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手术术后腹胀的中医护理

2011-02-12李玉莲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6期
关键词:肠蠕动排气肛门

李玉莲

浙江省松阳县人民医院(浙江松阳323400)

腹部手术后因手术创伤、麻醉、牵拉等刺激,加之腹部开放,热量散发,常导致术后肠蠕动功能消失。腹胀、排气和排便功能障碍等胃肠功能紊乱,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如何使患者术后尽快恢复胃肠功能,早期进行护理干预是非常关键的。现总结我院普外科腹部手术后出现腹胀的原因及护理经验如下。

1 术后腹胀的原因

1.1 手术刺激 脏器受外界刺激后引起反射性胃肠平滑肌和血管痉挛,离断、结扎组织血管以及局部渗血出血都会造成微循环障碍和瘀血停留,其结果造成腹部术后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肠麻痹。

1.2 麻醉及镇痛药物使肠蠕动减弱 麻醉后肠管暂时性麻痹,表现为肠蠕减弱或消失,使过多气体积聚肠腔不能从肛门排出,出现术后肛门排气排便功能障碍。术中及术后镇痛药物可使代谢缓慢,影响肠功能。如术后使用镇痛泵,由于镇痛泵使用的止痛药是吗啡、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抑制肠蠕动[1]。

1.3 术后心理障碍及卧床过久 许多患者住院期间精神紧张,所产生的情绪变化和外界环境的刺激,使胃肠道产生生理性变化,术后不习惯床上大小便,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或者由于惧怕疼痛不愿早期床上翻身及下床活动,使肠蠕动恢复减慢,肛门排气时间延长;或者术后因为疼痛而呻吟,吸入过多气体导致腹胀;或者因为疼痛患者较长时间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使肠蠕动减弱;或者因为患者认为术后需静养,不愿早下床活动,甚至在病床上拒绝翻身活动;或者认为术后下床活动会影响到伤口的愈合,而推迟下床活动时间。

1.4 饮食因素 术前及术后禁食,或者术后呕吐,导致营养物质补充不足,引起电解质紊乱,血钾降低,引起腹胀。术后过早进食或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造成胃不适应而加重胃壁水肿引起腹胀。

2 护理措施

2.1 及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使肛门早日排气,减轻腹胀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以使腹腔内容物因重力而产生部分自然排列的效果,腹腔内脏器的移动可以使部分脏器之间轻微的膜状粘连产生延伸、变薄甚至分离,同时,这种脏器的移动还有刺激肠蠕动的效果[2],可防止肠道并发症,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腹胀,预防肠粘连[3],同时可以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有助于肠道和膀胱的功能恢复,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首先告诉患者下床活动的重要性,目的是为了促进肠蠕动,促进肛门排气、排便,尽快恢复正常饮食,同时还可预防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如褥疮、肺部感染等,最终达到机体的早日康复。其次是解除患者的心理恐惧感,告诉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并不影响患者的伤口愈合,鼓励患者克服心理恐惧,不能因为害怕疼痛而卧床不动,且术后活动,有利于术后血液循环,有利于解除手术时仰卧过久导致的全身酸痛,并不影响患者的元气恢复。再者给患者示范起床的方法,并亲自协助患者第1次下床活动,视其具体情况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到现身说法。在指导的同时加以示范,既避免了单纯口头讲解形式的单一,提高了患者的感性认识,又增进了护患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满足患者希望护士提供辅助的需求。告知最佳下床活动时间,无禁忌证的患者,活动时间与排气呈正相关,即活动越早排气越早[4],术后24h内下床活动效果最佳。从术后第2日起可步行入厕。对于接受能力较差者、懒惰者、老年病者,可嘱亲友回避,由护士亲自示范,协助其进行。对于不便下床活动的患者,嘱适当在床上活动,如翻身、腿部适当抬上抬下等,家属予腿部按摩及腹部按摩,促进术后胃肠蠕动早日恢复。

2.2 正确饮食调护,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肛门早日排气排便,减轻术后腹胀 总的原则是术前及术后饮食以柔软清淡、易消化、产气少的食物为主,避免进甜腻饮食[5]。具体护理措施为:除了胃及十二指肠手术需要胃肠减压的病例,患者术后6h即可少量多次的饮温开水,术后12h即纳入少量以白粥为主的饮食,先从米汤水开始,少量多次温服。早期食疗可以刺激胃肠道,引起胃结肠反射,从而促进结肠蠕动,引起肛门排气[6]。亦可以尽早缓解患者术前术后禁食引起的低血钾,有利于术后腹胀的减轻。术后肛门未排气未解大便之前,告知患者不能服用如牛奶、豆浆等豆奶类制品,易形成肠胀气,加重术后腹胀;亦不能食用肥甘厚腻之品,如五花肉、甜点等,过于滋腻,阻碍胃肠蠕动,影响术后腹胀的恢复。术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饭易软,菜以多含粗纤维之品,如山药、萝卜,中医学认为亦可补脾益气,肉以鱼肉、瘦肉为主;饭不易过饱,八分饱即可,饭后稍下床活动或坐立在床上,嘱患者不能饭后立即躺在床上,不利于消化,引起腹胀。术后大多患者因少动,代谢缓慢,口渴感不明显,因此饮水量减少,尿量减少,不利于术后有毒物质的排出。嘱患者术后1周内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有利于保持术后二便的正常。

2.3 中药热敷,以促进肛门早日排气 运用中药热敷可刺激皮肤的感受,既可以通过中药的温热活血通络,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又可以促进肠蠕动功能恢复,增强新陈代谢。术后第1日上午10:00及下午4:00左右,护士嘱患者家属予温水袋放置患者腹部,避开伤口处,水不易过热避免烫伤,每次敷15min,水温下降后可更换。温敷后,行腹部顺时针按摩,护士首先示范,教会家属及患者后,由家属或者患者每日在温水袋温敷后行腹部按摩10min,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肛门排气排便。

2.4 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紧张情绪,促进肛门排气排便 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神经肽双重分布,即同时存在在中枢神经和胃肠道。因此社会心理因素对消化功能的影响十分明显和广泛。不良的心理刺激,不仅影响胃肠运动功能,还影响消化腺的分泌。实验研究发现,忧虑、沮丧的情绪可使十二指肠-结肠反射受到抑制,因而缺少集团蠕动,引起便秘的发生。故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沮丧的情绪,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十分重要。护士应举止得体,言语亲切,微笑着回答患者的问题,解决患者担忧之处;耐心讲解疾病知识,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提前缓解患者对手术的焦虑及术后各种不适的紧张 ;术后用亲切轻松的语言告诉患者手术情况,恭喜患者手术很成功,解除患者术后对手术的怀疑心理,使患者放松心情,有利于术后的恢复;对患者的疼痛引起的不适,应耐心讲解,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与疼痛做斗争,避免患者出现过于沮丧低沉的情绪,不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对使用镇痛泵的患者应讲解镇痛泵的副作用,告知停用后肠蠕动抑制的现象会逐渐消失,根据病情给予非麻醉性镇痛剂缓解疼痛;及时热情的告诉患者下床活动及如何饮食调护,解除患者术后对术后饮食起居无所适从的茫然感。

[1] 谢子宁.高龄患者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7,22(4):46.

[2] 胡雪芹,臧文义,白晓峰,等.术后套餐预防腹部外科术后腹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1531-1532.

[3] 顾克敏.术后腹胀几种治疗方法的比较[J].哈尔滨医药,2007,27(2):22.

[4] 霍雅丽,孙心宁,王伟,等.腹部术后病人下床活动时间对肛门排气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1,15(4): 217.

[5] 阮春香.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进食米粥的临床研究 [J].河北医药,2006 ,28(9):882.

[6] 司荣吉,张秀伟,刘玉芬,等.番泻叶代茶饮对肛门排气的促进作用[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3,26(3):212-213.

猜你喜欢

肠蠕动排气肛门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雷火灸干预直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45例
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芒硝敷脐促进大肠癌术后肠蠕动的临床研究
有的便秘只是药物的副作用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