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判性思维在护理临床工作中的运用与实践

2011-02-21彭向阳黄穗芳麦润章

中外医疗 2011年1期
关键词:护理职业评判资料

彭向阳 黄穗芳 麦润章

(深圳市人民医院 广东深圳 518020)

评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亦译为批判性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评判性思维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创立的一种批判理论,它所提倡和主张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近几年来,我国对护生评判性思维的研究相对较少,护士作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培养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评判性思维的临床运用与实践

1.1 自主、质疑,确定资料的可信性

正确的质疑是思维评判性的外在表现,由于不断的引导与训练,护士养成了反思、质疑习惯,在根据资料形成推论时,不为情境暗示左右,善于质疑,确定资料的可信性。根据资料得出某一判断后,仍进一步收集资料。证实自己的判断,同时要排除资料假阳性,如患者尿量少,除怀疑体液不足,同时要排除尿管受压等情况。

1.2 注重证据,避免与实际不符

在做每一个判断时,必须进一步收集资料来证实自己的判断,由于不断引导训练,护士有了较强的证据意识,并应用于工作中。如1例孕3个月的孕妇腹痛收住入院,给予硫酸镁保胎治疗,但孕妇夜间仍疼痛不止,考虑保胎无效,收集证据宫缩情况时,发现孕妇腹部一球形膨隆,触之剧痛,B超示:膀胱高度隆起,给予导尿后腹痛缓解。

1.3 比较、分析,保证护理准确性

在护理中,鼓励护士多项分析比较,注重评判性思维意识的培养。例如:在静脉输血中,为什么在输血前后,2袋血之间要输入生理盐水,为何不能输入其他溶液;特殊病人在实施大量不保留灌肠时应注意什么;用酒精擦浴时,冰袋、热水袋应放在哪个部位合适。实际中对不同方案比较,分析异同点和共同点,使护士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情况更准确地运用。

1.4 审慎思考,判断相关因素

在护理实践中,“相关因素”是很重要的。不同的相关因素将决定不同的护理措施,相关因素的确定也是护士反应的一个难点,有时与治疗护理措施矛盾,有时难以确定。如术后患者,过去很多护士把“生命体征改变的可能与术后出血有关”作为首优问题,但审慎分析:患者现在并无出血,且术后不一定出血。于是修正诊断为“潜在并发症:出血”。

1.5 综合分析,确定首优次优问题

根据Maslow需要层次论,一般不难确定首优次优问题,但如缺少综合分析,有时不能正确确定。如l例剖宫产产妇术后第4天,孩子因病转上级医院,开始床位护士认为出血的危险为首优问题,经过分析,孩子生病,母亲肯定担忧,通过与家属交谈,了解到产妇反复询问孩子怎样,于是把现在的首要问题确定为“焦虑”和“母乳喂养中断”。

2 结果

2.1 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通过对护理查房,个案分析,手术护理,临床诊断等问题讨论评价等互动活动,促使护士主动观察手术患者的护理问题,关注医师的诊断与操作过程,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工作中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2.2 满意度大大提高了

通过2年来不断的引导和训练,护士能主动、及时地观察病情,主要护理实践较少遗漏,陈述也越来越规范,相关因素更确切。据2009年底统计,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由88%到上升95%;医师对护士满意度调查由90%上升至97%;护士相互评价的满意度由85%上升至96%。护士也养成了质疑、分析、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3 体会

从护理角度来看,评判性思维是对临床复杂护理问题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自我调控性的判断、反思、推理及决策过程。护理职业评判性思维素质和能力在护理领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这种思维的显现将会更加突出,也必将在护理职业的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护理职业培训中不仅要重视培训护士的专业技术操作,提升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也非常重要。

[1]朱秀丽.护理教育中的评判性思维[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0):463~466.

[2]赵继军,张玲娟,石琴云,等.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创新性思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238~239.

猜你喜欢

护理职业评判资料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运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幸福感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