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紊乱。高血糖状态有着充足的养分,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同时高血糖使得血浆渗透压升高,抑制了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使病人的抗感染能力下降;脂肪代谢的紊乱,使血中胆固醇三酰甘油浓度升高,甘油产物增加,使结核菌的生长和繁殖力增加;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体内蛋白质合成降低,分解加速,从而影响免疫球蛋白,导致免疫球蛋白生物活性下降,譬如补体水平低下、特异性抗体生成减少、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功能降低等。(2)维生素代谢异常。譬如维生素A缺乏,糖尿病病人肝脏转化胡萝卜素为维生素A的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发生角化,削弱对感染的抵抗力,使得结核菌容易生长和繁殖。(3)糖尿病引起的肺部器质性的病变。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气道反应性下降,支气管扩张性下降从而易于发生肺部感染,还有糖尿病患者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肺毛细血管床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弹性下降从而导致肺容量下降,肺弥散功能下降,肺顺应性下降,易于发生肺部感染。本资料提示研究组的咯血、发热、合并空洞和痰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比单纯的肺结核患者来说病情较重,传染性较强,临床医生应予以高度重视。从治疗效果看,在本研究中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的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阴率和病灶吸收好转率均明显好于血糖≥8.0mmol/L以上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结核痨治疗的疗程可适当延长,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是慢性疾病,可累及多个脏器,譬如可引起心、肝、肾等器官的损害,而抗结核药同样可以导致肝肾的损害,故抗结核期间须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1]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病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4.

[2]钱荣生.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

[3]马玙,朱莉贞,潘溜萱.结核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5~423.

猜你喜欢

结核病肺结核资料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IL-17在结核病免疫应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