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味板蓝根颗粒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2011-03-12司梁宏李燕思

东南国防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板蓝根颗粒剂体温

司梁宏,尚 宁,李燕思,马 静,邱 彦

十味板蓝根颗粒为我院自制中药制剂,由板蓝根、金银花、大青叶、连翘等十味中药材组成,其方中君药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1];临床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流涕、咽痛等症,并且疗效显著。为了取得详细观察资料,对部分患者采取住院治疗的方法,专注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自2008 年10 月至2009 年10 月解放军某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患者145 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对照组70 例;两组均急性起病,病程在48 h 之内,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38℃以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2]。排除以下患者:上感伴肺部并发症(原发性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病毒与细菌混合性肺炎)者,肺外并发症(Reye’s 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者,合并肺部其他原发性疾病、肺结核、肺肿瘤患者;已使用过治疗药物者如抗生素、激素、抗病毒和解热镇痛药物;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年龄在18 岁以下或65 岁以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两组年龄、性别及症状体征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十味板蓝根颗粒剂[解放军454 医院制剂室,南制字(2006)F54007号],15 g/次,3 次/d,开水冲服。对照组:口服复方板蓝根颗粒剂(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公司),15 g/次,3 次/d,开水冲服。两组疗程均为3 d。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观察 ①主要症状:发热、咽喉肿痛、咳嗽、流清涕;②体温;③白细胞计数。

1.3.2 安全性观察 一般体格检查;血、尿、粪常规化验;心、肝、肾功能检查。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痊愈:治疗3 d 以内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基本消失;显效:治疗3 d 以内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治疗3 d 天以内体温较以前降低,主要症状部分消失;无效:治疗3 d 以内体温未降或升高,主要症状无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1.4%,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χ2=4.719,P=0.03),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487,P=0.006),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比较 治疗组75 例体温由治疗前的(38.96±0.82)℃,恢复到治疗后(36.52±0.23)℃,有统计学意义(t=25.915,P=0.000);WBC 总数从治疗前(5.62±1.70)×109/L减少到治疗后(4.75±0.32)×109/L,有统计学意义(t=4.655,P=0.000)。对照组70 例患者,体温由(39.14±0.93℃),恢复到(37.01±0.58)℃,有统计学意义(t=17.323,P=0.000);WBC 总数从(5.77±1.86)×109/L 减少到治疗后(4.83±0.57)×109/L,有统计学意义(t=4.152,P=0.000)。治疗组在治疗后的体温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t=6.593,P=0.000),而WBC 总数治疗后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008,P=0.316)。

给予药物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上呼吸道感染所伴有主要的发热、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均有明显消失或改善。治疗组的发热消失率较对照组高,但两组统计无差异性(χ2=1.763,P=0.184),治疗后咽喉肿痛症状消退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057,P=0.044),咳嗽症状消失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2.245,P=0.134)。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比较

2.3 安全性观察结果 治疗前后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粪尿常规,以及肝功、肾功、心电图等检测均无异常出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均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3 讨 论

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4]。常见病原体为病毒,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少数细菌感染也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等,可引起鼻、咽、喉扁桃体等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浆液、黏液及脓液渗出,产生鼻塞、喷嚏、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5-6]。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根,习惯称为北板蓝根。十味板蓝根颗粒剂由板蓝根等十味传统清热方中常用成分配伍而成,其功效为疏风发汗解表,清热解毒利咽,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流涕、咽痛等症。药理实验与临床已证实,十味板蓝根颗粒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及抗炎的功效。动物体内实验已证明,十味板蓝根颗粒能显著降低啤酒酵母所致的大鼠直肠温度升高,并能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腹痛的扭体次数,同时显著延长小鼠热板的痛阈时间,具有显著的解热和镇痛作用[1]。十味板蓝根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角叉菜胶及二甲苯所致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的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内炎性物质的渗出,对急性和慢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体外细胞实验结果,十味板蓝根颗粒剂浓度在500 μg/ml以上能明显抑制对柯萨奇病毒B3 株(CVB3)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致细胞病变作用。板蓝根及以其为主药的多种制剂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治疗病毒性感染的常用药物,如板蓝根片、板蓝根颗粒剂及板蓝根注射液[8]。其复方制剂疗效佳,本品中配伍多味中药材,中医辨证施治,全方配伍共奏疏风发汗解表,清热解毒利咽之功,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甚佳。

本研究表明纯中药制剂十味板蓝根颗粒剂可明显调节患者的临床症状,起效快,疗程短,疗效确切,对控制病情、促进患者机体恢复起到良好的作用,安全且无毒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1] 邱 彦,司梁宏,刘 静,等.十味板蓝根颗粒解热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药材,2009,32(7):1117-1119.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14.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8-59.

[4] 肖 柳.中医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2):28-29.

[5] 孙春玲,宋好玲,程会云,等.中医药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综述[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0,21(5):372-373.

[6] 王晓波,于晓华,刘卫平.某应急兵站秋季野外驻训期间发病情况调查[J].东南国防医药,2008,10(2):157-158.

[7] 司梁宏,黄 宁,刘 静,等.十味板蓝根颗粒剂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8,24(6):519-520.

[8] 石 磊,万宗明,董瓅瑾,等.四种板蓝根提取物抗流感病毒实验研究[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9):689-691.

猜你喜欢

板蓝根颗粒剂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关于颗粒剂登记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您真的了解板蓝根吗
复方板蓝根颗粒及板蓝根的质量研究概况
天等:板蓝根“钱”景广阔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