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2011-04-08彭莉贞夏为书刘毅吴云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置管护士长病区

彭莉贞 夏为书 刘毅 吴云燕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江西南昌330006)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使其顶端置入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置管术。这种静脉给药途径留置时间长、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适合于肿瘤化疗、肠外营养及长期静脉输液患者,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1]。但是作为唯一一项由护士操作的有创技术,其并发症的发生不容忽视,如静脉炎、导管断裂、导管移位等,这些都影响了PICC的临床应用及推广[2]。我科2008年8月开展PICC以来,严格执行PICC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有效提高了PICC置管成功率和导管留置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前期工作

1.1 向医院提出申请,联系相关培训医院,确定参加PICC置管规范化培训及资格认证人员 在院领导的重视和护理部及科室领导的支持下,首批派遣肿瘤科两名护士长,送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PICC教育培训中心专项学习。其中一名护士长资历较老,另一名为年轻的护士长,均为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热爱护理事业,有较强的领悟及动手能力,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PICC教育培训中心培训期间,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系统地学习了PICC基本理论知识,如血管解剖知识,置管程序,掌握其适应证、禁忌症、并发症及导管维护注意事项等,并在临床上实践操作给学员看,要求学员在模具上练习。参加考试,取得PICC资格认证证书。

1.2 成立PICC小组及资格认定领导小组 要培养一支PICC专家型队伍,使置管、维护及健康教育流程管理规范化,就应加强PICC临床置管操作、维护技术及健康教育流程的理论操作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科内及院外的维护、健康教育,从而真正做到PICC置管操作专业化,维护技术普及化,健康教育流程格式化。根据护理部的安排,由肿瘤科各病区护士长担任PICC小组成员,由科护士长及另2名取得PICC资格认证证书的护士长成立资格认定领导小组。

1.3 学习PICC相关知识,培训护理人员,积极推广应用 在学习PICC理论之前,告之护士,PICC导管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从而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及化疗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和组织坏死。另外,护士的规范操作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长时间留詈PICC导管的关键。同时强调肿瘤患者长期留管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由外出学习的护士长在科里进行PICC理论专题讲课。

2 组织实施

2.1 制订PICC相关资料 参考培训医院及相关文献,结合卫生厅的PICC置管同意书,同时制定了置管记录本、维护记录表、出院维护表等一系列资料。按照新技术准入制度,向医院相关部门提出申请,授权后予以实施。

2.2 PICC材料的准备 准备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硅胶导管,导管型号为4Fr,全长65 cm。

2.3 患者的选择 为了确保PICC安全顺利的开展,选择合适的患者是成功进行PICC置管的第一步。针对患者最关键的是其顺应性和血管条件,我院首例选择的是一位大学教授,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她为我们开展此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4 患者病区护士的培训 确定了患者也就确定了病区,PICC置管质量与后期维护工作有着密切关系,为此,我们对该病区的所有护士再次进行培训与考核。尤其针对PICC的冲管与封管、换药等维护工作进行模拟训练。每位护士考核均合格后在该病区实施,由外出学习的两位护士长全面负责。

2.5 PICC资格认证 PICC资格的认证由资格认定领导小组对未外出学习的护士长逐个进行一系列的培训与考核,认证后方可实施PICC置管操作。对血管条件较差,穿刺困难者,由资格认定领导小组综合讨论,确保一次穿刺成功。我院肿瘤科有6个病区,共225张床位,我们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逐步在各病区实施,目前6个病区均已开展。为了保证PICC顺利开展,我们每天对PICC导管情况进行评估,正常上班时间的换药由PICC小组成员或专科护士完成。出现问题由PICC小组成员进行会诊,对发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总结经验。

3 专业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的培训与管理

3.1 置管后患者及家属的培训与管理 研究显示[3],PICC置管时间的长短和并发症的发生,除了与护理人员正确的导管维护相关外,还与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有很大关系。因此,我科制订了PICC置管后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有:(1)教会患者自我观察,发现PICC导管有回血、贴膜破损、穿刺点有渗血、渗液或局部有红肿热痛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告知护理人员;(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PICC基本知识,更换贴膜时间等;(3)告知其日常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如穿刺侧肢体避免提重物等,取得家属的配合。

3.2 置管出院后患者及家属的培训与管理 化疗间歇期患者需带管出院,本地患者可在我科由专业护士进行维护,外地患者由于县、市以下的医院大部分未开展,每周一次的院外导管维护是目前令我们担忧和患者及家属困扰的问题。因此,对置管出院后患者及家属导管的培训与管理尤为重要,关系到导管的留置时间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采取由专业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培训,每次维护均给患者及家属讲解维护要点,出院前要求患者或家属复述一遍并让其带一份维护操作流程回去,同时带好维护所需物品,原则上要求回当地正规医院维护并留下联系方式。

4 体会

我科2008年8月~2010年7月实行PICC人员培训与管理以来,包括乳腺科共成功置管568例,未出现一例严重并发症。通过对PICC置管、维护及并发症等会诊工作的开展,满足了临床各科室的需要,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而培养专业护士是今后护理工作发展的重点指向。PICC资格认证制度确保了置管护士的操作技能,有效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此外,置管前要加强对患者的综合评估,严格掌握准入制度和适应证,充分做好置管前准备工作。通过加强PICC人员的置管后和出院带管回家的维护工作,有效提高了PICC置管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为PICC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PICC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对于PICC置管及维护起着重要作用,既满足了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也促进了静脉输液治疗向专业化、程序化的方向发展。

[1] Harter C,Ostendorf T,Bach A,et al.Peripherally instered central catheter for autologous blood progenitor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J].Suppor Care Cancer,2003,11(12):790-794.

[2] 张照莉,阮健,蔡华荣.流程管理在PICC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214-215.

[3] 刘莉,李任萍,李馨悦.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健康教育[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3):219-220.

猜你喜欢

置管护士长病区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