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免疫应激反应的危害和防治

2011-04-13永,刘永忠,常定发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12期
关键词:母源病原机体



动物免疫应激反应的危害和防治

陈 永 刘永忠 常定发 (云南省泸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52400)

泸西县每年的春秋两防中时有免疫应激现象发生,轻者呕吐、发热、不食或减食,重者发生死亡。既给人民群众造成经济损失,又使群众对免疫产生恐惧、抵触情绪,不愿给牲畜进行免疫,给动物免疫工作带来难度。

1 免疫应激反应的分期

免疫应激属于非损伤性应激原,在免疫应激条件下,机体在产生免疫应答的同时,机体本身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其作用机理分3个阶段:

1.1 警觉期(动员阶段) 此阶段是动物识别应激源并迅速反应的应战或抵抗活动。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为主,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多。如应激原持续存在,机体自身的防御能力降低,有可能发生休克,甚至死亡。但本期持续时间较短,大多数动物很快会度过。

1.2 抵抗期 在此期间机体对应激原已获得最大适应,以交感—肾上腺髓质为主的反应逐渐消失,代之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的适应反应。机体代谢率升高,炎症、免疫反应减弱,胸腺、淋巴结可见缩小。如机体适应能力良好,则代谢开始加强,进入恢复期。反之,则进入衰竭期。

1.3 衰减期 如果应激原持续作用,前一时期所产生的抵抗力和适应性最后耗竭,动物对各种刺激的抵抗力下降。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表现为肾上腺皮质类脂颗粒显著减少,或发生变性、出血和坏死。

2 免疫应激反应的症状

2.1 一般反应 出现体温升高,食欲不佳、呕吐、口鼻流涎、精神萎靡、行动迟缓,其症状较轻。

2.2 严重反应 根据反应出现的症状分为4个类型:(1)全身反应。在一定时间内,体温升高1~2℃,病畜精神委顿,食欲废绝,常卧于舍内,不治疗会导致死亡。(2)局部反应型。免疫注射部位局部肿胀,出现红、热、痛,患畜活动不便。肿胀部位吸收比较慢,时间稍长了会形成脓包,最后形成结节。(3)流产型。从阴道内排出血液及正在发育的胚胎,引起孕畜的流产。(4)过敏反应型。此种反应不分性别、年龄、品种,都有发生。动物注射疫苗后立即出现步态不稳,呼吸急促,站立困难,肌肉震颤;重症岀现口吐白沫,倒地,角弓反张,全身抽搐,四肢做游泳状运动。皮肤充血潮红,继而红紫,特别是在腹下、四肢、肛门、阴户,可视黏膜发绀,排泄失禁,心率不齐,肺音消失。休克,猝死。

3 免疫应激反应的危害

在现代养殖业生产中,疫苗对预防、控制和消灭畜禽传染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免疫接种一方面保护了动物机体免受病原的侵害,另一方面也作为一种特殊的应激因子引起免疫应激,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这种损害不仅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而且可能造成少数动物的死亡。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和肥育猪需接种的疫苗有5~6种,接种8~10次,普通散养户3~4次,特别是60日龄以前,由此造成的免疫应激强度很大,对仔猪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2010年泸西县猪免疫应激反应8017头,死亡229头。

口蹄疫疫苗免疫应激反应较强,造成的损失较大,有的群众不愿意给猪、牛、羊接种,给口蹄疫预防带来一定困难。2010年泸西县牛免疫应激死亡3头,羊30头。

养鸡生产特别是肉鸡生产中,在短时间内要接种十几种疫苗,会引起较强的免疫应激。泸西向阳乡习峨村一农户免疫鸡126只,当日发生免疫应激死亡2只。

4 免疫应激对动物的影响

4.1 免疫应激对动物食欲与代谢的影响 动物在病原性或非病原性抗原刺激下,能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细胞释放一系列被称为细胞介素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它们不仅能活化免疫系统,使得动物处于免疫应激状态,而且还能通过对靶组织的直接作用或通过改变动物体内某些激素的水平来调节免疫应激过程中动物体内各种养分的代谢。免疫应激对动物的影响主要有:(1)对食欲的影响。食欲下降或废绝是免疫应激期的典型症状之一。主要由IL­1和TNF所介导,其中IL­1对食欲的影响较TNF大。(2)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免疫急性反应期中,整个机体的蛋白质周转速度提高,氮排泄增加,外周蛋白的分解加速,骨骼肌蛋白的沉积降低,但肝急性期蛋白的合成量增加。如IL­1、IL­6和TNF­α能介导骨骼肌蛋白的降解。(3)对脂肪代谢的影响。IL­1、IL­6和TNF都可介导脂肪的代谢变化。它们一方面通过降低脂肪组织中脂蛋白脂酶的活性而降低甘油三酯类的清除率。另一方面,增加肝脏脂肪酸的合成和非必需脂肪酸的重新酯化,造成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加。(4)对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产生免疫应激时,糖类的利用急剧增加。在IL­1和TNF的作用下,肝中糖原的异生和糖原分解过程加速,使偏头痛增加。

4.2 免疫应激对动物免疫的影响 免疫应激后免疫反应的持续性状态,可导致病理改变。许多研究表明,给鸡注射疫苗后免疫器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水肿、坏死),影响免疫器官的功能,降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及外源的抗体滴度,影响血液的理化指标(如葡萄糖、丙酮酸、乳酸等)及免疫指标(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而且免疫应激还可以造成免疫器官的形态学变化,而这些形态学的变化可能进一步加强免疫抑制。

接种疫苗造成免疫应激引起家禽应激性发病常有报道,由于疫苗接种造成应激而诱发蛋鸡免疫力下降,出现脂肪肝综合征,以及免疫接种引起父母代种鸡发生温和型鸡新城疫、马立克病;鸡在免疫应激情况下表现出生长率和饲料报酬降低,营养需要增加,在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下很容易引发疾病,造成死亡。

免疫应激可以造成雏鸡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部分T细胞发生凋亡,并且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呈现从凋亡到坏死的病理学变化过称。

综上所述,免疫应激无疑已成为一个影响畜禽生产和经济效益,阻碍正常防疫工作开展的十分现实和突出的问题。

5 减少和预防牲畜免疫注射应激反应的几项措施

5.1 先试验后推广 对新进疫苗先在小群体范围内做免疫试验,确定无免疫应激小后再大范围使用。

5.2 了解免疫对象的健康状况 健康牲畜可实施免疫接种,病畜禁止免疫接种,要待其痊愈后再行免疫;体弱牲畜和妊娠中后期母畜禁止免疫接种。

5.3 确保疫苗的安全性 必须使用国家农业部指定的正规兽用生物制品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免疫注射前要仔细检查疫苗的容器包装、疫苗性状、疫苗的有效期。凡破损、过期、失效以及未在规定温度下保存的均应禁止使用。

5.4 正确使用疫苗 需要稀释的疫苗要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稀释,免疫注射剂量不得任意加大。注射部位准确、方法正确,肌肉注射的要达到深度,不可只到脂肪层。疫苗稀释或启封后应在8~10h内用完。未用完的疫苗应做无害化处理。

5.5 免疫注射时执行常规无菌操作 针管、针头使用前须进行煮沸消毒,要求每注射1头牲畜更换1个针头,注射部位在注射前后均须消毒处理。

5.6 免疫注射时应避免环境应激 为缓解免疫应激,尽量减少致病原与动物接触的机会,从而减少环境病原性或非病原性微生物对免疫系统的刺激,而对免疫应激导致的生长抑制也常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来缓解。

5.7 母源抗体水平 当母源抗体水平较低或不整齐时,畜禽的免疫反应就表现的较为严重,可发生较长时间的应激反应。而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整齐一致时,免疫应激较小,但是母源抗体高时,疫苗能中和母源抗体,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率,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免疫前有必要进行抗体检测,以确保最佳免疫日龄。

5.8 免疫途径 相同的疫苗,免疫途径不同,应激反应的大小也不同。如鸡新城疫Ⅳ系气雾免疫时,应激强烈,容易诱发支原体等疾病;采用点眼、滴鼻应激相对较小;饮水免疫时,应激反应很轻。

5.9 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确保畜禽在免疫接种前健康无病,可减轻疫苗的应激反应。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如在饲料中添加东北黄芪多糖,可以提高动物食欲。接种前后3~5d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和速溶多维素可降低疫苗的应激反应。

6 应激反应的治疗

6.1 一般反应 此种反应动物体温为一过式升高,加强饲养管理,一般在36h内不治疗也能自愈。

6.2 严重反应 应针对出现症状分别进行治疗:(1)全身反应型:应进行退热和抗菌消炎的治疗,主要肌肉注射安痛定、地塞米松磷酸钠、抗菌素等药物,2次/d,连续3d。(2)局部胀肿型:肿胀部位用热毛巾进行热敷10~15d,肿胀部位可转小或消失。(3)流产型:出现流产症状应用黄体酮等保胎药物进行肌肉注射,早期有一定效果。(4)过敏型:对于严重反应的猪.牛可肌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磷酸钠等并结合对症治疗。对已休克的猪除迅速注射上述药物外,还要迅速针刺耳尖、尾根和蹄头,放血少许。将去甲肾上腺素2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

总之,动物的免疫应激反应存在于免疫的各个环节,需要时时观察,处处留意,把握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减少或避免应激反应的发生。

(2011–09–06)

S851.33

C

1007-1733(2011)12-0044-02

猜你喜欢

母源病原机体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母源抗体仔猪疾病防治作用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