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动物学科教学初探

2011-02-11张嘉宁王万山顾为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动物学实验课福利

岳 敏,张嘉宁,王万山,顾为望

(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广州 510515)

1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动物学设置的重要性

在八年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各高校一直坚持“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强化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均强调要着力培养具有先进思想理念和丰富知识底蕴、能综合掌握交叉学科知识、具有运用多种尖端技术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1]。所以,八年制的医学生不仅要掌握全面的临床医学知识,还需要具备出色的科研创新能力,在基础课程学习结束之后能很快进入临床见习、实习和课题研究阶段。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大多数情况下都离不开动物实验,合理的动物实验安排和规范的实验动物技术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所在。而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几乎涉及到医学科学的各个实验领域[2]。在医学院校开设该课程,使学生们通过学习能正确地依法选择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和进行标准化的动物实验[3]。2010年8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系列之《实验动物学》[4],专供八年制及七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弥补了八年制医学生实验动物学专门教材的空白,该教材增加了“医学研究技术”内容,介绍了常用实验方法及检查方法。附录中新增了网络资源检索、特殊饲料、实验动物生物学数据,实验动物机构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为八年制医学生未来实验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方法和动物实验信息。这些充分证明了为八年制医学生安排实验动物学课程的重要性。实验动物学课程的具体设置,值得教学界研究。作者通过在本校八年制医学生当中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2 我校实验动物学课程在八年制医学生当中开设的现状

我校实验动物学课程是在八年制医学生的第七学年开设的。通过所采集的65人的问卷调查发现,有60人认为该学年开设这一课程比较合理,5人认为应提前开设。由于学生们的基础临床相关课程刚刚结束,即将进入临床实习和课题研究阶段。在此期间进行正规的科研素质强化训练,十分必要。

本校的实验动物学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5]。前者通过多媒体、现场板书、观看实验录像等方法进行课堂讲授,后者则采用实验技术动作示范、课上实验操作和观察等方式完成。本次调查显示,65人中有55人认为课程内容安排合理,10人建议在理论课课时不变的基础上增加实验课的课时数。学生们希望能够结合他们未来的科研需求接触更多的实验动物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调查还表明,除了实验课,大家愿意尽量多参加一些动物实验,尤其是以大动物为实验对象的长期实验,从而有效地巩固课堂上学到的实验动物技能。

3 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3.1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

我校已就八年制医学生的实验动物学课程制订了较详尽的教学大纲,并不断完善。目前理论与实验课时数比为1.27∶1。在理论讲授的过程中,重点突出常用实验动物的选择、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免疫缺陷动物、转基因动物、动物福利伦理方面的内容,力求充分反映学科前沿。在实验课当中,针对八年制医学生的各自未来研究领域,侧重于要求掌握基本的动物实验操作技能。此外,还设置了一些常用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制作的实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学效果。

在未来的教学当中,我校将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计划尝试更多具有趣味性的方式和方法,如: (1)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更新,适当增加一些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实验,如转基因、克隆动物的制备等等。(2)充分利用我校所特有的本科教育基地,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创造条件让学生们参与一些国家级、省级的课题研究,培养良好的科研素质。(3)成立一些兴趣小组,对他们未来开展的科研课题中的动物实验部分进行追踪,定期解答相关问题。(4)在学校相关网站上建立实验动物兴趣版块,将有关动物实验的视频资料上传,达到资源共享。同时开设专题论坛,与学生们互动交流,及时采纳可行性建议和意见,继续完善课程教学。

3.2 加强对八年制医学生进行动物福利伦理教育

实验动物作为生物医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涉及医学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对于即将从事临床医学科研的医学生来说,掌握动物伦理方面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人道的实验动物工作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还能在实验动物工作中推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理念,构建和谐社会。此外,动物福利伦理的实施与实验的成功与否息息相关。

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医学生进行实验动物福利伦理观的培养:(1)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主要内容的介绍,使医学生尽早建立动物福利伦理观。(2)在课堂上采用一些实验失败的典型事例强调动物福利在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性。(3)介绍“3R”原则及其应用。1959年,英国的动物学家W.M.S.Russell和微生物学家R.L.Burch在《人道主义实验技术原理》一书中,最早系统地提出了以实验动物的减少(reduction) 、替代(replacement)与优化(refinement)作为目标的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理论,即“3R”理论[6]。在实验过程中,认真遵循“3R”原则,有利于获得客观真实的科研结果。

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较强的临床实践技能和初步的临床医学科学研究能力。而实验动物学课程便是为培养他们未来的科研能力而设置的。本校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课程的内容、学时安排等方面都考虑了该种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所在教研室是第一年承担八年制医学生的实验动物教学任务,难免经验不足,需要广纳各方意见,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为学生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建立理想的服务平台。

[1]夏欧东,林新宏,曾志嵘,等.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目标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0):900-901.

[2]贺冰,史东光,杨春梅.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水平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3,23(12):223-224.

[3]汤球,孙伟,崔淑芳,等.实验动物科学的教学改革与效果[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7,27(1):60-62.

[4]秦川,张连峰,魏泓,等.实验动物学(1)[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8月.

[5]吴清洪,顾为望,张嘉宁,等.加强动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 (3):302-303.

[6]Guhad F.Introduction to the 3Rs(Refinement,Reduction and Replacement)[J].Contemporary topics in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2005,44(2):58-59.

猜你喜欢

动物学实验课福利
浅谈大学动物学与初中生物教学能力要求的衔接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动物学
动物学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动物学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