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无痛分娩临床观察

2011-06-09王志斌

河北医药 2011年22期
关键词:运动神经甲磺酸无痛分娩

王志斌

甲磺酸罗哌卡因作为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已普遍应用于各种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与布比卡因比较,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镇痛作用强,作用时间长,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可产生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分离。本研究将3种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旨在筛选出不影响运动的较佳的镇痛浓度,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3至2010年妊娠37~41周,胎儿正常,在妊娠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和合并症的产妇,无阴道分娩史,无手术史,无烟酒不良嗜好,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自愿接受无痛分娩者90例,平均年龄(27±3)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0.250%罗哌卡因组(A组),0.200%罗哌卡因组(B组)和0.125%罗哌卡因组(C组),每组30例。

1.2 镇痛方法 在第一产程宫口开大至3 cm后,左侧卧位行L2~3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 2.5 ~3.5 cm,平卧,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后注入2.0%的利多卡因3 ml,5 min后确信在硬膜外腔。每组均注入相应甲磺酸罗哌卡因5 ml,观察5 min后确认无局麻药不良反应及全脊麻反应后接镇痛泵,镇痛液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相应浓度,总计100 ml,产妇可自控(背景剂量5 ml/h,自控剂量 0.5 ml/次,锁定时间15 min)。

1.3 观察指标 3组观察项目相同。(1)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在用硬膜外置管前、注药后、产前让患者行自我疼痛评分(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剧烈疼痛);每30分钟1次;(2)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判断运动神经阻滞程度(0级:无运动阻滞;Ⅰ级:不能做直腿抬起,但能活动膝关节;Ⅱ级:不能屈膝,仅能活动踝关节;Ⅲ级:踝关节不能活动)[1];(3)记录娩出期产妇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每30分钟1次;用胎心监护仪持续监护胎心展及宫缩次数;记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4)新生儿娩出后由助产士评定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3组神经阻滞平面控制在T8~S2,A、B组镇痛效果优级率显著高于C组(P<0.05)。见表1。

2.2 下肢运动阻滞情况 A组Bromage评级显著高于B、C组(P<0.05)。见表2。

表1 3组镇痛效果比较 n=30,例(%)

表2 下肢运动阻滞比较 n=30,例(%)

3 讨论

在分娩过程中,产痛普遍存在,特别是潜伏期的疼痛,可促进机体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进而抑制有效的节律性宫缩,使产程延长。甲磺酸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有麻醉和镇痛双重效应,与布比卡因比较,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安全,作用时间长,低浓度时可以产生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2]。

本研究显示,0.125%甲磺酸罗哌卡因组分娩镇痛的效果明显低于0.200%、0.250%的甲磺酸罗哌卡因。Bromage运动阻滞评级0.250%罗哌卡因组明显高于0.200%及0.125%的甲磺酸罗哌卡因[3]。0.250%甲磺酸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虽有较强的镇痛效果,但也有较明显的运动阻滞作用;0.125%甲磺酸罗哌卡因虽然没有明显的运动神经阻滞作用,但其镇痛效果相对较差;而0.200%甲磺酸罗哌卡因既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又无明显的运动神经阻滞作用,是分娩镇痛较佳的有效浓度[4]。通过对90例镇痛分娩产妇的观察,均未出现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娩出的胎儿也没有出现呼吸、循环的抑制。其中19例因胎儿宫内窘迫或滞产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时需追加2%利多卡因8~13 ml或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8~12 ml,胎儿娩出后情况良好。

本结果显示,选用0.200%的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达到感觉和运动的最佳平衡,值得推广应用。0.125% ~0.250%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不仅有效缓解疼痛,应激反应也得到明显抑制,对产妇、胎儿不致产生不利影响[5,6]。

分娩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技术,掌握好合理的药物浓度和适宜的给药时机,对于减轻产妇的惧怕分娩的心理,减轻分娩疼痛有着良好效果。

1 Schug SA,Scott DA,Payne J,et al.Postoperative analgesia by continuous extradural infusion of ropivacaine after upper abdominal surgery.Br J Anaesth,1996,76:487-491.

2 王凤英,迟心左.药物复合应用在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12:225.

3 黄宇光,罗爱伦.分娩镇痛研究新动向.中国药学论坛报,1998,12:16.

4 曲元,吴新民,徐成娣,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患者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可行性.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216-219.

5 潘文霞.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2,42:162-163.

6 郑卫红.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观察.医药论坛杂志,2007,28:65-66.

猜你喜欢

运动神经甲磺酸无痛分娩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腕踝针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研究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传出神经分几类?它们分别支配哪些脏器?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