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春军:生态法养泥鳅 一斤卖到20元

2011-05-14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1年7期
关键词:泥鳅养殖场大棚

“这些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养的泥鳅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称,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还能补身体。现在泥鳅的市场价卖到了每斤20多块钱,市场需求量很大,很多客户都等着要货呢!”王春军边撒饲料边高兴地说。

2008年冬天,中央电视台农科频道播出的一则泥鳅养殖致富信息引起了王春军的兴趣。他先是上网查阅了全国各地的泥鳅养殖信息,随后又到江苏连云港考察市场,并学习泥鳅大密度生态养殖技术。2009年5月份,在村委的协调帮助下,王春军投资6万元建起了占地5亩的泥鳅养殖场,并从济南商河县购进了泥鳅苗,边学习边实践,开始了泥鳅养殖。

“这种大密度生态养殖技术,关键是水温和PH值,过高过低都不行。”别看老王现在说得头头是道,刚开始养泥鳅时他也没少吃苦头。

最初,由于缺少经验,养殖用水不达标,饲料的配比不合适,导致泥鳅烂嘴、白头、白尾甚至死亡的情况出现。王春军及时向养殖专家请教,并在养殖场打了一眼深水井,井水通过杀菌、消毒、肥水等处理后,注入泥鳅池,并定期从江苏购进饲料,很快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第一批放养的泥鳅苗成活率在95%以上,产量有12000多斤,纯收入10万余元。

王春军养殖的泥鳅刚上市,就吸引了各地的客户上门收购。刚放养了第二批泥鳅,就有江苏的客户找到王春军,希望能长期合作,将他的泥鳅出口国外。泥鳅卖火了,来参观学习的人也多了起来。

“冬季养泥鳅时水面结冰,而且泥鳅冬眠,不易捕捞。”王春军说,为了克服冬季养殖泥鳅带来的不便,春节后他投资新建了一个占地1亩的冬暖式大棚,在大棚中建泥鳅池。站在刚动工的新建冬暖式大棚旁,王春军说,他不但要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技术,而且还要学习泥鳅的储存技术,进行反季节销售获取更大效益。

猜你喜欢

泥鳅养殖场大棚
泥鳅笼
养殖场管理技术要点
雾霾天气下改良式大棚温度特性分析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大棚讲课
捉泥鳅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会叫的泥鳅
种植大棚草莓采摘效益可观
大棚蔬菜富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