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性球麻痹病人吞咽障碍分级训练效果观察

2011-05-10

护理研究 2011年23期
关键词:软腭咽下假性

曾 琨

假性球麻痹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和构音障碍,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病人生命[1]。引起假性球麻痹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病及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尤其是反复发作的脑血管病。为了促进病人康复和预防并发症,应在治疗神经系统原发病的同时,加强对假性球麻痹病人吞咽功能的训练,尽可能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增强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2009年1月—2011年2月我院对收治的316例假性球麻痹病人的吞咽困难行分级训练,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16例,男197例,女 119例;年龄51岁~81岁(63.4岁±7.0岁);文化程度:文盲183例,小学 59例,初中35例,高中及中专16例,大专以上23例;吞咽障碍分级:重度58例,中度117例,轻度141例;住院时间78.47 d±12.35 d。于发病后第3天开始,按吞咽功能障碍分级分别给予相应的功能训练。

1.2 方法

1.2.1 分级训练方法

1.2.1.1 重度吞咽障碍 病人休息时可行面部肌肉运动、舌肌运动、软腭及喉肌的训练等,如嘱病人微笑或皱眉、张口后闭上、鼓腮使双颊部充满气体后轻轻吐气,然后用湿纱布牵住舌头引导它向各个方向运动,上抬、卷曲,顶上腭,有力量时可用压舌板协助抵抗舌肌的阻力,以强化肌肉力量,扩大可动性。张口后压舌板压舌头,用冰棉签在软腭上做快速摩擦,刺激软腭、咽部引起吞咽,嘱病人发“啊、喔”声音,软腭就会自动抬高,有利于吞咽。用手指握喉结做上下活动,点头空吞咽动作,通过吞咽肌群的感觉,诱发吞咽反射,发“啊”音,有利于咽缩肌开放。每次每音发3次,连续5次~10次为1组,每天3组。待病人通过面部肌肉运动、舌肌运动、软腭及喉肌的训练后可逐渐增加吸吮运动和进食训练,训练时病人取坐位或45°半侧卧位,颈部前屈,用10 mL或20 mL无菌注射器抽吸温开水缓慢注入病人口腔健侧前1/3~1/2处,刺激吞咽,易诱发吞咽反射,量从少到多,从3 mL~5 mL开始,逐渐增加。休息时定时嘱病人做吸吮运动,可使用婴儿用的奶嘴进行,反复多次。

1.2.1.2 中度吞咽障碍 中度吞咽困难的病人,咽部吞咽反射减退,一部分食物能经口摄食,但不能完全维持营养,需静脉辅助营养,吞咽时易流入鼻腔或经会厌流入气管引起呛咳、喘鸣或误吸。病人休息时可定时嘱病人做咀嚼动作,空咀嚼或嚼口香糖;亦可进行吞咽动作练习,如空吞咽、咽小冰块及小块果冻等。如此反复进行,3次1组,每天3组。病人进食前应放松心情,进食时让病人坐直或靠背架或头稍前倾45°左右,使食物由健侧咽部进入食管或将头部轻转向瘫侧90°,使健侧咽部扩大便于食物进入。先喂1勺温开水润滑口腔、食管,同时试验病人吞咽功能,教病人舌顶上腭,使病人先有吞咽意识,后做吞咽动作,如吞咽顺利,可先喂1/4勺稠粥至健侧舌后方,指导病人用舌搅拌食物,抬起舌头,病人完全咽下食物后停10 s,检查口腔,已排空食物,再喂1/4勺稠粥,连续无呛咳、无误吸后同法增至1勺稠粥。如病人发生呛咳时宜暂停进餐,呼吸完全平稳时再喂下一口食物。若停50 s后仍呼吸急促、呛咳、不能平静,则停止进餐。重新评估吞咽能力,调整训练计划。

1.2.1.3 轻度吞咽障碍 轻度吞咽困难的病人完全能经口摄食,能咀嚼,但用舌向口腔深处送进食物有障碍,食物可能堆积于瘫侧颊部内侧或由瘫侧口角流出。病人休息时可定时嘱病人作舌头灵活性锻炼,如嘱病人张口,将舌头向前伸出,向口角作左右摆运动,再舔下唇后转舔上唇,并抵压腭部等。每隔5 min做1次,3次 1组,每天 3组,分别于早晨、中午、下午进行。病人用餐时保持环境安静,不作任何处置,不说话,避免因分散注意力而引起呛咳。病人进食时可用汤匙将1/4勺食物送至健侧舌根处,让病人吞咽,待病人完全咽下,张口检查确认无误后再送入1/4勺食物,连续无呛咳、无误吸再由 1/4勺渐增至 1勺。

1.2.1.4 正常 基本恢复正常者,为病人提供舒适的进餐环境,提供病人适宜的餐具及可口健康的饮食,嘱病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进餐,适时给予鼓励,直至完成进餐全过程,以巩固训练效果。

1.2.2 吞咽功能分级评定 吞咽障碍分级标准采用洼田氏提出的饮水试验检查法[2]。方法:病人取端坐位,协助病人按自己习惯喝下温水30 mL,观察所需时间及呛咳等情况。吞咽正常:1 min能顺利地1次咽下;轻度吞咽障碍:2 min分成2次以上,能不呛地咽下;中度吞咽障碍:3 min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重度吞咽障碍:4 min分成2次以上咽下仍有呛咳,或5 min屡屡呛咳,全量咽下困难。于训练前、训练后 15 d、训练后30 d各评定1次。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经SPSS13.0软件进行秩和检验。

2 结果(见表1)

表1 训练前后病人吞咽功能分级测评(n=316)例

3 讨论

临床上将因舌肌、软腭、咽喉肌功能失调所致的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称为球麻痹,其中由于延髓神经核或周围神经病变引起者称为真性球麻痹,而支配其运动神经的上位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者称为假性球麻痹[1]。吞咽过程受大脑皮层、皮质延髓束、脑干神经核、吞咽中枢、第Ⅴ对、第Ⅶ对、第Ⅸ 对、第Ⅹ对、第Ⅺ对、第≫对颅神经及第Ⅰ对、第Ⅱ对、第Ⅲ对脊髓神经控制,需要口腔、咽部、食管的协调作用完成[3]。正常吞咽过程分为口腔期、咽喉期和食管期,它们分别为随意运动、反射运动和蠕动运动。吞咽中枢位于双侧大脑皮层运动和运动前区,一侧受损后另一侧可以代偿,这使得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恢复成为可能。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主要由舌肌、软腭、咽喉肌功能失调引起,病人的进食问题是主要护理问题,病人一旦出现吞咽障碍,临床均以鼻饲为主,缺乏积极系统的吞咽康复训练。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吞咽功能障碍分级训练效果明显。针对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病人表现的吞咽能力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吞咽功能训练,且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最好在发病的3 d~5 d开始,此时病人尚未遗忘自己的吞咽习惯,而且咽下肌群也未发生失用性萎缩[4]。训练前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专业护士要随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同时做好口腔护理,有效提高吞咽肌群的活动能力,尽可能使病人成功地配合摄食,配合训练吞咽功能的每一个环节,减少吸入性肺炎、窒息、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使病人及时得到足够的营养,增强生活信心,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根据受损部位和临床症状判断吞咽功能状况,有助于确定病人吞咽功能训练措施,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1]赵明伦.脑血管病的抢救与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56.

[2]大西幸子,孙启良.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3.

[3]Kelly H,Buchholz D.Nutritional management of the patient with a neurological[J].ENT,1996,75(5):293-300.

[4]丁素梅.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6A):1436-1437.

猜你喜欢

软腭咽下假性
咽下肚的泡泡糖
犬软腭过长矫正术初探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咽下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圈里事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软腭形态的动态磁共振研究
胎儿软腭超声三切面在产前超声筛查单纯软腭裂中的价值
腭裂整复术中肌肉功能性重建的研究进展
8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