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常新生儿鼓室声导抗测试分析

2011-03-12朱列罕

东南国防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单峰双峰外耳道

罗 萍,肖 莉,朱列罕

新生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项目包括听力筛查、诊断和干预,是一项系统化和社会化的优生工程,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1-2]。鼓室声导抗测试(tympanometry)能提供中耳结构和功能状态信息,一般成人和儿童以226 Hz 低频探测音进行中耳功能分析,为了解哪种探测音更适合于婴幼儿鉴别中耳功能,本研究对出生3 d 内的正常新生儿进行226 Hz 和1000 Hz 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借以观察正常婴儿鼓室声导抗图的特点,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0 年2 月至4 月间在本院足月妊娠的,在出生后3 d 内全部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筛查的新生儿74 例,男40 例,女34例,共148 耳。

1.2 检测方法 在安静环境中,用棉签擦拭新生儿外耳道,待其处于安静入睡状态后使用美国GSITympStar 中耳分析仪Version Ⅱ进行探测音为226 Hz 和1000 Hz 的声导抗测试,加压方向从+200 daPa到-400 daPa,泵速50 daPa/S,检查时确保探头和外耳道口密闭,直到引出重复可信的鼓室声导抗图,并记录1000 Hz 探测音鼓室声导抗图的峰压、峰声导纳值、+200 daPa 和-200 daPa 的声导纳值、峰补偿静态声导纳值(峰声导纳值与+200 daPa 声导纳值之差),以及226 Hz 探测音鼓室声导抗图的峰压、峰补偿静态声导纳和外耳道容积。

1.3 统计学处理 参照Liden/Jerger 分型法[3]及声导抗峰值的有无及个数进行归类。对两类探测音产生的主导图形各参数运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计算其95%的可信区间值,两组峰型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种频率鼓室导抗图图形分析 正常新生儿148 耳226 Hz 鼓室导抗图以双峰为主;1000 Hz 鼓室导抗图以单峰为主,18 耳没有明显的峰值及平缓的上升支,曲线平坦或从+200 ~-400 daPa 逐渐下降,为平坦型,还有7 耳无法归类,仅有上升支或下降支,称为其他型,见表1。

表1 两种频率鼓室导抗图图形分析[耳数(%)]

注:与1000 Hz 比较,*P <0.05,**P <0.01

2.2 118 耳1000 Hz 单峰型鼓室导抗图检测结果主要参数按95%可信区间计算:峰压为6.65 ~85.00 daPa,峰声导纳值为1.69 ~2.56 mmho,+200 daPa 的声导纳值为1.29 ~1.75 mmho,-200 daPa 的声导纳值为0.68 ~1.18 mmho,导抗图宽度为101.20~155.00)daPa,峰补偿静态声导纳为0.23 ~1.12 mmho。

2.3 139 耳226 Hz 鼓室声导抗图检测结果 主要参数按95%可信区间计算:峰压为15.87 ~63.77 daPa,补偿静态声导纳值为0.46 ~0.65 mmho,外耳道容积为0.38 ~0.90 ml。

3 讨 论

鼓室声导抗技术是评估中耳功能的无创检测手段,目前较常用的是226 Hz 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检查,对于成人和儿童中耳疾病的诊断有很好的作用,但对于小于6 个月的婴幼儿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却不高,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4]。而1000 Hz 鼓室声导抗测试被发现与鼓气耳镜的确诊率有较高的一致性,近年来备受关注[5]。因此本文以通过TEOAE筛查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象,探讨其226 Hz 和1000 Hz 探测音鼓室声导抗图的形态及特征。

通过测试显示,正常新生儿226 Hz 探测音鼓室导抗曲线主要表现为双峰型,而用1000 Hz 探测音测试时却以单峰为主,即双峰型鼓室导抗图出现的比率随探测音频率的增加而降低。这与杨琨等[6]报道结果相近。一般来说成人正常鼓室曲线为光滑对称的单峰,产生双峰的原因通常认为是鼓膜松弛或听骨链中断,但对听力正常的新生儿而言并不适合用成人的情况来解释其产生双峰的原因。由于新生儿鼓部尚未发育,无骨性外耳道,且外耳道短而软[7],另外新生儿鼓膜脱离羊水长期浸泡的时间不长,鼓膜比较潮湿[8],使得新生儿中耳总质量较高,顺应性较成人下降,影响了中耳的机械声学特性,而低频探测音因主要反映中耳劲度特性,所以在测试仪器加压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类似鼓膜的运动,导致鼓室曲线呈双峰型;相反高频反映中耳的质量优势,所以主要产生类似成人正常中耳的单峰型鼓室导抗图。温瑞金等[9]曾报道226 Hz 探测音鼓室曲线出现双峰率也会随婴儿增大而减少,这也表明新生儿鼓室是质量占优势的系统。因此对于这些通过听力筛查的正常新生儿来说,双峰型鼓室导抗图并不能认为中耳功能异常。

在成人和儿童中平坦型鼓室导抗图常见于中耳积液,但74 例正常新生儿226 Hz 探测音鼓室导抗曲线有9 例为平坦型,占6.08%,1000 Hz 探测音鼓室导抗图中平坦型有18 例,占12.16%。正常新生儿产生平坦型鼓室导抗图的原因尚不清楚,这可能是新生儿外耳道容积小于探头的校正容积,使得新生儿耳道实际声压级大于探测音声压级,由此激发镫骨肌反射导致代偿性的峰声导纳值降低[10];也可能与新生儿中耳腔内羊水及间叶细胞等尚未吸收有关[11]。一般是认为通过了TEOAE 筛查则提示中耳至外毛细胞听觉通路功能正常,但因新生TEOAE筛查有假阴性[12],因此不能排除这类婴儿有轻微中耳功能障碍的可能。通过对比发现通过TEOAE 筛查的正常新生儿未通过1000 Hz 鼓室声导抗测试的概率明显大于226 Hz。这表明226 Hz 敏感性不如1000 Hz。而Margolis 等[13]对足月新生儿的研究显示,在未通过TEOAE 筛查的新生儿中,有50%未通过1000 Hz 鼓室声导抗测试,但在通过TEOAE 检查的新生儿中,只有9%的患者未通过1000 Hz 鼓室声导抗测试。另外,陈文霞等[14]在对平均年龄为10 d的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中观察,与颞骨薄层CT 相比,226 Hz 探测音鼓室导抗图的敏感性为0%,而1000 Hz 探测音鼓室声导抗图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85.7%。因此对婴幼儿采用1000 Hz 探测音作鼓室测量可能会更准确。

另外7 耳(4.37%)的1000 Hz 探测音鼓室导抗图仅有上升支或下降支,没有确定的声导纳峰,称为其他型,这类鼓室导抗图的产生原因也不明确,认为可能与婴幼儿咽鼓管功能不完备,调节功能差有关;也可能与测试的误差有关。所以建议平坦型和其他型婴儿应复查TEOAE、鼓室声导抗检查以及结合其他听力学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判断。

虽然婴幼儿的中耳功能以高频测试更敏感,但226 Hz 探测音鼓室导抗图能提供外耳道容积等信息,因此在测试中,一般会将两种测试相结合,为新生儿中耳功能评估提供参考;随着月龄的增加,上述参数是否会发生变化,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1] 黄丽辉,倪道凤,卜行宽,等.我国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指南”编写思考[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17(2):93-94.

[2] 蔡大勇,王 迅,李雪军.Alport 综合征1 例并家族谱系调查[J].东南国防医药,2006,8(3):237.

[3] 姜泗长,顾 瑞.临床听力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200-202.

[4] 倪道凤.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7,22(1):11-13.

[5] Harris PK,Hutchinson KM,Moraver J.The use of tympanometry and pneumatic otoscopy for predicting middle ear disease[J].AM J Audiol,2005,14(1):3-13.

[6] 杨 琨,刘志奇,黄治物.正常新生儿226 Hz 及1000 Hz 探测音鼓室导抗测试[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8,22(5):420-423.

[7] 罗仁忠,温瑞金,王美芬,等.6 岁以内小儿鼓室压与静态顺值的特点[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16(10):525.

[8] 蔡正华,彭士春,恩 晖,等.正常新生儿声导抗特性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7,15(5):354-355.

[9] 温瑞金,罗仁忠,王美芬.226Hz 探测音下婴儿双峰型鼓室导抗图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3,11(3):209-210.

[10]Kei J,Allision-Levick J,Dockray J,et al.High-frequency(1000 Hz)tympanometry in normal neonates[J].Am Aead Audiol,2003,14(1):20.

[11]倪道凤.婴幼儿中耳的诊断和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9(3):577-579.

[12]莫玲燕.小儿听觉电生理测试的临床应用简述[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17(5):416-419.

[13]Margolis RH,Bass-Ringdahl S,Hanks WD,et al.Tympanometry in newborn infants—1K Hz norms[J].J Am Acad Audiol,2003,14(7):383-392.

[14]陈文霞,许政敏.125 例新生儿的鼓室导抗测试结果分析[J].听力与言语疾病杂志,2009,17(6):546-548.

猜你喜欢

单峰双峰外耳道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双峰映辉
灵 山
Kirchhoff方程单峰解的局部唯一性
Artist Prints Charms of West Lake
自信满满的炼钢工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关于单峰偏好的注记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
血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