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秋季仔猪红、黄、白痢的诊治

2011-04-13姜昆明,丁建辉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12期
关键词:黄痢吃奶白痢



浅谈秋季仔猪红、黄、白痢的诊治

姜昆明 丁建辉 (山东省昌邑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1300)

秋季气温常不稳定,忽冷忽热或天气骤变,在这种情况下,仔猪最易患红痢、黄痢、白痢,这三种病都是由肠道菌引起的。仔猪出生后不久,其肠道中就有大量的菌存在,在正常情况下,此菌不引起发病,只有在仔猪受寒着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极易引起这三种病。

1 仔猪红痢

(1)红痢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病猪偶有呕吐,主要以排红色黏液稀粪为特征,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死亡率高。(2)如本病发生于1周龄的仔猪,红色下痢,病程短,坏死性肠炎等可作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采心血、肺、胸水、肝、十二指肠内容物抹片,染色镜检;取病猪肠内容物进行动物试验,取病变段肠管切片进行组织学检查。(3)防治方法:怀孕母猪于产前一个月和产后半个月各肌肉注射C型魏梭菌菌苗10ml,能使母猪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对仔猪保护力可达100%。产圈要打扫干净,严格消毒,仔猪未吃奶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母猪乳头,以减少感染发病。对刚出生的仔猪采取药物预防性治疗,口服土霉素、四环素、链霉素或呋喃唑酮等均可。

2 仔猪黄痢

(1)仔猪发病后,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腹泻,吃奶减少或停止,迅速消瘦,最后昏迷死亡。(2)仔猪黄痢的发病实质是新生仔猪在排泄胎粪期间引起的腹泻,其特征是排黄色稀粪,脱水严重,死亡率高,尤以3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高达80%;重的肛门松弛,稀粪自动流出,粪腥臭,接着口渴,精神沉郁,脱水消瘦,不吃奶,全身瘫软,多全窝先后发病相继死亡。脱水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治疗脱水的原则是补液,但3d之内的乳猪静脉注射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只能采取综合保健预防措施。(3)防治方法:①仔猪产后24h内最好全窝口服抗菌素类药物进行预防。②肌注黄连素液3ml/头·次,3次/d,连用5d,疗效显著。(3)用白头翁6g、龙胆草3g、黄连2g共为细末,米汤调成糊状舔剂,涂布在母猪乳房部,小猪吃奶食之。平均仔猪1~3g/次·头,2次/d,连用3d。

3 仔猪白痢

(1)病初仔猪体温、精神、食欲均接近正常,但拉白便、灰白色的稀粪,而且恶臭,而后腹泻,食欲消失,脱水,眼凹陷,最后虚脱而死亡。(2)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于养猪环境中,如被粪便污染的地面、水源、饲料及其他物品中,仔猪极易感染。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2~3周发病最多,7d以内或30d以上发病的较少。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一般以严冬、早春及炎热季节发病较多,尤其是气候突变时多发。有时不采取治疗措施也可自愈。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以及仔猪受凉等各种不良因素都能诱发本病。(3)防治方法:①注意栏圈、用具、食料及母猪奶头的卫生,给仔猪提早补料,以锻炼其肠道消化机能。②可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可让其内服活性炭(木炭也可),效果更好,一般用药3~5d即可痊愈。

(2011–08–8)

S858.28

B

1007-1733(2011)12-0072-01

猜你喜欢

黄痢吃奶白痢
拔河
仔猪黄痢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防控措施
仔猪黄痢及其防治
仔猪黄痢的防治探讨
鸡白痢的防控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哺乳仔猪黄痢的防治
一起仔猪黄白痢的治疗与预防
仔猪黄白痢防治初探
恐龙宝宝也要吃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