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冬季节做好五种家禽病的防治

2011-04-13刘玉华,苏萍,孙希威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12期
关键词:鸡痘蛔虫病鸡



秋冬季节做好五种家禽病的防治

刘玉华 苏 萍 孙希威 (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 262100)

本文就鸡传染性鼻炎、鸡呼吸道病、鸡肠毒综合症、蛔虫病、鸡痘等五种家禽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作一下介绍。

1 鸡传染性鼻炎

1.1 症状与病变

鸡传染性鼻炎是鸡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多发生在秋冬寒冷季节。主要特征是鼻黏膜发炎,先是流出清水样液体,后变成浓稠的粘液,并有臭味;脸部水肿,有的蔓延到肉髯,眼结膜发炎、流泪,有的一侧眼眶组织肿胀,还可以从结膜囊内挤出乳白色凝块分泌物,严重的眼睛失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病鸡食欲减退或完全拒食,下痢,体况衰弱,羽毛松乱,蜷伏不动;幼鸡生长停滞,对成鸡产蛋影响较大;多数病鸡可以恢复变成带菌者,少数病鸡发生副鸡嗜血杆菌性脑膜炎,表现急性神经症状而死亡。

1.2 防治措施

1.2.1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尤其维生素要足量添加,能量饲料合理搭配,营养要全面,同时喂给充足的青绿饲料。(2)鸡舍内氨气含量过高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因素。寒冷季节舍内温度低,为了保温,门窗关得太严,造成通风不良。为此应安装供暖设备和自动控制通风装置降低鸡舍氨气的浓度。(3)寒冷季节气候干燥舍内空气污浊、尘土飞扬,应通过带鸡消毒降落空气中的粉尘,净化空气。(4)饲料饮水是造成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加强饮水器具的清洗、消毒和饮用水的消毒是防病的经常性措施,在必要时用敏感的药物添加于饲料中喂饲。(5)人员流动是病原主要的机械携带者和传播者,鸡场工作人员应严格更衣、洗澡、换鞋等。(6)鸡舍尤其是病鸡舍是大污染场所,因此必须十分注意鸡舍的清洗和消毒。

1.2.2 治疗原则 大群治疗时,可在饲料中添加0.5%磺胺二甲嘧啶,连喂3~4d,间隔2~3d,再喂3~4d。链霉素对副鸡嗜血杆菌有高度敏感性,成鸡每天肌肉注射100~200mg,轻的注射1次,重的可连续注射3d。此外,土霉素也有疗效,可添加在饲料或饮水中,但蛋鸡慎用,因其能引起产蛋下降。

2 鸡呼吸道病防治方法

(1)控制鸡舍温度,保持舍内温度变化小于10℃。白昼温度高时要降温,秋李极端高温日很少,采取自然或机械通风即可。夜晚温度较低时要保温,关闭门窗,严堵贼风侵袭。能人工营造温度较为稳定的内环境最隹。(2)呼吸道病往往为应激反应所诱发,因此在采取有应激反应的技术管理措施时,要尽量减小反应强度,缩短反应持续时间。①避免应激叠加。如免疫和断喙不要一起进行。②选择应激反应小的方法进行。如疫苗接种在达到效果的前提下,可采取饮水的不要注射。③料水中要加入抗应激的药物。(3)切实做好某些疫病的免疫工作。首先要做好免疫抑制病如IBD、CIA、MD等病的免疫,使机体始终处于健康和抗感染水平高的状态。其次要做好呼吸道病如IB、ILT、CRD等病的免疫工作,使机体始终保持对呼吸道病的高免疫状态。(4)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环境消毒。保持舍内外环境卫生,禁止无关人员入舍,工作服、用具等定期清洗消毒。(5)发病后及时治疗。若是病毒病,可用病毒唑、病毒灵、金刚烷胺等药物治疗。若是细菌或霉形体,可用红霉素、泰乐菌素、阿奇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治疗。治疗的同时,要加强管理,对未发病的群体要预防性用药。

3 鸡肠毒综合症

晚秋气候变化异常,昼夜温差大,肉鸡、蛋鸡常会出现以腹泻、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体重减轻、脱水为特征的肠毒综合征。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可发现其头部有脑液,个别鸡只的胸腺发红,十二指肠肿胀,肠壁增厚,用手触摸时感觉肠壁非常硬,肠管内无饲料,肠黏膜大量脱落,个别肠段有泡沫样物质和西红柿样粪便,胆囊变小,呈淡黄色,看上去好似无胆囊现象。

预防该病蔓延的主要措施是隔离病鸡、淘汰残鸡、清除垫料、彻底消毒。对发病鸡群,可用球净与病毒唑混合饮水,每天早、晚2次,中午用电解质饮水,连用3~5d,病情好转后用速补14连续饮水2d,使鸡群恢复良好的精神状况。为预防该病发生,除保持鸡舍内干燥、卫生,并定期用消毒药进行带鸡消毒或定期在补饲的砂中拌入消毒剂外,还要定期驱虫,防止大肠杆菌病与球虫病的发生。另外,发现鸡稀便时不要轻易地诊断为肠炎而单纯使用治疗肠炎的药物,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肠黏膜受损。

4 蛔虫病

蛔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鸡体健康的慢性、消耗性寄生虫病,由它造成的损失不亚于传染病,但易被人们忽视。养鸡户如发现鸡冠苍白、鸡体消瘦、羽毛松乱无光、翅膀下垂、行动迟缓、呆立不动、采食减少、产蛋量下降等现象,就应注意检查鸡体内是否有蛔虫寄生,以便适时给鸡驱除蛔虫,提高养鸡效益。

给蛋鸡驱除蛔虫的最佳季节是秋季,驱除蛔虫的首选项药物是盐酸左旋咪唑。饲料或饮水中加入药物20g/kg的用量,让鸡自由采食,2~3次/d,驱虫效果较好,而且使用安全。驱虫期间,要及时清除鸡粪,并进行堆积发酵,以彻底杀死其中的蛔虫虫卵,同时要对鸡舍、用具、场地进行彻底的清扫和消毒。

5 鸡痘

鸡痘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秋冬季节容易流行,秋季发生皮肤型较多,冬季白喉最常见。卫生条件较差,蚊虫和体外寄生虫也可传播本病。

目前,许多规模集约化养鸡户采用鸡痘疫苗刺种的方法,较好地控制本病的流行,但由于疫苗刺种方法不当会造成免疫失败,仍然发病;农村散养鸡刺种疫苗免疫失败多见,是由于受诸多因素限制和影响,以致该病年复一年流行,导致许多农家在秋、冬季不敢育雏。

实践证明,用0.2%甲紫溶液作为患病鸡的饮水,具有相当理想的疗效。方法是:当鸡痘开始在鸡群中流行,个别鸡只的冠、髯上出现疙瘩时,就开始给鸡饮服0.2%甲紫水,一般饮服3~5d,痘痂即可脱落而痊愈(甲紫溶液普通药店均有售,加水稀释10倍即为此浓度,可作为饮水)。病情严重鸡可用小刀将痘痂剥离,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然后用中成药六神丸,成年鸡每羽每次10粒灌服,连用3d即可。此法经济实用、操作简单,可适应广大农村散养鸡户防治鸡痘。

(2011–09–07)

S858.3

B

1007-1733(2011)12-0020-02

猜你喜欢

鸡痘蛔虫病鸡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皮肤型鸡痘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与防控
鸡痘的诊断与防控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胆石症术后T管引流蛔虫堵塞2例
四种消毒药对犬蛔虫卵的杀灭作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