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生海:丝蚯蚓喂泥鳅成本低

2011-05-14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1年7期
关键词:鳝鱼池子泥鳅

小面积试养

积累、完善各种经验

陈生海家境贫寒,13岁就辍学在家开摩托车修理店。22岁那年,陈生海父母相继离世,照顾弟弟的重担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陈生海开始研究赚钱门路。认真调查研究后,他发现只有养鳝鱼和泥鳅最稳定,价格一直是稳中有升。他决定试养鳝鱼和泥鳅。

积累理论技术经验。陈生海买回全套养鳝鱼、泥鳅的书籍资料,在家苦读。2008年春,他在自家后面的池子中试养了鳝鱼种500斤,同时放养泥鳅种10斤。当年,循环收鳝鱼800斤,获利8000元;收获大泥鳅60斤。

积累活体饲料经验。养的过程中,陈生海发现,网箱养鳝技术含量高,养殖成本也高。20口网箱养鳝,一年要消耗鱼粉和饲料1500斤。专家说,用动物活食喂养鳝鱼,鳝鱼不仅长得快,得病率低,而且成本小。于是陈生海到处打听这种新鲜养殖办法。听说他的同学在洪湖的亲戚用的就是这种方法,陈生海喜出望外,当即赶过去,那里的人用猪粪、鸡粪养丝蚯蚓,再用它当开口料喂鳝鱼。

积累养殖硬件的建设经验。2008年6月,陈生海决定建丝蚯蚓繁殖基地。可是,没有场地,怎么办?他找村委会,反复陈述生态养殖致富的好处。村支书被他的创业激情打动了,动员几家农户租给他7600平方米的水田。陈生海投资1万元,把水田挖成29个方格池子,机井、生产棚、暂养池、发酵池、道路等一应俱全。11月,陈生海买回了3500斤丝蚯蚓种苗,雇了5个工人,又从外省聘请一名技术员,专门负责技术把关。

懂行才能算准经济账

专养泥鳅

2009年5月,是收获的季节,陈生海的丝蚯蚓上市了。29口池子形成一个周期,每天循环启用一口池子,出成品丝蚯蚓260斤;一个月出7800斤,少部分自用外,绝大部分卖给了养殖户,当月创收2万多元,纯利润1万多元,当年创收10万元。丝蚯蚓蛋白质含量高,鳝鱼、泥鳅都喜欢吃,省内外都有人来订购,供不应求。

有丝蚯蚓基地作后盾,陈生海开始大刀阔斧地实施养殖规划。这时候,乡亲们都传开了:“陈生海疯了!赚了几个钱,受了大刺激!太可怕了!”怎么回事呢?原来,2010年春,他用自家的几亩良田换了屋后的20多亩荒池塘。良田是农民的命根子啊!他却败家到这个程度。不久,大家才明白他的精明。他全面改造了这些水池,深挖、消毒、筑堤……转眼间,荒塘变成了金池子。养殖条件是具备了,到底是养鳝鱼,还是养泥鳅好呢?他开始反复算账:养鳝鱼,技术难度大、劳动工序多、发病率高、种源不能人工孵化、必须亲自上门收购鲜鳝苗或人工捕捞、生长速度慢、费饲料;养泥鳅就不同了,养殖技术简单、劳动量不大、泥鳅不容易得病、人工孵化简单、可以自己建种源孵化基地、生长速度很快、喂丝蚯蚓3个月可以长到5-7倍,更关键的是,一年可以养两季;但两者的卖价差不多。

实践之后才懂行,才能算准经济账。陈生海的小规模试养帮了他的大忙。精准算账后,他决定:少养鳝鱼多养泥鳅,甚至专养泥鳅。

这时候,公安县扶持农民工回归创业,给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他获得了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用这笔钱,他引进了4000斤优质泥鳅苗,当年就养了两季,纯收入达55万元。缺少土地,他就利用良田租换粗地的“傻”办法,租了35亩地养丝蚯蚓,换了6亩养鳝鱼、泥鳅,承包了10亩地孵化泥鳅。经过3年的发展,他的泥鳅养殖上了规模,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与同行合作

与方方面面的专家合作

江苏连云港市浦南镇威龙泥鳅养殖协会的会长听说陈生海的养殖新法后,与他合作,出口韩国。

2009年5月,陈生海报名参加了荆州市“垄上创富英雄”擂台赛,并从20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冠军,同时还获得了5万元的创富奖金。让他的生态养殖产业走出了荆州。

2009年12月,陈生海与鄂州新农村建设项目生态养殖产业链实现了对接,他提供技术和产品,签约了100亩泥鳅养殖、30亩丝蚯蚓养殖合作项目。

他还与四川省瑞江市孵化专家刘孝伟先生合作,建孵化池800多平方米,开展泥鳅育苗、孵化、精养。

2010年7月,陈生海与四川邛崃市英杰外贸公司合作,卖成品泥鳅和种苗。

2010年8月,陈生海成立了“千汇水产养殖合作社”,任理事长,主要业务:水产养殖、饵料养殖、购销产品、技术交流、信息咨询等。成员180人,已在沙市、松滋、石首建立了10个泥鳅养殖基地,养殖面积超1000亩。

猜你喜欢

鳝鱼池子泥鳅
泥鳅笼
听爸爸讲述钓鳝鱼的故事
关上灯,才看得见
夏天,当一条鱼多好啊
捉泥鳅
野生鳝鱼观察日记
会叫的泥鳅
豌豆青苗粥
鳝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