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喜炎平辅助治疗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2011-06-14张文静陈娴

环球中医药 2011年4期
关键词:喜炎白细胞粒细胞

张文静 陈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导致气流阻塞为特征的疾病状态,其气流阻塞一般呈进行性加重,可以有部分可逆性,或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本病为慢性不可逆性病变,病程长,病死率高,给社会生产和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为探讨喜炎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本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4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为天津市南开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共8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1]。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均大于60岁,发热,痰量增多或黄黏痰不易咳出,伴有喘促;白细胞数≥10×109/L或中性粒细胞>75%;无喜炎平过敏者。将8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65~77岁,平均(68.3±5.5)岁。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65~79岁,平均(66.9±7.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与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治疗方法,包括:(1)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2)祛痰,选用氨溴索注射液加雾化治疗;(3)平喘药选用二羟茶碱注射液;(4)抗生素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4.0 g静脉滴注,2次/天。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喜炎平注射液8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10天。(5)对症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呼吸衰竭。

1.3 观察指标

1.3.1 (1)观察每天咳嗽、咳痰量。(2)每天听肺部啰音的变化。(3)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尿常规、C反应蛋白及肝肾功能检查。

1.3.2 症状判断标准

(1)咳嗽:轻度(+):间断咳嗽,不影响日常生活;中度(++):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重度(+++):昼夜咳嗽频繁或阵咳,影响工作或睡眠者。(2)痰量:少量(+):昼夜痰量10~50 ml;中量(++): 50 ~100 ml;大量(+++):100 ml以上。(3)咳痰难易程度:(+):痰易咳出;(++):痰咳出稍难; (+++):痰难以咳出。(4)肺部啰音:(+)偶闻,在咳嗽、深呼吸后出现:(++)散在;(+++):满布。

1.3.3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内科疾病诊断标准》[2]中相关部分判定,临床控制: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或为(+),肺部啰音消失。显效:咳嗽、咳痰症状有(+++)转为(+)或者由(++)转为(-),肺部啰音偶闻。好转:咳嗽、咳痰症状由(++)转为(+)或由(+)转为(-),肺部啰音散在。无效:咳嗽、咳痰症状无好转或加重,肺部啰音满布。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较

治疗前两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的比较

2.3 C反应蛋白变化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比较

2.4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治疗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未出现胃肠道反应。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中医学的“肺胀”、“咳嗽”、“喘病”等病症范畴,老年人元气亏虚,御邪能力较弱,故常容易感邪急性发病。临床上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COPD可缩短患者的病程,从而降低患者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及二重感染的可能性。注射用喜炎平是穿心莲叶中提取的穿心莲总内酯经磺化而得的穿心莲内酯磺酸盐灭菌冻干粉针剂,通过引入亲水基团而改变了穿心莲内酯类有效成分的空间结构,活性增强,有利于抑制或杀灭细菌和病毒[3]。体外抑菌试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喜炎平对肺炎球菌、金葡菌、链球菌、淋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志贺氏菌、大肠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4];对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有灭活作用,也能抑制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减少炎性渗出物的量[5]。此外本品具有明显的促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细菌、病毒的吞噬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6]。喜炎平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发病次数。

同时本观察结果表明,在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加用喜炎平注射液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血细胞分析及C反应蛋白改善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联合中药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

[2] 戴瑞鸿.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 1996:59.

[3] 袁晓静. 注射用喜炎平[J].齐鲁药事,2006,25(7):445.

[4] 梁冬,张艳楠,苏占军,等.喜炎平治疗354例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2):222,225.

[5] 邹嵘,邓少洁.喜炎平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环球中医药,2011,4(3):220-221.

[6] 余洋,丛艳,权晓丹,等. 注射用喜炎平药效学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7(11):200.

猜你喜欢

喜炎白细胞粒细胞
白细胞
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50例效果观察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77例
喜炎平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