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中改变音色的几种方法

2011-01-25张斓斓

艺苑 2011年2期
关键词:吐字咬字元音

文/张斓斓

声乐是人声的音乐。用音乐化的声音来表现不同的感情,让内心世界得以外在表现,是声乐独特的魅力所在。感情的丰富多变,使声音也随之变化。阴沉的、欢乐的、深厚的、平静的,各种音响效果交错,不断丰富、完善着音乐的表现。不同的音乐展现着不同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用音乐的手段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因此在声乐中,音色的选择和确立极大影响了音乐的表达,富于变化的音色一定会使歌曲更动听、动人。不同的音色可通过乐曲的基调、发声技术等方法获得。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具体来说,可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将声乐音放在上门齿后

这是可以获得明亮的、轻盈的声音的方法。把声音想象成一个横放于口中的扇面,扇的根底放在上门齿后,同时口咽腔、鼻腔保持打开状态,具有一定开阔度。这种方法亦类似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卢奇亚诺·帕瓦罗蒂那获得明亮的、开放式嗓音的“唇上—鼻下”的声音安置法:将声音放在唇前,下巴自然松开,不强调会厌竖起,这样产生的声音具有金属光泽,也容易得到头腔共鸣,适合表现轻快的、愉快的音乐作品。西班牙声乐教育家玛努爱尔·加尔西亚(子)提出过使音色发生变化的种原因,其中之一便是“声音的明亮或暗浊决定于声门是缩小的还是略开的”[1](P88)。如果真声带拉得很紧,假声带之间的空隙缩得非常小,那就较容易使声音嘹亮,所费的力气也较少[1](P87)。声乐家凯沙雷在其著作《心的歌唱》中为了形容喉咙与共鸣的关系,用两个叠在一起的三角形来表示(图1),正三角形代表声带,倒三角形代表共鸣空间,它随着声带音高的上升而不断扩大,声带着力点越靠前,获得的共鸣就越大[2](P159)。鉴于此,把声音集中点放于上门齿后的音色调节法亦符合这种发声机理,也是得到音量大、穿透力强的声音的途径,这样的音色可用来表现快乐的、轻松的歌曲。

图1

二、将声音放于口咽壁上

如果演唱者声音太靠前,音色发白,可以试着把声音着力点放在口腔咽壁上。方法如前,依旧想象声音像一把打开的扇子横放于口中,扇的根部放在咽壁上。依据前述凯沙雷的声带调节与共鸣空间的发声理论,如果声音集中点越往前,获得的音响效果越开放的话,适当调整声音着力点的位置,把它往口咽壁上集中,那么将获得一种较浓郁的、厚实的音色。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恩里科·卡鲁索就曾说自己演唱时感觉声音位置是在喉咙后面,他说:“大声发a音时应该感到这个音是在咽的后部形成的,但要注意到在发这个元音之前,咽部必须已经很好地打开。”[1](P163)在发声机理上,喉部环咽肌部的高度收缩、会厌竖起、舌根和咽壁形成元音而产生的音效,便会如同卡鲁索讲述的声音感觉一样,这也是传统美声唱法及审美观点之一的“掩盖唱法”的基本观点。由此产生的音色密度紧,浓厚并含蓄,很适合表现带有深沉、忧伤的基调的曲目。

三、咬字的力度

咬字虽然多数时候作为处理乐曲情感的工具,但其牵联着唇肌、齿、舌的力度与运用,因而与音色的变化有一定关系,且常被视为声乐发声技术中一种重要的技巧。中国过去的许多民间艺人中流传有“宁教你一件事,不教你一个字”的说法。中国民族唱法与国外美声唱法也从各自不同的音乐需求的角度注重咬字吐字技术,例如民族唱法理论根据汉语言结构特点,把咬字技术分为五音、四呼、十三辙和四声;美声唱法中重视元音的歌唱技术,认为“由于发出各种元音和各种音色的机能状态有相似之处,它们之间就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改变元音时,不可能不改变音色”[1](P119)。种种理论都可见吐字艺术的复杂和讲究。不同的咬字力度与面积会产生不同的音效:唇肌力量大,口咽腔开阔度大,舌与齿按触面积宽,音色就浓厚、坚实,适于表现《偷洒一滴泪》、《乌苏里江》等感情深沉的歌曲;如果将面部笑肌抬起,演唱时面带笑容,嘴的张度小,仅用舌尖吐字,音色则纤细、柔美,适于表现《茉莉花》、《月芽五更》等一类细腻婉转的歌曲;如果强调字头,发音的重音在声母,字腹延长,字尾略略带过,则可表现愤懑、怨恨的情绪。此外还有字的硬咬、软咬、硬收、软收等技术。咬字的艺术对加强歌曲感染力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在某些音乐作品中,常会交织不同的情绪变化,表达的思想内涵较丰富多变,需要多种音色加以润饰。例如歌曲《黄水谣》,以三段式音乐结构表现被日军侵略前后的华东地区人民的思想感情变化。在开始乐段,“黄水奔流向东方……麦苗肥稻花香,男女老少喜洋洋”,展现百姓丰衣足食、快乐无忧的日子,可采用上述第一种音色调节法,用明亮的音色表达快乐的场景;在中间乐段,“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丢掉了爹娘回了不家乡”,则可利用第二种“声音后置法”,让浓厚沉郁的音色表现受害者的悲愤,吐字上可用强调字头、重音等手法装饰,比如“家乡”的“乡”字,这样也易激起听众共鸣;歌曲的最后乐段,“黄水奔流向东方,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以首尾呼应的方式再现侵略前后不同的境象和情感,乐曲相似,但物是人非,用深厚的音色配以微软的咬字,能完美地表达主人公如同黄河水般沉重的哀怨,诠释出整部作品的历史内涵。

四、结语

音色如同调色板上的色彩,可以让人声丰富多彩、让歌曲丰满动人,是完美塑造音乐作品不可替代的特殊工具。如何恰如其分地处理音色与歌曲结构的关系,使彼此的搭配都达到均衡、合理的最佳状态,这永远是需要声乐艺术工作者们去精心探究的课题。

[1](苏)N·K·那查连科.歌唱艺术[M].汪启璋,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许讲真.歌唱艺术讲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吐字咬字元音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绕口令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浅谈语言在歌唱中的作用
歌唱语言中的咬字吐字探讨
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与吐字
浅析声乐演唱中的咬字技巧
Playing with “ar”