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盐敏感性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分析

2011-05-15侯丽萍赵红玲张雪坤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2期
关键词:氢氯那普利苯磺酸

侯丽萍 赵红玲 张雪坤

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老年病科 053000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在一定的遗传改变基础上,由于多种环境因素的作用导致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衡所引起的。盐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人群内个体间对盐负荷或限盐呈现不同的血压反应,即存在不同的盐敏感性(salt sensitivity)。盐敏感性是联结盐-高血压的遗传基础。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群中盐敏感性检出率不一,一般人群中为25%,高血压患者中为50%[1],而且血压的盐敏感性随年龄增大而增加[2]。有调查结果表明,盐敏感的高血压患者较盐不敏感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增高,提示盐敏感性是心血管事件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本文通过观察自2008年10月-2010年6月就诊于我院老年病科的96例高血压患者,对盐敏感性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做一些探讨,旨在证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选自2008年10月-2010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老年病科的9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其中轻度高血压患者50例,中度高血压患者46例。44例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是通过急性盐水负荷试验从96例中筛选而来。均经详细询问病史及用药前、后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胸片、心电图、心脏超声、腹部超声检查以排除高血压的继发性病变。其中男性50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58±6)岁。为避免高血压患者间的影响,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组及盐酸贝那普利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所有参加试验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盐敏感性判定[3]采用快速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与速尿排钠缩容相结合的方法。所用入选对象于清晨8:00测量血压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基础血压,随后于4h内静脉滴注0.9%氯化钠液2 000ml,2h后口服呋塞米片剂40mg。试验过程中每小时测量血压1次,直至服呋塞米2h末。凡高盐饮食中平均动脉压(MBP)于0.9%盐水输注中至2h末较基础状态升高与口服呋塞米后2h末较服前下降之和≥10mmHg者判为盐敏感者(SS),<10mmHg者判为盐不敏感者(NS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1.3 服药方法 所有入选对象均于治疗前2周停用一切降压药物,服用安慰剂,1粒/次,1次/d,2周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2.5mg,1次/d,氢氯噻嗪 10mg,1次/d;盐酸贝那普利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 10mg,1次/d,服药2周后,降压效果理想者继续服用原剂量,降压效果不理想者增加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mg,1次/d,盐酸贝那普利15mg,1次/d。均以1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测血压2次/d,并观察不良反应。

1.4 血压测量 参加血压测量的工作人员均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曾多次参加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用袖带台式汞柱血压计,测量前预先休息10min以上,测右上臂坐位血压,按照Korotkoff听音法,分别取第1音和第5相音为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每次皆测量3次血压值,间隔1min,取其平均值。平均动脉压(MBP)计算方法为:MBP=DBP+1/3(SBP-DBP)。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血压变化见表2,可以看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组与盐酸贝那普利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均<0.01,但服用盐酸贝那普利组患者均通过加量服用方能使血压达到目标血压,且本组有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干咳,虽不良反应发生程度较轻,不影响继续服药,但因此盐酸贝那普利组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组。进一步分析显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应明显优于盐不敏感者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的比较(,mmHg)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的比较(,mmHg)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1。

组别SBP DB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组 158.56±9.30 131.89±+9.53* 100.17±5.39 82.27±5.81*盐酸贝那普利组 160.04±7.87 137.96±10.15* 101.33±5.71 85.10±6.68*

表3 盐敏感者或盐不敏感者高血压经两组药物治疗后降压幅度的比较

3 讨论

盐敏感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机制之一表现在细胞膜结构及功能改变所致的离子转运缺陷与信息传导异常,盐敏感者表现有一系列涉及血压调节的内分泌及生化代谢异常,如钠离子的转运与代谢异常、肾脏潴钠倾向、交感神经系统调节缺陷、胰岛素抗性增加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等。盐敏感者有细胞膜钠泵受抑制现象,膜的改变会导致细胞内钠离子的暂时或持续升高、细胞内pH值及离子平衡改变。盐敏感性高血压多属低肾素型、容量依赖性高血压[4],增加盐的摄入或盐负荷血压升高,而限盐或缩容则血压降低,其血浆肾素活性低,血清游离钙水平多偏低,减少钠的摄入或增加钾和钙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因此钙拮抗剂或利尿剂是治疗这类型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新一代的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药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血管选择性,其降压作用持久、平稳、安全性高,口服吸收良好,半衰期长,有效率能维持24h以上,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4%~80%,可以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动脉,降低心肌的耗能及氧需求[5],钙拮抗剂有助于对抗盐介导的细胞内离子改变和升压反应,并具有一定的利尿钠作用,降低尿蛋白排泄量,减轻高血压所致的肾小动脉硬化性改变[6],最为重要的是钙拮抗剂可以部分进入血脑屏障,减少脑缺血后的钙超载现象,有利于保护脑细胞。氢氯噻嗪属于噻嗪类利尿剂,其利钠缩容机制特别适宜于盐敏感性高血压的控制,且小剂量氢氯噻嗪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低钾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清楚显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盐酸贝那普利。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应予以优先考虑。

[1] 刘治全,侯嵘,刘杰,等.盐敏感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血压正常盐敏感者的特点〔J〕.高血压杂志,1998,1:30-33.

[2] 刘治全,侯嵘,刘杰,等.盐敏感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特点〔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1,24:276.

[3] 侯嵘,刘治全,刘文辉,等.盐敏感性的检测:急性静脉盐水负荷与慢性负荷的对照研究〔J〕.高血压杂志,1997,5(1):27.

[4] Wedre AB.Membrane sodium transport and salt sensitivity of blood pressure〔J〕.Hypertension,1991,17(1):174-180.

[5] Setiawatie E,Yunaidi DA,et al.Comparative bio-availability of two amlodipine formulations in healthy volunteers 〔J〕.A rzneimittel Forschung,2007,57(7):467-471.

[6] Saruta T.Amlodipine is clinically useful in hypertension with renal impairment〔J〕.Highlights,1993,15:1.

猜你喜欢

氢氯那普利苯磺酸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
青霉素钠、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肾复康胶囊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叶酸治疗老年轻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夜间干咳竟因降压药
什么样的高血压可以服用氢氯噻嗪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