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诊断和防治

2011-04-13王家远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12期
关键词:非典型新城疫效价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诊断和防治

王家远 (江苏省沛县安国镇农技中心 221610)

沛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养鸡业是农村传统养殖项目和主要经济产业,现有棚养、舍养、集约化养殖等形式。去年年底饲养量肉鸡5000万羽,蛋鸡3000万羽。随着本县养鸡业的蓬勃发展,对鸡病的防治则更为重要,近年来非典型鸡新城疫流行严重,给本县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1 非典型新城疫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特点

1.1 雏鸡 大多发生于1月龄内,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道症状。在几天之内咳嗽和呼吸罗音迅速蔓延至全群,严重时可表现为张口伸颈呼吸,咳出带血的粘液(类似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程稍长时,可出现神经症状,表现歪头,扭颈转圈,角弓反张,两肢麻痹等。剖检时主要变化是喉头和气管有多量粘液,黏膜充血和水肿。硬脑膜下呈树枝状充血并有出血点。大多数病鸡缺乏新城疫的典型病变。

1.2 育成鸡 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类似于雏鸡。

1.3 成鸡 免疫过的成年鸡,如果感染了强毒,仍有可能发生非典型新城疫。(1)在HI滴度较高的鸡群,出现轻度的呼吸道症状,冠苍白和萎缩,排绿色的稀便。最重要症状是产蛋量的急剧下降。产蛋率下降的幅度不等,一般为10%~30%,处于高产期的鸡群,下降幅度较明显,产蛋率在几天内可以从70%~80%下降到10%~20%,同时出现软壳蛋和小蛋(鸽蛋)增多,蛋的破损率增高,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除上述症状外,并无其他明显表现,死亡率不高。剖检时主要变化是卵泡充血或出血,卵黄性腹膜炎,大多数的鸡没有新城疫的典型病变。(2)在HI滴度不很高的鸡群中(如免疫接种失败的鸡群或临近淘汰的鸡群),可能出现较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死亡数增多,病程稍长时,可出现神经症状,表现歪头,扭颈,一侧或两侧腿和翅麻痹、瘫痪,头后仰呈“观星姿式”,有的病鸡颈部麻痹,有时作连续啄食状。剖检早期的病死鸡,常见喉头、气管充血、出血(类似传染性喉气管炎);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卵黄性腹膜炎(类似鸡大肠杆菌病)。如果坚持每天剖检较多病死鸡,可发现肌胃和腺胃交界处、腺胃乳。

2 非典型新城疫的鉴别诊断

(1)非典型新城疫常有呼吸道症状,应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和慢性呼吸道病等呼吸道疾病相区别。其鉴别要点是非典型新城疫出现神经症状,而其他呼吸道病无神经症状。(2)非典型新城疫的神经症状应与马立克氏病,鸡脑脊髓炎,鸡脑软化症,维生素B1、维生素B2缺乏症,锰和钙缺乏症等有神经症状及其相似病症的疾病相区别。鉴别要点是非典型新城疫有呼吸道症状和呼吸道的病变,上述其他疾病则没有。(3)非典型新城疫应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相区别。其鉴别要点是非典型新城疫有呼吸道症状,可见有神经症状,肾脏苍白尿酸盐沉积少见,各种日龄的鸡都可感染发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无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肾脏苍白尿酸盐沉积,并可见胸部和腿部肌肉出血,成年鸡不患此病。

3 非典型新城疫的实验室检验

3.1 病毒分离和鉴定 有条件的鸡场可取早期死亡鸡的脑、脾和肺等组织加生理盐水研磨后,加入适量青、链毒素,经离心,吸取上清液接种9~11日龄的鸡胚尿囊腔,置37℃恒温箱中孵化,收集24h以后死亡鸡胚的尿囊液作HA和HI试验,若分离的病毒是鸡新城疫病毒,则它不仅凝集鸡的红血球,而且这种凝集作用被已知的鸡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从而确诊本病。

3.2 通过HA和HI试验 比较在发病时鸡的抗体效价和耐过鸡的抗体效价,如果耐过鸡的抗体效价比发病时的抗体效价有明显的增高,证实该鸡群已感染了新城疫。

4 非典型新城疫的防治

非典型新城疫的防治和其他传染病的防治一样,主要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要严格执行综合防疫灭病措施,切断新城疫强毒侵入途径;另一方面,使鸡保持良好的免疫状态,抵抗新城疫病毒的感染和增殖。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4.1 必须贯彻执行综合性防疫措施 防治鸡新城疫必须采取增强鸡群的抵抗力,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等全面技术措施。如果单纯依靠免疫接种办法预防本病,而不执行综合性防疫措施,疫源得不到清除,鸡体抗病能力降低,病毒可通过各种途径感染鸡群而发生鸡新城疫。

4.2 加强饲养管理,预防其他疾病 为了提高鸡新城疫的免疫效果,不仅要考虑鸡群的健康水平、母源抗体的干扰、疫苗的选择、免疫程序、接种方法等问题,同时必须做好其他疾病的预防,如影响免疫效果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病、马立克氏病、霉形体病、曲霉菌病和包涵体肝炎等。注意鸡舍的消毒和卫生,减少各种应激,给鸡以全价饲料,提高鸡体自身的抗病能力。

4.3 提高免疫接种的质量,确保免疫抗体水平 疫苗的选择:用于预防鸡新城疫的疫苗种类很多,选用合适疫苗,首先要考虑当地鸡新城疫流行情况。一般认为当地疫病流行不严重时,可选择比较温和的疫苗(如Ⅱ系疫苗);在疫病流行严重的地区,则要选用免疫原性最好的疫苗。初次接种应选用新城疫Ⅳ系、克隆30。重复接种则应选用毒力较强的疫苗(如I系)或灭活苗。首免日龄的选择:从理论上讲,抗体下降至零时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最高,最为理想。但实际上,是不可行的,因为这时往往会导致新城疫发生。实践证明:①当效价在3或3以下,鸡对疫苗能产生反应。②当效价是4~5,鸡对疫苗能产生部分反应。③当效价超过5,鸡对疫苗只能产生极轻微的反应。根据上述情况,一般认为,当新城疫效价下降至3时接种疫苗为佳。其原因是一方面仍有保护力,另一方面产生的抗体也比较理想。雏鸡母源抗体的效价并非是永恒不变的,大约每隔4.5d下降一个滴度。例如,1日龄雏鸡母源抗体效价为4,则4.5d后下降至3,即4天半后就应该接种疫苗。如果母源抗体效价为5,则9d后下降至3,即9d后就应该接种疫苗。如果母源抗体效价为6,则13.5d后下降至3,即13天半后就应该接种疫苗。以此类推,否则就有发生新城疫的危险。

4.4 接种方法 新城疫疫苗的接种方法有滴鼻、点眼、饮水、喷雾和注射等。至于哪一种方法好,根据鸡的日龄、鸡群的健康情况和饲养方式等而定。一般,喷雾方式所产生的免疫效果最快,最理想,因为喷雾形成很多小的雾滴与呼吸道黏膜的接触面多,刺激呼吸道黏膜产生黏膜免疫力。点眼免疫产生的抗体比较快,比较高,因为眼球后侧的哈德氏腺能产生新城疫抗体。滴鼻、注射也是鸡场常用的免疫方法。饮水免疫的效果是这几种方法中最差的。不同种类的疫苗免疫方法也不同。弱毒疫苗适用于喷雾,点眼,滴鼻或饮水,I系疫苗适用于注射,灭活苗只能用于注射。

4.5 免疫程序 实践证明,为了有效地控制鸡新城疫,必须保持鸡群有高水平的血液内抗体和呼吸道黏膜抗体。采用注射方法接种新城疫疫苗可使血液内产生较多抗体,而呼吸道产生抗体很少;采用喷雾、点眼或滴鼻方法接种新城疫疫苗,可使呼吸道产生较多的抗体。为此有两种免疫程序。双重接种方法:点眼和注射同时进行,使两个系统同时产生抗体,不会一高一低。间隔接种方法:滴鼻、注射、滴鼻、注射,使两个系统能轮流保持足够抗体。实践证明,上述两种免疫方法都是有效的。笔者调查县内有的规模养鸡场首免采用双重接种方法,以后采用间隔接种方法,都有效地控制了鸡新城疫的发生。

4.6 建立免疫监测系统,防治非典型鸡新城疫 免疫监测工作是建立科学免疫程序、消灭和控制鸡新城疫发生的必要手段,由于疫苗种类、免疫方法、免疫时间、疫病流行情况及鸡的免疫应答能力等不同,不可能有一个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鸡场的免疫程序。

(2011–11–07)

S858.31

B

1007-1733(2011)12-0018-02

猜你喜欢

非典型新城疫效价
情绪效价的记忆增强效应:存储或提取优势?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应用HyD在仔猪断奶早期可提高维生素D的效价
鸭新城疫研究概况
城市边缘区“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探讨
如何正确使用新城疫疫苗
如何提高抗生素效价管碟测定法的准确性
非典型纤维黄瘤一例
生物效价法测定大黄炮制品活血化瘀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