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临床护理

2011-02-21于焕

中外医疗 2011年1期
关键词:调护多动症注意力

于焕

(河南省中医院小儿脑病康复科 郑州 450002)

浅谈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临床护理

于焕

(河南省中医院小儿脑病康复科 郑州 450002)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心理精神卫生问题,如处理不当,常会影响其学习及性格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其病因、临床特征、护理体会三方面对该病做以论述,指导该病患儿早日走入社会。

小儿多动症 健康教育 饮食调护 心理护理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又称小儿多动症,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心理精神卫生问题,其突出表现为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多,常伴有学习困难和品行障碍。本病的发病率为3%左右,多见于男孩,约为女孩的4~9倍[1]。这类患儿患病之后活动过多,加上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很难集中精力学习,因此常受到家长、教师及周围儿童的批评、责备和异议。久而久之,患儿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缺陷,如处理不当,常会影响其学习及性格的发展,有学者[2]发现25%~50%患儿在成人期有人格障碍、易冲动及有反社会行为,成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行为和酒精及麻醉剂滥用的高风险人群。

1 病因

1.1 围生期原因

如果在母孕期间患有高血压、肾炎、贫血、糖尿病、先兆流产、感冒等疾病,则本病的患病率是正常儿童的2倍;20岁以下的小龄初产妇及分娩过程异常,发生多动症的机会较多。

1.2 遗传因素

可能与多巴胺受体等基因有关,大约40%的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其同胞和其他亲属,在其童年也患此病[1]。

1.3 压力因素

近年来,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实施“拔苗助长”教育,孩子压力过大也是当前造成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之一。

1.4 其他因素

脑功能障碍、甲状腺激素分泌障碍、神经介质代谢障碍、葡萄糖代谢障碍及食物问题。

2 临床特征

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冲动任性、心理改变、学习困难[3]。

3 护理体会

3.1 健康教育

应用教育学原理,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帮助患儿消除不良行为,建立一些良好行为。当患儿出现不良行为时,加以漠视,或者暂时取消所给予的奖励,以示惩罚;当患儿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予以重视和表扬,鼓励患儿保持良好行为。同时,通过集体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让患儿在游戏中完成学习,记住和叙述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训练患儿的认知行为和社交技能,培养其与伙伴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精神,激发儿童的强烈情感,帮助其提高社交技能,控制冲动、激惹。

对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教育疗法是通过争取医生、家长、老师三方面的合作,共同进行教育,达到治疗多动症的目的。(1)对父母和学校进行培训,向他们宣教关于ADHD的理论知识和应付儿童异常行为的方法,教会他们应如何对待多动症的孩子;(2)作为多动症的孩子的家长和老师,要理解孩子的病态不是“不学好”、“故意捣乱”等,更不能因为孩子的过多活动行为而动辄责骂,加重患儿的心理压力;(3)尽力为患儿提供良好的家庭和教育环境,使其在家中感觉到愉快和温暖,并注意教育方法,多用正面教育或鼓励方式代替批评与强制方法,要有耐心和信心,切忌动辄训斥、打骂。

3.2 饮食调护

本病的病因至今不明,祖国医学认为主要是由阴阳失调,心肾不足,神志失充而致。近年来研究表明,儿童多动症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微量元素铁、锌、铜缺乏,轻度铅中毒,维生素缺乏,人工食品中的色素、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摄入过多,大量食用含甲醛、水杨酸的西红柿、苹果、挂面和糕点都会引发多动症。建议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适当补充海鲜、鱼类、菌类、豆类、绿色蔬菜、硬壳果仁、香蕉等富含脂肪的食物。禁止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及食用油煎食物。

3.3 心理护理

本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或情绪障碍,他们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4];患儿不分场合和地点的冲动、任性行为不但会影响周围的人,而且会使自己内心紧张、恐惧和焦虑。因此,社会应加强ADHD儿童的心理护理,给患儿提供一个相对轻松的生活环境,要耐心而细致地引导孩子,多鼓励,要少批评,帮助患儿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

另外,多动症的患儿,行为杂乱、怪癖,任性,脾气暴躁,做事不顾后果,不善于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做事没有头绪,不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休息、活动及学习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孩子意识到哪些事情是该做的,那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同时,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小儿做一些有助培养主动注意能力的训练和游戏。让患儿在游戏中来锻炼思维及判断能力,引导其按照符合社会交往的原则来思考和看待问题。

[1]梁肖莲,黄映月,陈勤华,等.儿童多动症的临床分析和调护[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7):730.

[2]陈勤霞.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健康教育[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9):698.

[3]杨峰.儿童多动症心理饮食调护析义[J].辽宁中医杂志,2005, 32(8):845.

[4]赵光珍,张秀杰,周会臻.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临床护理及心理干预[J].中外医疗,2009(9):131.

R473.74

A

1674-0742(2011)01(a)-0153-01

2010-11-12

猜你喜欢

调护多动症注意力
银屑病的饮食调护
让注意力“飞”回来
“甲减”虽扰,调护有法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终身疾病糖尿病中医调护不可少
多动症不一定是坏事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房子犯了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