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地方社科院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2011-04-11曾成贵魏登才

湖北社会科学 2011年11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成果哲学

曾成贵,魏登才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7)

关于地方社科院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曾成贵,魏登才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7)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目标选择是:优化配置社会科学创新资源,提高社会科学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理顺创新主体的系统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运行机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断繁荣发展。地方社科院是我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专门队伍,在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推动学科体系和学术观点的创新,深化科研方式和科研方法的创新,加快领导方式和管理范式的创新,强化政策支撑体系和科研保障体系的创新。

地方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创新型国家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作为支撑。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1](p1)地方社科院是我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专门队伍,在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必须把创新体系建设贯穿于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谱写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一、充分认识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时代意义和发展机遇

(一)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创新体系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携手推进。

首先,从技术创新的内容看,社会科学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创新是指技术创新,即将科技成果用于生产活动、企业经营,以创造经济价值、社会财富。技术创新从广义来说,包括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相适应的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开拓等内容。前者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联系密切,后者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任务。技术创新的参与者不仅是企业,还需要大学、科研机构、金融部门、政府机构多方面的密切协作。创新体系从组织结构上讲包括研究机构、企业和教育系统;从内容上讲,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人才,也包括社会科学人才。

其次,从社会科学的作用看,社会科学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有引导社会的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思想解放,就源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从而促进了改革开放的到来。科学技术成果的社会应用,离不开社会科学,需要通过社会机制,综合运用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才能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遇到的技术政策、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体制、文化观念冲突等问题。现在许多自然科学的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不是因为技术上的原因,而是缺少社会机制。研究如何通过经济机制、政治机制和文化机制使自然科学的创新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是社会科学的任务之一。

再次,从科学的综合性、集约化发展的趋势来看,社会科学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和技术各自独立并独立于社会的情况已经被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和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所代替。当代任何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所具有的高度的综合性质,不仅要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主要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求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结合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跨学科携手研究当代综合性课题,是知识经济条件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正确认识社会科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使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的各种要素实现优化组合,是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携手共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

(二)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和新挑战:[2](p1-5)一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了新态势,这就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密切观察、深入研究。二是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从未放弃,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面临新的挑战。三是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许多重大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回答。四是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更加明显,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趋增强,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引领社会思潮的任务更加繁重。

在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面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既需要自然科学发挥作用,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特别是当前,我国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处在加速发展、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更加突出:一是承载着建设强大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功能,二是承担着探索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现实问题的时代责任,三是肩负着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精神成果的历史使命,四是担负着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使命。要完成历史、时代、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哲学社会科学界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要求,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而要实施这一系列工程,必须加快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三)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推进着社会科学的创新。

进入21世纪的哲学社会科学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势。一是从发展方向来看,社会科学呈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特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融合,逐步走向一体化的趋势也愈加明显。二是从发展和转化的速度来看,社会科学的发展呈加速度趋势,表现为知识更新加速,知识的传播、扩展快捷而迅速,科研成果迅速增长,科研成果的应用周期越来越短,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面向决策、面向应用、面向发展,是当代社会科学的一个明显发展趋势。三是从发展规模来看,社会科学研究日趋社会化、国际化。表现在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规模日益扩大,原始的个体科研方式已被集体研究甚至是国际规模的研究方式所替代。随着社会科学内部的交叉和联系,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进一步增强,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化、国际化趋势更加突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知识信息国际化,国际间的社会科学合作研究及交流越来越频繁,国际性学术研究机构如世界社会学协会、国际生态学会、国际哲学协会、第三世界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相继建立。世界各国社会科学工作者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互访、建立跨国研究机构等形式,就全球或地区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联合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当代社会科学国际化的趋势。随着21世纪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交往的扩大,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化、国际化趋势将不断扩大,这也为我国社会科学在21世纪的创新性发展提出了要求,奠定了基础。四是从社会影响来看,社会科学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空前广泛,也更为深刻。上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已经证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打上了社会科学的时代烙印,社会科学已经深刻、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并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流通、组织结构、活动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将成为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领域,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更加受到重视,我国将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这一方面对社会科学提出了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社会科学也惟有不断创新,才能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更加广泛、深刻的影响,尽到自己的历史责任。

二、关于地方社科院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若干思考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运用新思想、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对社会现象、精神现象等进行超越性的理性加工,从而揭示和预见其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科学探索活动。以社会需要为核心的创新理论是其本质特征,以超越社会现实为前提重建对文化资源的使用模式是其重要特征,以新技术为依托开发公共领域是其时代特征。[3](p30)社会科学创新的目标选择是:优化配置社会科学创新资源,提高社会科学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理顺创新主体的系统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运行机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断繁荣发展。

地方社科院是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智库的重要发展关头,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可谓任重而道远,需要全国社科同仁共同探索和推动。结合湖北省社科院多年的探索实践,我们认为,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一)推动学科体系和学术观点的创新。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在号准“贫脉”进度上体现精准和领跑。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江西牢牢抓住“精准”这个“牛鼻子”,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在全省范围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不设指标、不设限制,确保不落一户、应进尽进。对每一户、每一名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精准识别,切实做到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确保扶贫攻坚有的放矢、精准到位。

1.研究功能的变化迫切要求进行学科体系创新。传统式的研究以经院式的学术研究、典章研究和文化传承研究居多。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文化经济和“软实力”的比拼,科技创新对人类理智和道德的挑战,理论研究的问题性时代已经到来。问题意识已经把许多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召集到一起,形成跨学科、多学科的“问题研究”。国内改革开放促成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空前发展,要求我们在思想性资源的获得和科学操作性资源的获得以及对它们的优化组合上加大研究力度。面对国际国内新的形势、新的理论需求,如果我们继续满足于让问题和资源都停留在传统的学科分化体制的界线内,就只能“绕着问题走”、“看着问题转”,言不及义而丧失学术联系实际、指导实际的功能。因此,随着问题时代的到来,研究功能的变化,必须推进学科体系创新,重新构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门类体系,制定符合国家发展、时代需要和世界形势的新的学科目录。

2.改革科研组织体系是学科体系创新的关键。当前,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趋势越来越明显,已经很难把一个重大问题简单地归属于某个单一学科。以诺贝尔奖为例,现在已经很难从单一的传统学科产生诺贝尔奖。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已经无法划定是文科的、理科或工科的问题。比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交通问题、国家安全问题、创意经济问题、人工智能问题等等。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要求以领域、问题为导向组织跨学科的研究,以问题为中心组建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已成为当代学术研究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传统的研究所、研究室体制已不适应学术研究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研究组织模式的创新,打破学科、单位、地区的壁垒,组建研究中心、课题组、工作室等新的组织体系,特别要扶植一批问题意识明确、基础学科崭新、社会功能有效的研究中心,形成一支与现实需要密切相关的科研队伍和人才梯队。

3.研究现实问题是学术观点创新的源头活水。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源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彰显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要密切关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课题,聚焦重大现实问题,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使研究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切实发挥好党和人民事业思想库的作用。

(二)深化科研方式和科研方法的创新。

1.大胆借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面临日益复杂且难以调控的社会环境,现代文明需要的是更先进的研究手段与技术、更大的信息量和更加个性化的思考方式,现代化的研究手段与方法是理论创新的技术支撑。要敢于变革传统手工式的、个人单兵作战的小农生产方式,大胆借鉴现代化的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现代生产方式,采用现代化的研究手段与技术。在研究方法上,确立综合与比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模糊方法、数学模型等一系列先进方法,善于借鉴和吸收现代各学科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倡导超越一个学科与一个视角的综合研究方法、交叉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当前尤其要注重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技术科学的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积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多学科的协同攻关,在彼此间相互综合、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和相互碰撞中寻求突破,从而充分发挥现代科学的整体优势和多学科杂交优势,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进展、新的方法和新的理论。

2.实施企业化的科研运作模式。要善于学习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绩效管理、项目管理、流程管理、精品管理、质量管理等先进经验。坚持科研工作项目化、项目实施工程化、工程落实精品化。重大课题坚持招投标制,成果验收坚持专家评审制,成果转化坚持责权利结合制。对外承接的横向课题坚持有偿服务制,实行定单生产、签约执行、中期督办、履约收购等管理办法。借鉴产品营销办法,不断改革和完善科研成果宣传、转化机制,努力使精神产品转化为文化生产力。

4.拓展国际化的合作交流渠道。地方社科院由于受经费、信息、区位和人才等多方面的制约,容易形成封闭状态,强调国际合作、走开放型科研的路子,对于促进学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领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实到虚拟、从物质到精神、从个体到群体、从自然到社会,各个层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拓展,为哲学社会科学开辟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抓住机遇,紧密结合时代重大课题,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进行科学思考和大胆探索,不断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视野和领域,增强学术精神的时代性,延展创新的空间。必须打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自我封闭状况,树立全球化眼光和全球化意识,加强与国际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在合作与交流中撞击思维、启迪灵感、寻求共识,增强理论创新的活力。只有这样,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才会兼具传统性与现代性、世界性与民族性,不断创造出富于时代精神、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新理论、新思想、新体系。

(三)加快领导方式和管理范式的创新。

1.优化配置社会科学创新资源。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资源,指的是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中,一切可被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总称。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特征,当前要优化配置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资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4](p83-85)第一,思想资源。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的,而是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之上才有可能。思想资源的主体是学术资源,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学术思想,前一代人的学术思想成果构成了下一代人的学术思想发展的基础。要优化配置创新资源,首先就是要继承和光大古今中外优秀的精神财富,并创造出新的成果。第二,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指反映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事件、事实、数据、情况的信息。创新主体通过获取事实、数据、消息等原始资料,经过分析、综合、验证已有观点,从而形成自己的新观点。信息资源由于具有数量巨大、分布零散、收集提炼难度大等特点,过去往往不被社会科学工作者重视。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要实现学术思想的创新,必须善于利用信息资源。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了一本轰动世界的名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该书的基本素材来源于他订阅的全美各地的报纸,他共收集了200万张剪报,从中筛选出世界各地的信息,加以归纳整理、综合分析,从而预测社会的发展。奈斯比特的成功表明,信息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反映着各种社会问题,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是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不可缺少的一环。第三,物质资源。物质资源是指创新所需的资金和必要的技术条件,其中主要是资金。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所面对的大多是整体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资金投入远大于传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因此,各级地方社科院在努力争取当地政府对社会科学资金投入的同时,要想方设法争取各类基金课题和横向合作课题,最大限度地获得经费资助。第四,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活”的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的可能性,并直接影响着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实践的效率。丰富的人力资源承担着创新活动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分工,优秀的人力资源能够发挥出物质资源所难以形成的巨大凝聚力和推动力。在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中,必须坚持人才强院的战略,认真做好人才的引进、使用和培养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2.领导方式实现两个转变。建立地方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关键在于地方党委、政府要进一步转变领导方式,努力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发展空间。[5](p77)第一,由控制管理范式转到调节管理范式。一是投入地方社科院的财政性研究经费要统筹使用,项目要整合,要尽可能集中,避免分散、分割而带来的重复浪费,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事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上,投入到事关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基础学科的研究上。二是要制定法规促进社会资金更快更多地进入社科研究机构中。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政策、收费减让政策、办事简化政策等促进民间资金的进入,逐步形成财政经费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的科研经费支撑新格局。三是进一步明晰政府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管理范畴。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科学的政策,监督政策的执行,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市场不可能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应再集裁判员、运动员、主办者、承办者于一身了。第二,由刚性管理范式向刚柔相济范式转变。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取得数量性增长的同时,质量性增长问题突出,可以说,增产未增收、增产质未优。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过多地使用了刚性管理范式,在科研活动中,以科研的数量(篇数与字数)与级别(成果转化载体的行政级别、社会等级)论英雄,实行一票否决制。在刚性管理范式下,有的人著书不立说,有的人以商业手段发表论文,有的杂志以商业手段推销版面,有的找枪手代劳,有的沽名钓誉,有的权学交易,有的弄虚作假,有的被逼无奈而违心搞短平快,等等。显然,这种刚性管理是有弊端的。但从中国的传统与经济转轨阶段的国情看,从实际调查看,在相当长时间内还不能完全取消刚性管理模式,只能实行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其一,大幅度减少刚性考核的数量指标,拉长考核时间。比如不搞年度考核,实行聘期考核。其二,对公认的基础理论研究专家实行较长时间(如五年)免于考核的制度,实施备案登记制度,确保出高质量的研究精品。其三,要有学科划分,但不可固化。要改变经济学研究员只能发经济学文章,发其他学科文章不算科研成果的游戏规则,鼓励跨学科研究,促进学科交叉、渗透、交叠、互动,为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新的学术增长点的发展创设自由的空间。其四,推进理论成果的转化。可考虑在课题研究经费中划出一个固定份额专门用于成果的转化推介,加强成果转化队伍建设,重视成果转化的方法论研究和平台建设,促进理论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市场主体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

3.积极改进管理方式。管理创新是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保证、有力引导与重要突破口。当前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四种关系:其一,计划和学术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官方的科研计划往往距学术较远,而距政治或现实需要较近。官方所关切的,学术界不一定关切;学术界关切的,官方却不一定重视。因此,在制定科研计划时,必须真正吸收坐“冷板凳”专家的参与,真正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防止单凭“权威”级人物定规划的片面做法。其二,项目和成果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评价,存在着项目与成果的内在矛盾。项目往往是“官方”的,主旋律的,因而项目的成果,在官方的支持下,部头大,印制好,加上足够的宣传,往往规模宏大,先声夺人。但这种成果常常会出现政策含量偏大、学术含量不足的现象,外表的辉煌下面是思想的贫乏。而真正在学术上有影响、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学术成果,却往往进不了所谓的项目。因此,必须处理好项目和成果的关系,既要重视争项目、争经费,又要避免雷声大、雨点小、出平庸之作敷衍应付项目的现象出现。其三,大和小的关系。受自然科学重大发现推动整个科学体系发展的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强调重大课题的研究。但什么样的课题才算重大课题、有影响的课题,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研究方法往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用小题目做出大文章。马克思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学研究,也是从最简单、最一般的商品交换入手的。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课题的大小只是相对而言,更重要的是在于学术识见和功力。功力不够,识见不广,缺乏学术的深邃和敏锐,“大课题”也做不出好文章。从管理创新的角度讲,有必要对以往的“大小观”予以调整,不再过分强调“题目”的重大,而是注重“成果”的重大。其四,集体攻关和个人研究的关系。在传统的社科研究中,追求个人著书立说、流芳百世的较多,而在现代研究中,集体攻关、协同研究的呼声越来越高。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既不能强调个人的权威作用而忽视学术团队建设,也不能脱离学术创新的内在规律,搞不切实际的“拉郎配”。因此,有必要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门类、不同课题予以区别对待。

(四)强化政策支撑体系和科研保障体系的创新。

1.健全政策支撑体系。党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大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各项政策的落实力度。近些年来,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中央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教育部在高校实施了“繁荣计划”,[6]取得了明显成效。建议在社科院系统实施“思想库”工程,此工程包括人才建设资助计划、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名报名刊名网建设计划、数据库建设计划、调研基地建设计划等,每项计划明确规定具体的项目、经费、落实措施等。通过“思想库”工程建设,为地方社科院搭建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2.完善成果评价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建设,要求有科学客观的成果评价体系作为科研工作的风向标。科学的评价体系应处理好政治导向和学术自由的关系、质量和数量的关系、时效性和恒久性的关系、超前性和现实性的关系、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关系。根据上述评价原则,我们认为,社科成果的评价体系应由以下六个方面构成:一是同行专家评议法。通过采取通信评审和会议评审的办法,组织同行专家对被评价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评价,写出综合评价报告和鉴定结论。二是刊物级别评价法。即以文章发表的刊物级别为参照系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三是被引情况评价法。即以论文、著作公开面世后,刊物的转载率、读者的引用率、网络的点击率等作为参考要素,考核成果价值的大小。目前,CSSCI已成为我国人文社科类成果公认度较高的评价系统和评价依据,除此之外,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期刊网等纸质或网络出版物转载或摘编是社科学术成果评价的重要依据。四是代表性成果评价法。即以代表性成果作为评价学者学术成就的一种方法。代表性成果由学者自己推荐,科研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形成成果鉴定意见。五是成果社会影响评价法。即指成果被决策部门采纳、被省级以上领导批示、被各类媒体宣传以及在各种报告会、研讨会、学术讲坛上发布后而产生的社会反响情况。可以通过考核成果的批示率、转化率,采用单位的评价、受众对象的反响等办法反映出来。六是成果查新法。为了保证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必须推行成果查新制度。通过查新,了解被考评成果所涉及领域里的研究状况,以便准确判断成果研究水平和价值。

3.实施创新优先权制度。优先权问题是创新的外在表现,谁取得了优先权,即意味着其在相关问题研究方面取得创新。研究制度经济学的学者认为,对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的承认是一种原动力,这种原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制度上的强调。[7](p110、395)这种承认可激发创新主体的内在动力,驱使他们去不断创造。关于优先权的制度约定,通常包括学术研究方法规范、学术评价与批评规范、论著撰写规范、著作人署名规范、引用文献规范等。谁在这些方面率先提出自己的主张并被业内采用,谁就赢得了此规范的创新优先权。当然,我们在强调制度承认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制度本身的创新性,任何一个机制的发展都离不开稳定的制度支持和有效实施。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制度的稳定性、确定性、有效性在促进该系统进步的同时,又会形成一种惯性,使制度出现功能失调,产生制度的惰性。

四是加强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建设。其一,加强政府指导。学术规范涉及到教学、科研、新闻出版、传播媒体等行业,要加强学术规范建设,必须由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联合行动,由中宣部总协调,分别制定各行业的学术规范条例,由人社部总督导,结合考核、奖惩等工作予以贯彻落实。其二,加快行业自律制度建设。各个行业的最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本系统、本单位学术规范的具体实施办法,加强对全行业标准的宣传教育和督促指导,惩处学术不端行为,搞好行业自律。其三,健全学术批评制度。[8](p8-10)学术批评是学术的生命,健康的学术批评应遵守一些起码的规范。如了解自己的批评对象,读过自己想要批评的书或文章;批评的态度要实事求是,说理要严密透彻;批评必须尊重原意、尊重原文;既倡导批评,又允许反批评。其四,建立健全学术监察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刘延东同志在全国学风与学术规范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9](p2)构建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在教育、科技、文化等主管部门设立学术打假机构,监督检查各学术研究机构的学术反腐预防情况,受理并调查学术违规举报,处理学术违规人员,真正把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建设纳入学术反腐之中,依靠制度和法律整肃学风和学德,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5.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其一,以聘用制、竞争上岗、绩效考核为基础,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其二,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尊重学术自由,倡导学术争鸣,鼓励良性竞争,营造宽松环境,努力形成健康清新和谐的学术生态。其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后勤服务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包括行政管理体系、图书资料体系、报刊网络体系、后勤服务体系、现代化办公体系等在内的科研综合保障体系。坚持服务社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方向,努力推进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1-03-17(1).

[2]刘延东.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info.jyb.cn/jyzck/201003/t20100301_342900.html,2010-03-01.

[3]张志强.论社会科学创新[J].河南社会科学,2011,(6).

[4]刘明诗,袁哲.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资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1,(3).

[5]顾海兵.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的范式创新[J].社会科学论坛,2005,(4).

[6]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3/content_62171.htm,2003-02-10.

[7]R.K.默顿.科学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张意忠.开展学术批评,提高学术水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

[9]刘延东.在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0-04-09.

C3

A

1003-8477(2011)11-0050-05

曾成贵(1954—),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研究员。魏登才(1966—),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张晓予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成果哲学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菱的哲学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