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昌友:养泥鳅苗赚大钱

2011-05-14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1年7期
关键词:特派员泥鳅养殖户

“2009年,我们突破了泥鳅人工繁殖关键技术,已繁殖泥鳅苗600万尾,销售320万尾,加上销售商品泥鳅收入,2009年收入20多万元。”宜宾县王场乡渔业养殖协会会长肖昌友乐呵呵地说。

肖昌友算了一个细账:1条优质雌泥鳅一年能繁殖4次,1次产卵和孵化泥鳅苗1万尾,市场价每万尾200元,卖泥鳅苗收入800元,减去1 条雌泥鳅养殖费用10元,每条纯收入790元。不过,关键还是技术问题。长期以来,泥鳅产品主要靠人工从稻田、溪河等水域捕捞,由于过度捕捞,天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产量逐年下降,市场供不应求,泥鳅价格达到14元/斤。宜宾县科技局将泥鳅人工繁殖项目作为今年该县实施特色经济鱼类养殖工程重点支持项目,选派2名科技特派员给予技术支撑,并与宜宾种鱼场以及市、县专家建立合作平台。王场乡渔业协会养殖户肖昌友和肖昌锡在科技特派员指导下,自费收集了400 多尾泥鳅种鱼,进行了泥鳅人工催产繁殖试验,突破了泥鳅人工繁殖关键技术。

肖昌友建有标准化养殖示范场40亩,其中包括1亩的泥鳅繁殖池。200多尾泥鳅种鱼今年已繁殖泥鳅苗600万尾,销售泥鳅苗320万尾,收入6.4万元,年繁殖泥鳅苗1200万尾,加上出售商品泥鳅收入,全年销售收入20万元以上。

“下一步我将在高场、孔滩、泥南等周边乡镇建标准化商品泥鳅养殖示范点,带动周边养殖户搞好泥鳅养殖。”肖昌友说。

猜你喜欢

特派员泥鳅养殖户
泥鳅笼
河南省启动科技特派员服务麦播专项活动
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及存在制度问题的探究
捉泥鳅
养殖户防疫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会叫的泥鳅
中国养殖户严防禽流感
柔情打败凶悍
黑龙江双城:远教教学示范基地促进奶牛养殖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