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儿静脉留置针不同部位留置效果比较

2011-06-09罗霞张玉玲

河北医药 2011年22期
关键词:头皮管腔四肢

罗霞 张玉玲

静脉输液是婴儿接受药物治疗和摄入营养的重要途径。目前,静脉留置针已广泛用于儿科临床,不仅减轻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保护静脉,且有利于合理用药及紧急抢救,使静脉输液更加方便,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效率。为了深入探讨留置针在不同穿刺部位的留置效果,我们对婴儿留置针输液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4至9月在本科收治的110例患儿,男70例,女40例;年龄6 d~1岁,平均年龄5个月;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试验组选用四肢静脉留置,对照组选用头皮静脉留置,2组性别比、年龄、病情、病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均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 G静脉留置针,无菌透明敷帖,棉签,碘伏,封管液,5 ml注射器,胶布。

1.3 方法 2组均由技术熟练护士操作。(1)试验组选用四肢静脉:先选择好血管,将静脉留置针与输液装置连接好,排净空气,以保证留置针内充满液体,在穿刺点上方10 cm处扎压脉带,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直径﹥8 cm,操作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血管,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将留置针沿血管平行送入1.5~2 mm,然后左手置软管根部沿血管方向将外套管缓慢推入血管腔的同时,右手退针芯,将针芯全部退出,松止血带,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并用胶布固定留置针的针尾,写明穿刺日期、责任人,向家属交待注意事项,进行健康教育。(2)对照组:选好头皮静脉后,操作方法同上。输液结束时,抽取3~4 ml封管液,采取正压封管,使管腔内充满肝素稀释液,以防血液回流阻塞管腔,夹闭自带夹。留置部位如有出汗、进水应及时更换透明敷贴并消毒针眼,同时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疼痛。

1.4 静脉炎判断标准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症状。

1.5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穿刺成功率比较 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种方法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比较 n=55,例(%)

2.2 留置时间比较 试验组留置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见表 2。

表2 2种方法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 n=55,例

2.3 留置期间异常情况比较 2组套管阻塞、静脉炎和局部感染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留置期间异常情况比较 n=55,例(%)

3 讨论

四肢浅静脉与头皮静脉充盈好的情况下穿刺,四肢浅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头皮静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四肢浅静脉周围皮下脂肪较头皮静脉皮下脂肪多,易于固定,管腔直径相对较大,便于穿刺与送针。四肢浅静脉穿刺留置针保留明显长于头皮静脉,且发生静脉炎比例较头皮静脉低,因为四肢静脉固定性好,管腔直径较大,血管壁较厚,针管对血管壁的损伤比头皮静脉损伤小。另外,在特殊用药的过程中,有些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比较强,而头皮皮肤较四肢皮肤嫩且出汗多,容易导致皮肤的坏死、破溃,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及医疗护理纠纷。由上所见,婴儿肢体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明显优与头皮静脉。

猜你喜欢

头皮管腔四肢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中管腔器械清洗架的应用分析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跟踪导练(四)
消毒供应中心管腔类手术器械清洗方法探讨
让头皮爱上做SPA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